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官员趁机“最后捞一把”

2020-10-23 09:13
新传奇 2020年39期
关键词:沈某后路贪念

当前一些干部平时工作勤勤恳恳、廉洁奉公,在即将退休前却按捺不住心中的那一丝贪念,总想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心里便悄悄萌生“最后捞一把”的贪念,最终让自己一步步堕入深渊。那么,该如何防止官员趁机“最后捞一把”呢?

想在退休前“最后捞一把”

今年3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七省区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三盯”“三公开”工作,坚决防止个别人趁脱贫攻坚之机“最后捞一把”。为此,广西、四川、贵州等七省区开展了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指导意见中提到,要防止个别人趁机“最后捞一把”。其实,不只在脱贫攻坚领域要做好预防,对其他领域的官员也要预防其趁机“最后捞一把”。

此前据媒体报道,朱勤新在担任无锡市滨湖区太湖街道办事处社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无锡某公司总经理沈某承接保安业务提供帮助,先后6次收受沈某以分红、借款等名义贿赂的现金共计人民币60万元。

在如今反腐浪潮高涨的情况下,就上述案件本身而言,这样的腐败不会引起多大的重视,但是朱勤新一案确实有思维上的典型性。在这起案件中,朱勤新之所以贪污腐化,就是想趁着退休之前“最后捞一把”,这代表了很多落马官员的思维。

近年来,在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即“59岁现象”,指的就是朱勤新这样存在退休前“最后捞一把”思维的人。

“最后捞一把”现象频发有三大原因

有媒体分析原因称,这些党员干部意志衰退,想在退休前“最后捞一把”,结果倒在了“59岁”的槛上。这一现象的根源还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价值观。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在作祟。有些官员在临退休前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觉得自己干了一辈子工作,现在年纪大了职务却不高、钱财也不多,便想在即将从位子上退下来之前,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为子女留点儿财富。

二是居功自傲。一些官员自以为对党和人民贡献很大,而对比自己的所得,感到内心失落、心态失衡,于是便产生了“赶快补偿”的错误心理。

三是抵挡不住诱惑。有的官员在官场纵横多年后,便产生了及时行乐的想法。特别是在灯红酒绿面前,失去了定力,“心花、头晕、目眩”,对奢靡的生活由向往到痴迷,最終“潇洒”掉了自己的晚节。

可以说,官员想在退休前“最后捞一把”的思想是非常糊涂的,为官者要知道“纸包不住火”的道理。

其实,当前一些干部平时工作勤勤恳恳、廉洁奉公,在即将退休前却按捺不住心中的那一丝贪念,总想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心里便悄悄萌生“最后捞一把”的贪念,最终一步步堕入深渊。殊不知,这样的经历对自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同时给家人也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如何防止官员“最后捞一把”

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要防止官员“最后捞一把”,关键要纠正思想上的误差,大力倡导“迷事而不迷官”的志气,退休不退责,退位不退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要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坦荡处事,做到鞠躬尽瘁、不懈努力,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用毕生的追求来诠释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

各级组织、各单位要加强对即将退休领导干部的监管,尤其是对“一把手”和管钱、管人的领导干部的监管,及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领导干部滥用职权,晚节不保。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十分重视反腐败斗争,对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腐败行为保持高压态势,查处了一批腐败分子。其中不少都是退居二线的干部,这体现了中央对腐败现象“零容忍”的态度,表明了反腐败没有“盲区”和“禁区”,彰显了中央正风肃纪的决心,也给那些心存侥幸的贪官污吏敲响了警钟。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这已成为匡正干部从政行为的一条铁律。退休前企图“最后捞一把”的人,终将会把自己“推下水”。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9.18等)

猜你喜欢
沈某后路贪念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酒后垂钓不幸溺亡 索赔无据驳回诉请
准儿媳称有内部房 骗房款获刑十一年
生命的禅悟
相见欢
茅台曾有的“贪念”,19年后永和豆浆拾起来
佯装快递员硬闯前女友家
男子搭“顺风车”抢劫同行女性被判七年半
蚕宝宝流浪记
浅谈新时期作为党员如何树立信念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