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失标识在走失高风险患者中的应用

2020-10-26 02:23辛季麟林小丽周玉华
中外医疗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

辛季麟 林小丽 周玉华

[摘要] 目的 探討防走失标识在走失高风险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研究人员在符合统计学的要求下,从该院就诊的高风险走失患者中,方便选取符合该次入组标准的患者30例,均为2019年1—12月入院治疗的患者,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该次试验的空白对照,研究组为该次研究数据,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比在不同的护理措施下,患者的护理效果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不同的护理措施下,研究组15例走失高风险患者无患者发生走失,得到了患者家属及所实施科室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而对照组患者,1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走失。该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86.86±4.37)分略低于研究组(96.82±0.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30,P<0.05)。结论 在患者发生走失之前进行前瞻性的护理干预,降低走失的风险,可避免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 防走失标识;走失高风险患者;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0)08(b)-0014-04

Application of Anti-stalling Mark in High-risk Patients

XIN Ji-lin1, LIN Xiao-li2, ZHOU Yu-hua3

1.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Shantou Central Hospital, Shantou, Guangdong Province, 515041 China; 2.Department of Urology, Shantou Central Hospital, Shantou, Guangdong Province, 515041 China; 3.Department of Nursing, Shantou Central Hospital, Shantou, Guangdong Province, 51504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anti-stall signs in high-risk patients. Methods Researchers screened 30 patients who met this admis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from the high-risk stray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statistics, all of them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9,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he blank control of this trial, and the data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used this study.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ceived conventional care and prosp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respectively. Under the measures, is there any difference in the patient's care effect. Results Under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asures of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none of the 15 high-risk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suffered a loss, which was unanimously praised by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medical staff of the implemented department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f 15 patients, there were 5 patients missing, and the satisfaction score of this group of patients(86.86±4.37)points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tudy group(96.82±0.94)poi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8.630, P<0.05). Conclusion Proactive intervention to reduce the risk of stray in patients with strays can avoid medical disputes,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Anti-lost sign; High-risk patients; Clinical application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占据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临床上接收的老年患者人数不断增多,部分老年患者在患病的同时,精神状况欠佳,极易出现走失的现象,导致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也加剧了患者家属的负担。目前,虽然国内外也有相关学者对于存在高风险走失患者进行防走失方案的研究,但是均为针对某一疾病或者某个专业科室,并未探讨或研究出一套适合全院推广使用的防走失方案[1-2]。该次研究,筛选2019年1—12月存在高风险走失的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研究组采取前瞻性护理干预,制定出适合全医院实行的认知障碍患者防走失的方案,降低全医院认知障碍患者走失的发生率,该组患者取得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人员在符合统计学的要求下,从该院就诊的怀疑有走失风险的患者中,方便选取符合该次入组标准的患者3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该次试验的空白对照,共有15例,研究组为该次研究数据,共有15例。该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均为2019年1—12月入院治疗的患者,经医生或者护士使用MMSE、BADL量表评估[3-4],确定为走失风险患者;②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定向力、计算力、近远期记事障碍患者;③患者家属能够配合一起参与该次研究。排除标准:①长期卧床休养患者;②患者同时伴有脑出血、大面积脑梗塞;③存在言语功能障碍,无法进行基础交流;④精神障碍患者;⑤患者以及家属拒绝参加。两组患者开始研究前的一般资料见表1,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为该次试验的空白对照,研究组为该次研究数据,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前瞻性护理干预,研究组的具体措施如下:全院组织所有的医务人员以及保卫科工作人员进行防走失相关知识培训,在全院推广防走失病号服以及防走失标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共同关照患者,发放走失宣传单(图1、图2),同时加强对家属宣教,24 h留陪人,增加巡视病房的次数,对于存在高风险走失的患者,除了佩戴手腕带外,必须让其穿着防走失病号服(图3)(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 2018 2 1422277.3),一旦患者独自离开病区,应向其他科室护士、院区保卫科工作人员進行通知,让其他科室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穿着防走失病号服的患者;在患者的病历资料上,应盖上防走失标识章(图4)(已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粤作登字-2018-F-00021031),床头卡及外出检查通知单上盖上防走失标识,在交接班过程中,重点交接该类患者。对于出现走失的患者,应采取患者走失应急方案,怀疑患者出现走失现象,应立即电话联系患者家属,若患者由家属接走,则按患者外出处理,将整个过程详细记录至护理记录单;若确认患者发生走失,应第一时间报告医生,并安抚患者家属,通知科室护士长以及科室主任,夜班护士告知当日值班的护理总值以及行政总值,由保卫科负责发送微信至全院各个科室,让各个科室协助帮忙寻找患者,若在院区内未找到患者应报警处理,若找到患者,应将其送回科室,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测量生命体征并报告医生,详细记录整个护理过程。在患者即将出院前,护理人员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出院前的宣教,为患者家属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家属制定出院后的防走失方案,可购买定位手表,在患者的衣服或者项链等日常佩戴的物品上放置定位芯片,或在患者的衣服上缝制标识,写上患者的姓名、家庭住址、家属电话号码等,不可让患者独自一人出门,应由家属陪同,避免单独出行。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满意度评分  护理人员参考《护患沟通技巧》[5]中对于护患关系的评估标准,同时结合该次研究要求,为患者定制一份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让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满意度越高。

1.3.2  走失率 统计两组患者中走失的患者人数,同时计算走失率,走失率=(走失人数)/总人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不同的护理措施下,研究组15走失高风险患者无1例患者发生走失,得到了患者家属及所实施科室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而对照组患者,1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走失,该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略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3  讨论

根据统计数据表明[6],我国走失人数以及走失率均较高,每年约有50万左右的成年人发生走失,平均每天走失的人数约为1 370人,平均年龄约为75.89岁,女性占总人数58%、男性占总人数42%。通过对走失人群进行样本分析,探究其走失原因,其中有72%的走失患者存在记忆力障碍,2016年的数据表明,经医疗机构确诊为老年痴呆的患者占据走失人数的25%。汕头市中心医院2017年的数据表明,该院住院病人中,约有30例患者存在走失风险;根据目前国内对于患者走失事件的报道中,尚无出现患者走失导致死亡的案例,但是如何降低患者发生走失风险,提升患者安全管理,也是医院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7]。

目前未见有文献报道统计全院走失患者的样本量,而统计发生走失患者的样本量都是根据该科室个人登记的方法,数据可能存在漏报,患者走失重在预防,粤东地区其他医院及该院只有帮入院患者上手腕带这一项措施,未见其他前瞻性干预措施,如:制定认知障碍患者具体流程指引,走失的预防及管理手册的制作及全院培训,防走失宣传单的设计制作及家属宣教,设计并制作防走失病人服,设计并制作印章等[8]。

该次研究中,通过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有走失风险的患者进行筛查,宣教,实施,一共对15例走失高风险患者进行干预,无1例患者发生走失,得到了患者家属及所实施科室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而对照组患者,走失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0,P<0.05)。通过两组数据可证实,前瞻性护理干预中,运用防走失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高风险走失患者的走失率,同时还能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与俞冰等[9]作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开展防走失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走失风险发生率为3.45%,对照组的走失风险发生率为11.56%,大大降低了患者发生走失的风险,能够让监护人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动态,满足了临床需要。

对于如何防止患者出现走失,已有学者提出过相对应的措施,但是统计数据的方法未曾涉及,而且,大多数学者提出的措施,仅仅是针对某一科室,具有专科性,无法进行全院推广;该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运用前瞻性护理措施,包括制定认知障碍患者具体流程指引,走失的预防及管理手册的制作及全院培训,防走失宣传单的设计制作及家属宣教,设计并制作防走失病人服,设计并制作印章等。上述护理措施适合各个科室使用,在科室内部可以形成有效的科室培训体系,进行有效的宣教落实,并能让其他医院借鉴推广,有效降低住院认知障碍患者的走失率[10]。

综上所述,患者的安全关乎医疗质量安全,在患者发生走失之前进行前瞻性的护理干预,降低走失的风险,可避免医療纠纷,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丽.住院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9):55-56.

[2]  吴秀玲.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4):158-159.

[3]  周鼓利.住院患者走失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0):190-191.

[4]  文丽,鲜于云艳,谭晓林.全程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干预在精神科住院患者走失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9, 19(8):1200-1204.

[5]  尹慧梅,段又月,全凤英.住院患者走失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8,25(3中旬刊):3-5.

[6]  戈倩,于卫华.智能可穿戴设备在老年失智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学报,2018,25(14):33-36.

[7]  金丽,张利芬,罗娟,等.运用FOCUS-PDCA程序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走失发生率[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1):193-194.

[8]  杨丽莎,王珊珊,曾星,等.家庭访视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8, 40(4):71-75.

[9]  俞冰,张晓霞,张宇雪,等.基于阿兹海默症患者的感应报警器创新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5):43-45,52.

[10]  Ferri C P, PrinceM, BrayneC, et al.Global Prevalence of Deme ntia:A Delphi ConsensusStudy[J].Lancet,2005,366(9503):2112-2117.

(收稿日期:2020-05-21)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