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浅见

2020-10-23 09:16田纪兰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策略

田纪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0-0150-01

数学是小学重要的课程之一,学好数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思维判断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上好小学数学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定位教师的角色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随着“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进行创新,教师必须改变已经形成的老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改变那种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模式;切实改掉过去一味由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自己探讨、实际操作、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帮助,使得教学气氛和谐,学生能活泼、愉快地进行学习,真正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切实让学生多“想一想”,让学生多“看一看”,让学生多“做一做”,让学生多“说一说”。教师的角色应该定位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从而化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还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书本知识与小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把枯燥的传授抽象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亲近生活、思考生活与理解书本的过程,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这样做,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得以培养。课堂教学中,只有全面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做到眼看、耳听、手动,使其思维保持活跃,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故事导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成功的导课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训练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学习课堂兴趣,关键是教师课要上得“有趣”,因此我们要把愉快的、有效的东西跟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好奇,才有探索,也才有创造。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可设计引入一些与内容密切相关的故事、笑话等等导入新课。

3.改变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采取的手段和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策略也要不断更新,目前以下两种策略可以采用。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因此,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常用的教学策略。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也可以采用创设操作情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分数的认识”时,我准备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让学生自己动手折,再比较每一份占这张纸的多少,然后引出分数。还有一种常用的激发兴趣的教学策略:创设竞争情境。面向大多数学生,适时开展一些游戏竞争活动,把数学知识的传授寓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学生对新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水平。

第二种策略是构建和谐的教学气氛。我国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是尊长,要师道尊严,要严肃认真。学生处于一种压抑状态,思维也活跃不起来。现在,课堂上师生应该平等,教师正确引导,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敢讲真话,讲实话。教师不要板着脸孔,故弄严师形象。教师提出问题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从多角度去思考、探索、辩解。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念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一节好的数学课,教师一定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一个独立观察,积极主动思考的活动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努力探索研究,大胆地进行尝试,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4.1 教师首先应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4.2 要围绕已确定的主题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设计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

4.3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应认真、专注地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他细注意每位学生的神态及反应,以便根据该生的反应及时对他提出问题或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4.4 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能地发言暴露出来的关于某个概念的模糊或不正确之处,并及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予以指出。当讨论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在讨论末尾,应由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作出小结。

总之,上好小学数学课,教师在数学学习中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借鉴其他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营造学生学习数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改进数学教学策略,不断加强教与学的反思,使学生会学。

参考文献:

[1]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