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控技术研究

2020-10-22 02:57王追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19期
关键词:技术原理广播电视网络安全

王追

【摘要】本文首先就目前国内广电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网络安全问题,接下来就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的构成以及所涉及到的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原理进行阐述,希望可以为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人员带来有效帮助,提高广播电视网络安全水平。

【关键词】网络安全;广播电视;面临威胁;构成分析;技术原理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19-017-03

On the safety monitoring technology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network

Wang Zhui

(GuiZhou BC & TV Information Network Co., Ltd.Guiyang City,Guizhou Province  550081)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radio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and on this basis, analyzes the main network security problems currently faced, and then expounds the composition of network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 and the related radio and television network security monitoring technology principles, hoping to bring effective help to the personnel engaged in related fields High security level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network.

key word: network security; radio and television; Facing threats; Composition analysis; Technical principle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国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大家对于精神生活便有了更加多元化的追求,而广播电视作为国人重要的精神娱乐生活方式,在近几十年以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与此同时,该行业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针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处理,将会对该行业的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必须要引起该行业从业者的高度重视。

1. 中国广电行业发展状况概述

因为早期中国的广电节目传播途径比较单一,以及存在有技术限制,所采用的监控技术基本上均为人工检测或主观测评的形式,这一监测方式效率较为低下。

从2000-2010年这一时期,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广电行业中所涉及到的各类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开始进行深度结合,让大量先进技术在这一时期出现,对于我国广电行业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这一时期当中,中国使用的广电网络安全监控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动监控技术在我国一些省级广播电台或者经济较发达地区中开始逐渐被使用,但是在全国大部分城市当中,仍旧采用人工监测的方法。

从2010年至今,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广电网络也更为复杂,大量先進广电媒体技术和广电设备在国内得到推广普及,在这一时期国内广电网络的层级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由原来的SDH网络传输形式,转变成了ATM交换传输网、IP网、HFC网络等多种网络并存的广电网络传输形态,并且无线信号的传输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加强。时至今日,广电行业信息传播的基本形式为:各级广播电台把光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依靠无线网络、光缆传送等途径,将广电节目传送到用户的机顶盒等接收端,接收端依靠光接收设备把数字信号转换成对应的图像、声音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传播方式中,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广电系统的正常使用造成干扰。

总的来说,广电网络是一个覆盖多个产品链接的网络系统,在国内的广电网络中,具有建设规模庞大,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和多网络之间存在兼容关系,所以,对广电网络进行安全监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保障广电网络发挥其价值的前提。

2. 国内较为普遍的广电网络安全威胁类型

2.1 中断

中断是最为常见的国内广电网络安全威胁种类,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种:第一是非法闯入者依靠相关的网络技术方法,终止信号在光线上的传送,或者在接受设备处建立拦截,由此对信号传送造成影响;第二是对网络中涉及到对应用户的光纤发动攻击,光纤在受到物理损坏后便不能再进行光信号的传播。

2.2 非法篡改

非法篡改现象,一般经常出现在我国的部分大型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当中。不法分子利用广电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传播途径发生变化的时间节点,把一些非法信号插入进正常传播的广电信息之中,由此实现对广电信息的篡改。

2.3 伪造

同非法篡改类似,伪造同样是利用广电节目的传输过程中,信号的转换时间空隙,将非法信号和正常信号在网络信息中进行替换,并构建相关的链接,让这些非法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被伪装,躲过监测,并在输出端进行播放,以达到不法分子的某种目的。

3. 当下国内广电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的构成分析

整体来讲,针对广电网络进行安全监控,其根本目的是对广电网络当中的传输信号进行实时监控并辨识,由此判定网络中的广电信号的来源是否合法,并及时针对网络中的一些非法信息或造成的广电网络故障进行处理,让广电网络处在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因此,对广电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的构成进行了解,是做好网络安全监控工作的重要前提,经过总结,国内广电网络安全监控系统主要包含以下部分。

3.1 广电前端监控主机

该设备可以对广电网络当中的传输信号开展鉴定,同时找到其中的非法信息并进行清除。广电前端监控主机能够对接收终端的监测设备进行管理,由此以达到整体调控的目的。

3.2 信号判定插入设备

该设备的功能是对网络中各信号进行溯源,在广电信号正式来到广电网络以前,均会对所传输的广电信号进行识别标记插入,再把电视信号传输到信道之中。在信号传输环节,若未对信道之中的光信号设置有效的保护方法,光信号便非常有可能受到不法分子的攻击,但是伴随着信号判定插入设备的使用,可以优先针对网络当中的合法信号与非法信号进行辨别,由此保障光信号在传输环节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3.3 信号终端检测装置

该设备的功能是针对到达接收端的广电信息信号开展检测,对电视信息进入到通信道以前所插入的识别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对信号的真实性进行二次检验,并且,该设备还会对网络传输背景下所传送的数据进行记录,让广电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如果该设备在检测环节发现存在有问题,便会立即发出警报,由广电行业工作人员开展下一步的处理。

3.4 信号反馈检测设备

该设备的作用,是针对信号开展实时监测并进行记录,把对应的信号传输至广电前端。值得注意的是,该设备还可以依靠无线传输的形式来实现对信息的回传功能。

4. 国内主流广电网络安全监控技术介绍

4.1 身份认证技术

在国内广电网络日常运行过程中,身份认证为一种较为简单同时也最具效力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它的原理是凭借对操作人员进行身份认证,针对不同级别的操作者,管理人员会赋予该操作者对应的权限,由此保证广电网络始终处在一个安全且稳定的工作环境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科学技术背景下,国内广电网络针对员工的身份认证开始更多的使用到了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这些生物特征都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不法分子很难进行模仿,因此身份识别技术在保障广电网络安全工作当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就是针对操作人员的网络登录IP进行监控,即所有用户在登录广电网络的过程中,都会留下网络IP,该技术就是对用户IP进行严格监督管理,依靠判定具体的IP和IP范围,来控制用户对广电网络的使用权限,地理信息技术可以针对广电网络系统的硬件设备与网络本身开展全方位管控,让正常用户在登录设备时可以最大限度预防受到广电网络安全威胁,让广电网络可以长期处在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当中。

4.3 数据库技术

依靠此项技术,可以对我国广电网络中的数据群进行科学化管理。在广电网络系统针对数据进行收发的过程当中,数据库的作用是针对收发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以及管理,虽然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信息处理量表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但是凭借数据库管理技术,仍然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对广电网络数据的处理效率,依靠数据库的使用,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筛查出其中的非法信息,并对其进行溯源,这对打击依靠广电网络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将会带来巨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显著提升国家广电网络系统的净化能力,避免错误信息、非法信息在广电网络当中的任意流通。

4.4 入侵检测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是迅速发现广电网络当中的入侵信息,并及时向安全人员作出警报,最大限度保障广电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当下,在国内广电网络系统当中,入侵检测技术都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安全保护技术,一般情况下,会依靠电脑硬件和软件一并实现安全防护功能。入侵检测技术在广电网络当中所体现的主要功能包含有:檢查广电网络系统存在的漏洞、对用户的网络使用行为进行监管、对操作系统进行日常管理和校验、检查系统中是否存在有不安全因素等。时至今日,入侵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了广电网络系统当中最为高效直接的安全监督管理技术,能够抵御60%以上的网络入侵行为,并及时针对一些典型的网络入侵行为向工作人员进行警报,由此提升广播网络电视的安全性,快速寻找到广电网络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让广电网络始终处在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当中。

4.5 病毒防护技术

实际上,在互联网系统当中,网络病毒都是非常常见的非法入侵方式,在广电网络中也不例外。所以,在日常进行广电网络安全监控分析工作当中,针对网络病毒的预防同样是工作中的一项重点。而病毒防护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预防网络病毒对广电网络系统所带来的影响,保证网络中各类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另外,由于国内广电网络涉及范围较广,同时与其相关联的系统种类繁多,非常容易受到网络病毒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强化针对网络病毒的预防工作,例如建立广电网络防火墙,安装业内优秀杀毒软件,建立科学的网络病毒预防体系。

5. 结束语

整体来讲,广电网络安全监控技术是保障我国广电网络正常使用,并且不受到外界非法入侵的一道重要屏障,因此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必须要将广电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当作工作中的重点,通过多元化的技术手段使用,提升广电网络的安全性,让广播电视行业在我国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让广电行业得到更加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柳淞.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分析[J].科技传播,2019,11(22):64-65.

[2]高哲文,林远江.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控技术探析[J].科技传播,2018,10(14):76-77.

[3]张劲春.试论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控技术[J].电视指南,2018(08):231.

[4]王芳.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控技术探析[J].通讯世界,2017(04):92.

[5]李红艳,李东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J].西部广播电视,2015(08):246.

猜你喜欢
技术原理广播电视网络安全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浅谈智能化除草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COFDM在现代数字广播DRM中的应用
基于VPN的计算机虚拟网络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