青山冲水库混凝土面板坝设计

2020-10-22 01:29张龑刘春锋王佩珏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20年2期
关键词:堆石垫层坝体

张龑 刘春锋 王佩珏

1 工程概况

青山冲水库位于贵州省玉屏县城西北部混寨河上,工程任务为向玉屏县城供水、农村人畜供水和农田灌溉。水库正常蓄水位443.5 m,相应库容为1 208 万m3,校核洪水位445.27 m,相应库容为1 287万m3。县城供水人口8 万人,农村人饮供水人口1.075 2 万人,灌溉面积703.13 hm2(1.054 7 万亩)。

本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由首部枢纽和输水工程组成。首部枢纽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放空系统等。拦河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446.40 m,最大坝高83.90 m,坝顶长246.00 m。

2 坝址地形地质条件

坝址区河谷呈V 形,河床地面高程368~385 m,主河槽宽8~12 m。两岸山体较浑厚,植被茂密。左岸边坡下部较陡,自然坡度在40°~50°,基岩部分出露,上部地形稍缓,覆盖层为坡残积(Q4dl+el)碎石土,厚度为0.5~7.5 m,局部地段覆盖层较厚,覆盖层厚度达到11.0 m;右岸边坡相对略缓,坡度为30°~40°,局部较陡,基岩裸露,表层多为坡残积碎石土,厚度为1.0~2.5 m,局部地段覆盖层厚度可达8.5 m。

坝址区部分区域基岩裸露,基岩为寒武系下统杷榔组(∈1p)砂质页岩,属较软岩;坝肩稳定性较好,岩体透水性为中等-微透水性,坝址右岸发育两条断层,规模不大。

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

3.1 坝体剖面设计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446.4 m,防浪墙顶高程447.6 m,坝顶宽6.5 m,坝顶长246.0 m,最大坝高83.9 m,上游坝坡坡比为1∶1.406,下游坝坡局部坡比为1∶1.35;坝后“之”字形上坝公路,坡比8.0%,下游坡综合坡比1∶1.67;混凝土面板厚度按0.3+0.0035H(m)计算确定(H为计算断面至防浪墙底部的垂直距离),河床部位趾板置于弱风化层上部,两岸上部趾板置于强风化层中部,趾板厚度按2∕3 坝高以上和以下部分分别为0.5 m 和0.8 m,宽度分别为5 m 和8 m。

3.2 坝体分区及填筑设计

3.2.1 坝体分区设计

坝体典型剖面图示意如图1 所示。

图1 坝体典型剖面示意图

1 区:含1A(上游铺盖区)和1B(上游盖重区)。上游坝面385.0 m 以下设置了1A(上游铺盖区)铺盖区,用粉煤灰和粉细砂等低黏性料填筑,铺盖顶宽4 m,上游坡1∶1.6。铺盖上游设盖重区1B,采用开挖石渣填筑,顶宽4 m,上游坡1∶3.0。

2 区:含2A(垫层区)和2B(特殊垫层区)。垫层区直接位于面板下游侧,水平宽3.0 m。在周边缝下游侧垫层区内设特殊垫层小区,作为对上游铺盖(1A 区)的反滤层。控制孔隙率15%。

3 区:含3A 过渡区、3B 主堆石区、3C 下游堆石区、3F 下游坝基排水区和P 下游块石护坡。3A过渡区水平宽度5 m。3B 主堆石区位于过渡料下游,是面板堆石坝的主体,是承受水荷载的主要部分。3B 区上游坡比1∶1.4,下游坡比1∶0.5。3C 下游堆石区位于主堆石区下游侧,由于远离面板,只是用于维持对下游坝体的稳定。下游块石护坡厚0.5 m。下游坝基排水区3F 位于主堆石下游侧、下游堆石区以下,顶高程375.0 m。

3.2.2 坝体填筑设计

垫层料:水平宽度3 m,设计干密度2.22 g∕cm3,孔隙率18%,控制最大粒径80 mm,小于5 mm 颗粒含量不低于40%(宜为40%~50%),小于0.075 mm的颗粒含量小于8%(宜为4%~8%),级配连续。压实后的渗透系数为1×10-3cm∕s。

过渡料:水平宽5 m,选用料场开采灰岩料,要求强度指标与垫层料相同,设计干密度2.20 g∕cm3,孔隙率19%,控制最大粒径300 mm,小于25 mm的含量不大于50%,小于5 mm 颗粒含量20%~30%,小于0.075 mm 的颗粒含量小于5%,级配连续。压实后的渗透系数为1×10-2cm∕s。

主堆石区:设计干密度2.17 g∕cm3,孔隙率20.0%。控制最大粒径800 mm,小于25 mm 的含量不大于35%,小于5 mm 颗粒含量6%~15%,小于0.075 mm 的颗粒含量小于5%,级配连续。压实后的渗透系数为1×10-1cm∕s。

下游堆石区:采用溢洪道开挖的弱风化料和料场灰岩料填筑。设计干密度2.08 g∕cm3,孔隙率21.0%,控制最大粒径800 mm,小于0.075 mm 的颗粒含量小于5%,小于5 mm颗粒含量小于5%,级配良好。

坝基排水区:采用料场灰岩料,设计干密度2.12 g∕cm3,相应的孔隙率22.0%。控制最大粒径800 mm,小于25 mm 的含量不大于35%,小于5 mm颗粒含量6%~15%,小于0.075 mm 的颗粒含量小于5%,级配连续。压实后的灰岩块石的渗透系数不小于1×10-2cm∕s。

坝体填筑料设计级配曲线如图2 所示。

图2 坝体填筑料设计级配曲线

3.3 防渗面板设计

防渗面板设计混凝土特性指标见表1。

表1 面板混凝土特性指标表

钢筋混凝土面板顶部厚度为0.3 m,以下随面板高度增加而加厚,相应高度处面板厚度根据SL 228—201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t——面板厚度,m;

H——计算断面至面板顶部的垂直距离,m。

计算最大板厚0.58 m,底部最大水力梯度138.8。防渗面板上游侧坡比采用1∶1.406,下游侧坡比为1∶1.4。防渗面板内布置单层双向钢筋,钢筋为Φ20 mm,间距200 mm。在拉应力区、岸边周边缝附近及临近周边缝的垂直缝附近按双层筋加强配置。

为适应坝体变形,对面板进行分缝。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类似工程经验,在两坝肩附近的面板内设张性垂直缝,其余部位的面板内设压性垂直缝。受压区的面板缝距为15 m,两岸边受拉区面板缝距一般为10 m。

3.4 趾板设计

趾板基础主要为砂质页岩,为CⅣ类岩体,层状结构,岩体较完整,局部较差。为适应坝基变形,将趾板置于弱风化层上部岩体。

趾板采用平趾板,“X”线垂直于趾板面等高线。趾板的最小宽度3 m,最大水头81.95 m,趾板建基面为弱风化砂质页岩,考虑河床趾板上游设置有上游铺盖区和石渣盖重区,河床趾板宽度按最大承受1∕10 倍水头设计。趾板宽度按2∕3 坝高以下、2∕3 坝高以上分别取为8 m 和5 m,并在趾板后设置15 m 宽的C25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厚30 cm。趾板厚度按2∕3 坝高以下、2∕3坝高以上分为0.8 m 和0.5 m。趾板布置Φ25 mm 锚筋,锚筋长5 m,间距1.5 m 和2 m,排距2 m。趾板混凝土表面设置2 层双向钢筋。

3.5 接缝与止水设计

面板垂直缝有分为压性垂直缝和张性垂直缝,垂直缝在距离法线方向1.0 m 范围内,垂直于周边缝布置。

面板垂直缝、周边缝及面板与防浪墙间的水平缝均设上下两道止水,顶部为柔性填料,PVC 棒,底部为铜片止水,铜片止水下设垫片和沥青砂垫。周边缝顶部的柔塑性填料与垂直缝的柔性填料相连接,底部的铜片止水与垂直缝底部的铜片止水连接,各自形成封闭的止水系统。岩基上的趾板连续浇筑不分缝,可根据施工情况设置施工冷缝,在趾板转弯处、变坡部位设置过渡段平顺连接。防浪墙每隔12 m 分缝,设1 道止水,并与防浪墙与面板间的水平缝止水构成封闭的止水系统。

3.6 坝基和坝肩处理

大坝趾板坐于弱风化岩体上。根据河床覆盖层特征,大坝中下部填筑区将覆盖层及松动岩体全部清除,两坝肩填筑区以基岩作为基础,清除表部坡残积碎石土。

帷幕灌浆布置在趾板中部,设帷幕灌浆孔1排,垂直钻孔,孔距2 m。防渗帷幕深度在河床部位和左坝肩为28 m,右坝肩为30 m,以透水率3 Lu为控制指标。左、右坝肩均延伸至正常蓄水位与地下水位相交处。

趾板范围内基岩均进行固结灌浆,固结灌浆与帷幕灌浆结合布置。在帷幕灌浆线的上、下游各布置1 排固结灌浆孔,孔距2.0 m,孔深5 m。为提高趾板与基岩的整体稳定性,趾板下设置Φ25 mm 锚筋,入岩深度为5.0 m,间距1.5∕2 m、排距2.0 m。

猜你喜欢
堆石垫层坝体
堆石混凝土绝热温升影响因素分析
土石坝坝体失稳破坏降水阈值的确定方法
基于泡沫混凝土在地面轻质垫层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周宁县滴水岩水库大坝坝体防渗加固处理
基于QUAKE/W均质土坝地震响应静力学分析计算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垫层对水泥土搅拌桩桩土应力比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换填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的计算方法探讨
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在水库大坝尾留续建工程的应用
水库砌石拱坝安全复核及坝体补强加固防渗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