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系统的优化和节能降耗措施

2020-10-23 01:08支雅如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20年10期
关键词:燃料油汽轮机管网

支雅如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广西 钦州 535008)

某大型炼厂现有20 多套主体炼油装置,自投产以来,通过不断优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生产经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炼厂紧盯“管理增效、优化增效、经营增效”三大重点开展提质增效行动,在蒸汽优化方面,专门成立了蒸汽系统优化攻关小组,对蒸汽系统的优化运行工作进行总体部署,优化装置产汽能力,降低蒸汽消耗量,节能效果明显,成功地将唯一运行的一台锅炉停下来,实现了零锅炉运行的良好模式。

1 蒸汽系统构成

该炼厂动力部设有3 台130t·h-1的锅炉,和一台最大耗汽量100t·h-1的汽轮发电机,优化前是一炉一机运行模式,正常生产中锅炉负荷维持在40~50t·h-1左右。动力站、催化、硫磺回收分别设有减温减压器。蒸汽管网分为3 个等级,分别是:中压蒸汽管网,压力3.5MPa;低压蒸汽管网,压力1.0MPa;低低压蒸汽管网,压力0.45MPa。

中压蒸汽产汽用汽示意图见图1,低压蒸汽产汽用汽示意图见图2,低低压蒸汽产汽用汽示意图见图3。

图1 中压蒸汽产汽用汽示意图

图2 低压蒸汽产汽用汽示意图

图3 低低压蒸汽产汽用汽示意图

2 蒸汽系统优化节能措施

2.1 中压蒸汽系统的优化节能措施

某炼厂中压蒸汽主要供各加氢装置汽轮机、塔底加热及常减压装置炉管注汽使用。对全厂每个汽轮机的进汽量进行统计后发现,在同样的功率、不同的蒸汽参数下,汽轮机的进汽量不一样,蒸汽参数越高,蒸汽可利用的能量越大,蒸汽汽轮机的做工能力越强,因此决定将中压蒸汽压力尽量控制得高一些,使汽轮机的做工效率更高。与全厂蒸汽用户对接后,将全厂中压蒸汽压力由原来的3.25~3.45MPa,调整到3.47~3.5MPa,中压蒸汽压力平均提高了0.22MPa,节约蒸汽用量约8t·h-1,保障了全厂蒸汽更优的工况。

为了让催化能够多产蒸汽,炼厂决定改变催化原料的性质,通过调整渣油加氢装置反应器的反应条件,进行催化原料重质化生产,逐步将催化原料的残炭由5.5%提至6.6%左右,催化装置可增产中压蒸汽40t·h-1。

柴油加氢、蜡油加氢、渣油加氢装置通过降低氢油比、降低循环氢压缩机转数等措施,可节约中压蒸汽消耗6.5t·h-1。蜡油加氢装置通过优化操作,降低了汽提塔的汽提蒸汽量,可降低中压蒸汽使用量0.5t·h-1。1700 多万元。

2.2 低压蒸汽系统的优化节能措施

根据凯恩有效能和朗肯循环理论,温度相同时,高压蒸汽的㶲比低压蒸汽的㶲大,降低汽轮机背压蒸汽的压力,可以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在输出功率一定的前提下,可以降低汽轮机的蒸汽消耗量。从提高能效的角度考虑,1.0MPa 蒸汽管网的压力越低,1.0MPa 等级的蒸汽透平的汽耗率越低;1.0MPa蒸汽管网压力越低,单位质量的1.0MPa 加热蒸汽可以提取的过热和潜热段能量越大。优化前,公司低压蒸汽压力控制在1.0MPa 左右,为了达到节能的效果,研究后,决定将低压蒸汽压力适当降低,由1.0MPa 降低至0.95MPa 左右,优化后,汽轮机中压蒸汽的消耗降低了3t·h-1。

经大检修后,炼厂只有常减压装置加热炉还在烧燃料油,而燃料油系统的运行不仅需要泵来输送,还需要投用伴热,大大增加了装置的电耗与汽耗。为此公司在燃料油系统上做了两个优化,一是各生产部门排查各自的燃料油系统,将各装置界区内的燃料油管线处理干净,停用燃料油伴热;二是与常减压装置沟通,核算完常减压装置常压炉、减压炉的热负荷后,停用燃料油系统,同时停掉了整个厂区燃料油系统的伴热。由于该炼厂位于南方,即使是在冬天最冷的时候气温也在零度以上,所以在蒸汽的优化工作中,对轻质油品的伴热也进行了优化,节约了大量的低压蒸汽。

近期蜡油加氢装置提至满负荷运行,装置组根据当前的运行状况,对换热工艺进行了优化,将柴油循环量由120t·h-1提高到128t·h-1,多产低压蒸汽2t·h-1。

2.3 低低压蒸汽系统的优化节能措施

硫磺回收联合装置是低低压蒸汽的用汽大户,公司对700t·h-1和600t·h-1溶剂再生装置进行了多次优化,打破工艺包和设计院所提供的运行参数,分阶段降低蒸汽耗量。

按照设计参数,两套大溶剂再生装置的塔底压力控制在0.12MPa 左右,塔底温度控制在123℃左右,塔顶回流量34~38t·h-1,塔底蒸汽用量为167t·h-1。初期,装置负荷82%的工况下,所耗蒸汽为144t·h-1,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观察和分析,结合流程模拟软件,装置组发现在塔压和底温按照设计值运行的情况下,塔顶回流量实际上是偏大的,过多的回流冷液返塔会降低塔压,导致需要提高蒸汽用量来维持塔压,最终造成蒸汽的循环浪费。公司决定调整塔内各参数,以降低蒸汽浪费。通过反复研究,逐渐将塔压降至0.10MPa,底温控制在121℃左右,并严格控制塔顶温度和酸性气的抽出阀位。经过优化,在保证贫液产品合格、满足上游装置使用的前提下,最终塔底蒸汽用量控制在113t·h-1以下,降低了约31t·h-1的低低压蒸汽用量。仅此项优化措施,每年可节约蒸汽成本人民币

目前,两套大溶剂再生装置的塔底压力已经优化为0.08~0.09MPa,底温120.5℃,回流量优化至10~18t·h-1,蒸汽单耗小于0.09t 蒸汽·(t 胺液)-1,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这些前期的优化措施,提高了全厂蒸汽的富余量,为停运锅炉作出了积极准备。

2.4 降低减温减压器的损失

蒸汽的减温减压会造成蒸汽品质的下降和浪费,是公司希望降低的部分,因此应尽量减少减温减压器的运行。公司的中压蒸汽减到低压蒸汽装置中,在催化与动力部分别设有1 台减温减压器,优化前,2 台减温减压器同时运行,而低压蒸汽只有十几吨的缺陷,造成蒸汽品质下降与浪费。优化后,停用动力站的减温减压器,由催化装置来控制低压蒸汽管网压力。由于补汽量小,催化减温减压器也停用了,只减压不减温,直接补进低压蒸汽管网,大大降低了减温减压器带来的损失。同时停用了专供减温减压器降温的6000V 补水泵,降低了大量的电耗。

3 停动力站锅炉运行存在的隐患及对策

在单台锅炉的运行模式下,蒸汽管网压力靠锅炉和汽轮发电机共同调节,停炉后,在无雨的天气条件下,蒸汽管网压力靠汽轮发电机来调节。停炉前,锅炉运行维持在40t·h-1,汽轮发电机发电用汽量已达80t·h-1;停炉后,汽轮发电机的发电用汽量也有40t·h-1,无雨情况下蒸汽管网只有5~20t·h-1的浮动,用汽轮发电机调节蒸汽压力,足以满足生产。

3.1 雨天工况对蒸汽管网压力的影响

根据以往的生产经验,暴雨天气下因降雨量及降雨时间的不同,蒸汽波动会明显增加,波动范围通常为0~80t·h-1(包含中压、低压、低低压蒸汽波动)。其中,3.5MPa 蒸汽会多消耗18t·h-1,主要是催化等装置的产汽减少;1.0MPa 低压蒸汽消耗增加40t·h-1,通过催化减温减压20t·h-1到低低压蒸汽管网。0.4MPa 低低压蒸汽消耗增加20t·h-1,主要是催化、异构化等装置消耗增加。为此,相应的对策有以下几条:

1)蒸汽波动在20~35t·h-1时(汽轮机逐渐失去调节功能),硫磺风机透平30min 内切换到2 台电机运行,可节约中压蒸汽15t·h-1(溶剂再生使用低低压蒸汽过剩时,优先退出)。

2)蒸汽波动在35~65t·h-1时,催化装置的2台CO 锅炉增加燃料气用量,15min 内增产中压蒸汽10t·h-1;重整锅炉30min 内增产中压蒸汽25t·h-1,并逐步关闭3.5MPa 蒸汽界区阀门自保。如果蒸汽压力仍有不足,储运罐区15min 内关闭加热蒸汽阀门,减少15t·h-1低压蒸汽量,同时控制火炬消烟蒸汽、扩散蒸汽阀门的开度不大于30%。

3)蒸汽波动在65t·h-1以上时,根据蒸汽缺口,按照芳烃抽提、柴油精制、柴油改质、蜡油加氢的顺序依次紧急停工处理。

3.2 催化停工对蒸汽管网压力的影响

催化裂化装置是公司的产汽大户,公司所产的中压蒸汽在610t·h-1左右,其中430t·h-1的中压蒸汽由催化裂化装置产出,动力部单台锅炉的产汽量最大只有145t·h-1,所以在催化紧急停工的工况下,锅炉是否停运对整个蒸汽管网来说意义不大。

对策:此时中压蒸汽系统管网的产汽量为45t·h-1,为了保证常减压装置不停工,需要芳烃抽提、气分、MTBE、汽油加氢、汽油醚化、渣油加氢、蜡油加氢、柴油加氢、柴油改质、石脑油加氢、硫磺、重整等装置紧急停工。

4 结论

通过实施提高中压蒸汽压力、降低低压蒸汽压力、提高催化原料残炭、优化换热流程、优化塔的工艺参数等措施,共节约用汽60t·h-1左右,成功将唯一运行的1 台锅炉停运下来,实现了炼油厂的零锅炉运行,为公司“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猜你喜欢
燃料油汽轮机管网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
供热一级管网水力计算及分析
300MW和600MW等级汽轮机通流改造经济性研究
基于自编码神经网络的汽轮机故障诊断
汽轮机轴封风机疏水管线改造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东莞打响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攻坚战
亚洲燃料油周三收市报告
对汽轮机调速及检修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