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集菌法与其他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结果对比分析

2020-10-26 06:47张春燕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0年10期

张春燕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浓缩集菌法、直接涂片法、Xpert MTB/RIF法、罗氏培养法检测痰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18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样本为试验对象,均采用浓缩集菌法、直接涂片法、Xpert MTB/RIF法、罗氏培养法进行检测,比较各种方法的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结果 浓缩集菌法的阳性检出率31.35%,较直接涂片法的17.84%明显升高(P<0.05),但浓缩集菌法(31.35%)与Xpert MTB/RIF法(34.05%)、罗氏培养法(33.51%)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浓缩集菌法检测痰样本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操作简易、报告迅速、阳性检出率高等优点,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在基层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浓缩集菌法;直接涂片法;Xpert MTB/RIF法;罗氏培养法

结核病主要是由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所导致的传染性疾病。相关调查数据显示[1],当前全球约有20亿人患有结核病,且每年有接近300万结核病患者死亡。我国为结核病高发的国家之一,其中约有1/3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目前在临床上,实验室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罗氏细菌培养法、Xpert MTB/RIF法、直接涂片法、浓缩集菌法等。本文为比较上述各项方法检测痰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探讨其临床价值,特作如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18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样本为试验对象,其中有127例男性,58例女性,年龄21~80岁,平均(56.31±6.58)岁。

1.2 方法

1.2.1仪器与试剂:LDZX-75KBS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HC-3618R高速冷冻离心机; XW-80A旋涡混合器/振荡器;美国SHELLAB SCO6WE-2 CO2培养箱;酸性罗氏培养基(郑州贝瑞特生物技术公司);奥林巴斯的CX21生物显微镜;美国赛沛Gene Xpert分子诊断系统及其配套试剂;抗酸染液(上海远慕生物科技公司)。

1.2.2检测方法:(1)样本采集:采集晨痰,指导患者先进行几次深呼吸,随后用力咳出痰液作为痰样本,取4份痰样本,存于一次性塑料瓶中送检。(2)罗氏细菌培养法:取0.1ml经过消化处理的痰樣本,将其接种于酸性罗氏培养基中,于37℃环境中温育。于样本接种后的第3d、第7d进行观察,若有菌落生长的予以抗酸染色处理作进一步证实。以后仍每周察看1次,记录菌落生长状况,并采用抗酸染色证实。如果8周后仍无菌落生长则报告阴性。(3)Xpert MTB/RIF法:取1ml痰样本,加入2mlSR标本处理液,置于振荡器中剧烈摇动样本15s,在室温静置15min,再于振荡器中剧烈摇动15s,要求样本中无痰块存在。然后用无菌吸管吸取适量已溶化的样本2ml于检测盒中,放进检测模块打开仪器进行自动监测,结束后直接读取结果;(4)直接涂片法:选择痰样本中含有干酪样、脓样变化的痰液0.1ml,均匀涂抹于无菌玻璃片表面,使其形成1cm*2cm的卵圆形痰膜。用黑色记号笔在载玻片的背面编号做标志,随后进行固定、抗酸染色处理,镜检观察结果;(5)浓缩集菌法:痰样本进行消化处理,并加入适量的0.5%氢氧化钠溶液,将样本置于振荡器中剧烈摇动3min,以让痰样本能够充分消化。随后,将样本进行121℃高压处理20min,取出样本管以2500r/min的速率离心处理30min,促使结核杆菌集中沉淀。最后取沉渣制片,进行抗酸染色、镜检。

1.3 观察项目

比较浓缩集菌法与罗氏细菌培养法、Xpert MTB/RIF法、直接涂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描述,予以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浓缩集菌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31.35%(58/185)、直接涂片法检测阳性率17.84%(33/185)、Xpert MTB/RIF法检测阳性率34.05%(63/185)、罗氏培养法检测阳性率33.51%(62/185)。浓缩集菌法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直接涂片法(χ2=9.108,p=0.003),但浓缩集菌法分别与Xpert MTB/RIF法、罗氏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Xpert MTB/RIF法=0.307,p=0.580;χ2罗氏培养法=0.197,p=0.657)。

3 讨论

肺结核的确诊依据是在痰样本中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准确地检出结核分枝杆菌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是实验室检验的主要课题之一。罗氏细菌培养法为结核杆菌检测的“金标准”,但培养周期较长,往往需要8周,而且培养的痰样本需至少有100个/ml细菌数,否则难以及时发现到结核杆菌,影响疾病诊治速度[2]。Xpert MTB/RIF法是一种新型的结核杆菌检测技术,其具有操作简单、快速诊断、敏感度高等优点,对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3]。但是目前临床中该项检测技术仍未纳入到医保范畴,检测费用较高,且对检测仪器要求高,难以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直接涂片镜检操作简单,对检测设备要求不高,是基层医疗机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手段。但是该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相对较低,而且在检测过程中痰液粘稠性、痰样本涂抹不均匀、制片过厚等因素均会影响结核杆菌的检出率,故其检测效果并不太理想[4]。而浓缩集菌法可弥补直接涂片镜检的不足,其主要通过离心沉淀,尽量将样本中的结核杆菌浓缩集中于一张载玻片上,随后按照直接涂片镜检的步骤进行检测,这可以显著提高结核杆菌检测的阳性率[5]。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浓缩集菌法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直接涂片法,但浓缩集菌法与Xpert MTB/RIF法、罗氏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由此可见,应用浓缩集菌法检测痰样本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在基层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丽美,林健雄,李宏彬,等.肺结核早期诊断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3):493-494.

[2]    彭英,苏欣,江琦,等.新型分子检测技术在基层实验室诊断肺结核的效能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2):145-148.

[3]  陈军,陈丽峰,饶有益,等.GeneXpert MTB/RIF试验与4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8,31(12):956-959.

[4]   张辉,黄晓英,李素红.3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比较[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29(7):498-499.

[5]   阿继成,王战军.应用浓缩集菌法检查2例结核菌感染病例的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4,4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