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是怎么做出来的?实地探访北斗三号总装大厅

2020-10-22 06:14贾璇
中国经济周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总装实地中国科学院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贾璇摄

1994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启动建设。20多年间,中国组织了44次北斗发射任务,先后将4顆北斗一号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今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入网工作。

北斗卫星外表长什么样?“肚子”里都装了什么?它们是如何被组装起来的?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卫星总装大厅,独家揭秘北斗卫星组装“幕后”。

保护卫星单机

卫星蓄电池组

基频处理机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自主研发的被动型星载氢原子钟

电缆装配

设计师在进入厂房前,需要换专业操作服,佩戴帽子和口罩,通过除尘系统。

产品热处理

帆板展开试验

总装整星

星箭连接电缆整理

原材料OSR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9期)

责编:姚坤 yaokun@ceweekly.cn

美编:黄河浪

猜你喜欢
总装实地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1977年工作会议与全国科技工作的拨乱反正
中国航天发展史(二)
管理会计实地(量化)研究 : 机遇与挑战
航天器全三维仪器电缆总装设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