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肿瘤性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2020-10-26 06:59薛天星
家禽科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种鸡亚型淋巴细胞

薛天星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0)9-0027-03

在不采取防控措施的鸡群中,肿瘤病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而且有多种不同的病毒可诱发肿瘤。此外,每一种病毒诱发肿瘤的组织器官分布和细胞类型还表现出相当的多样性。在典型病例,不同病毒诱发的肿瘤有一定的特征,但在现场看到的肿瘤病例,却常常不那么典型;另一方面,即使是同一种病毒,在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免疫或感染状态下不同个体发生的肿瘤差异也可能非常大。

在鸡群中,最常见的致肿瘤性病毒有3种,即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鸡白血病病毒(ALV)和鸡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REV)。此外,由鸡戊型肝炎病毒诱发的肝脾、腺胃肿大以及肝、脾、肾变性或坏死,通称为鸡大肝大牌病,也很容易被鸡场的兽医技术人员或饲养员误判为肿瘤。因此,鸡群中肿瘤病的鉴别诊断,一直困扰着禽病诊断实验室及禽病专家。在鸡群中不仅常常存在著这几种病毒不同组合的二重感染,甚至还可能同时存在这3种病毒。这不仅给鉴别诊断带来困难,也使预防控制措施变得更为复杂。为了确定肿瘤问题的发生原因及找到解决的方法,必须依赖于准确的鉴别诊断。

1  诊断要点

在进行人和大动物肿瘤病的鉴别诊断时,针对的是临床个例,只要确定肿瘤发生的器官位置及细胞类型就可完成诊断目的。但对规模化饲养的鸡群来说,必须要弄清引发肿瘤的病因,即究竟是哪种病毒引发的肿瘤。只有这样才可能阐明究竟在养鸡生产的哪一个代次、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从而为预防下一批鸡的肿瘤病提供具体措施。但在鸡群中由MDV、REV、ALV诱发的肿瘤既有差别,又易混淆,因此必须从不同角度收集资料,通过综合比较才能做出比较客观、有说服力的结论。

2  流行病学资料

肿瘤开始出现及发病高峰时病鸡的年龄,对于不同病毒引发鸡的肿瘤的鉴别有重要参考价值。一般来说,MDV诱发的肿瘤可以从2月龄开始,偶尔在1月龄就可出现,但肿瘤死亡的高峰多在3~4月龄左右。MDV诱发的肿瘤发病率随MDV疫苗免疫质量不同而可能有很大差异。

经典的A、B、C、D亚型ALV诱发的淋巴样肿瘤多在6月龄以后才会出现,但一般死亡率不会太高,国内近20年中很少见有5%以上的死亡率。ALV-J引发的骨髓样细胞瘤发生得较早一点,在开产前的16~18周龄就可开始,但发病死亡的高峰是在开产后,严重的每周死亡率可达1%,并持续数周。

单纯由REV引发肿瘤的自然发病并不常见,发病多在6月龄以后,我国鸡群中近几年见到的多因为雏鸡接种的弱毒疫苗中污染REV所致。在这种情况下,肿瘤发生较早,发病率也高,但究竟是MDV肿瘤还是REV肿瘤还需实验室检测。

3  病理剖检变化

MDV、REV和A、B、C、D亚型ALV诱发的淋巴样细胞瘤,均可出现在不同的脏器,在形态大小和数量上也是多种多样,很难鉴别诊断。但是,由ALV-J引发的骨髓样细胞瘤比较有特征性,大多数病鸡都表现为肝显著肿大,肝脏上有无数呈弥漫性分布的针头或针尖大小的白色肿瘤结节。病鸡一旦出现这种病理变化,一般就可作出ALV-J引发骨髓样细胞瘤的判断。因为迄今为止还很少由其他亚型ALV或由MDV和REV引发肿瘤时会出现这种病理变化。但是,要注意与肝变性引发的白色斑点相区别。在ALV-J诱发的肿瘤病病鸡的脾脏也常常肿大并显出肿瘤结节。这时,要注意与鸡戊型肝炎引发的大肝大脾相区别。后者主要是炎性细胞浸润或坏死、充血引起的大肝大脾,严重时还迸发肝破裂出血。

此外,近几年,在蛋鸡脚爪、翅等处皮肤常发现一些出血不止的血管瘤,这很可能是由不同亚型的ALV引起的。

4  病理组织学观察

这是肿瘤病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特别是根据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的组织切片进行观察,可初步判断是否是肿瘤性病变还是其他病变。但是在鸡的肿瘤中,由MDV、REV和A、B、C、D亚型ALV诱发的肿瘤多为淋巴细胞瘤。MDV诱发的主要是细胞大小不均一的T淋巴细胞瘤,而ALV诱发的是大小相对均一的B淋巴细胞瘤,REV诱发的肿瘤既可以是T淋巴细胞瘤也可能是B淋巴细胞瘤。这使得最常见的淋巴细胞瘤的病因鉴别更为复杂。相对而言,由ALV-J引发的骨髓样细胞瘤的组织学病理变化比较有特征性,即可见大量的、单一的骨髓样细胞瘤细胞,这类细胞形态较大,其细胞质中有嗜酸性颗粒。虽然A、B、C、D亚型ALV也可能引发类似的骨髓样细胞瘤,但比较少见,在发病鸡群中比例不会很高;另一方面,要注意把骨髓样细胞瘤浸润与中性粒细胞的炎性细胞浸润相区别。因为中性粒细胞在形态大小上与骨髓样细胞瘤细胞非常类似,在细胞质中也有嗜酸性颗粒。例如,在鸡戊型肝炎病毒引发的肝肿大,在一定发病时期,就可能见到中性粒细胞的炎性浸润。

一般来说,骨髓样细胞瘤中的细胞成分很均一,而在炎性浸润时,除了中性粒细胞外,还可能有其他不同类型的炎症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当然,在临床上还可能见到其他不同细胞类型的肿瘤,但其发病率不高,很少大批发生。从生产角度考虑,不大可能也不需要逐一完成鉴别诊断。虽然病理组织学观察很重要,也很有鉴别诊断价值,但目前大多数禽病专家已认识到,单一靠HE染色病理组织学切片的观察结果不足以作出确凿的鉴别诊断。

5  病理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利用MDV、REV或ALV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或单因子血清,对肿瘤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病毒特异性抗原有助于判断引发肿瘤的病因。但这一方法的技术难度较大,目前还没有普遍采用;另一方面,利用肿瘤细胞特定的细胞类型的表面标志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做免疫组化,也是正在研究中的新方法。

6  病毒的分离鉴定

将肿瘤组织悬液或疑似肿瘤病鸡血浆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离病毒,是确定患有肿瘤的鸡群中有哪种肿瘤性病毒感染的最直接依据。

如果我们对一群鸡检测了一定数量的个体和样品,如果某肿瘤病病毒的检出率比较高,可判断为该群鸡发生肿瘤的主要传染性病原。

7  作出判定

以上5个方面的资料和结果只是为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而最终的结论还是由禽病专家根据个人经验和国內外学术界的普遍接受的学术观点作出判断。这里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对鸡的肿瘤病,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群体,而且是一个动态的群体。由于在鸡群中可能存在着MDV、REV和ALV不同病毒组合的二重感染甚至三重感染,在同一群体个体与个体间是不尽相同的。我们不能仅凭一、两只病鸡的样品的观察或检测结果就对全群作出结论性的判断。对一群鸡在一个发病时期内至少要全面检测6~10只鸡的相关样品,必须根据检出的比例关系作出判断。

8  防治措施

在鸡常见的这3种病毒性肿瘤病中,MDV主要是由孵化厅或鸡场的早期横向感染引起,而REV和ALV则主要是由种鸡的垂直传播及早期横向感染引起(特别是在出壳后1~2 d运输过程中发生,也可能由接种了污染有REV或ALV的弱毒疫苗特别是马立克氏病疫苗或禽痘疫苗引起)。

目前市场上提供的液氮保存的CV1988/ Rispens株细胞结合苗对我国鸡场中现行的MD流行毒株的保护性免疫效果应该是很好的。如果仍然出现MDV引发的肿瘤问题,则有以下3种可能性:①疫苗中有外源性病毒特别是REV污染;②雏鸡中有免疫抑制性病毒(如REV、ALV或传染性贫血病毒)早期感染。这两种可能都会抑制疫苗的效果;③疫苗的保管使用中存在问题。显然,在对这3种病毒性肿瘤的预防控制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

对REV和ALV感染目前还没有疫苗预防,主要靠净化种源来减少感染,但这一点恰恰是我国养鸡业最忽視的一个方面。目前,我国自繁自养的种鸡群(包括各种地方品系的肉用型鸡,也包括一部分多年前引进、现自繁自养的蛋用型鸡)中,几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REV和不同亚型ALV的感染。虽然多数种鸡场发生垂直感染的比例很低,但病毒垂直感染的发生是不均匀的。有些种群的特定批次,可能会出现很高的垂直感染率。少量的垂直感染在运输用的包装箱中可引起很高的横向感染率。近几十年中、国际大型种鸡公司,一直长期坚持对种鸡群的外源性ALV的检测和净化工作。因此,直接进口的种鸡,不论蛋用型和肉用型鸡,其外源性ALV感染率是很低的。我国自繁自养的种鸡群也必须尽快实施对ALV的检测和净化,对REV的垂直感染,现在没有达到种群净化的水平最重要的是控制弱毒疫苗的污染。

猜你喜欢
种鸡亚型淋巴细胞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探讨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Bm亚型血型血清学一例分析
新西兰祖代种鸡加速入关:黑龙江引入3.32万只;江苏引入1.66万只
849例妇产科患者HPV基因分型检验及结果分析
HIV感染者/病人CD4+T淋巴细胞检测及情况分析
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CD4+淋巴细胞测定和临床特点
台湾地区及多国发生禽流感,以色列发生新城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