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作文,除了多读多写别无选择

2020-10-26 09:22王亮王道信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鲍叔齐桓公管仲

王亮 王道信

今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题,要求考生为班级举行的读书会准备一个讨论发言稿,就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故事中令自己感触最深的那个人,谈感受与思考。

一见这道作文题,不少老师都感到一惊、一喜、一忧。

惊的是这些年,年年关注时政热点,回应社会关切,今年这道题却风向大变,变成关注传统文化、评说历史人物了,完全出人意料。考前写了那么多时政热点时评题,白忙了;今年考历史人物评说题,押宝的全押砸了。这是一惊。

喜的是作文题中的史料简明,一望而知,谁都有话可讲。考生不难从这三个历史人物的爱恨情仇和精诚合作中,看到其震古烁今的品格、烛照后人的光辉,应当说题目不难。这是一喜。

忧的是写好不易。因为考生若审题草率,忽视任务驱动性指令,很容易把这道作文题看成一般的材料作文:由材料中的某一人物联想到古往今来的某一类人物,由材料中的某人的某一品格,由点到面联想到人们崇尚的某种品格,以此为中心加以论述。这种传统的材料作文,考生再熟悉不过了,被陈题带到沟里去的现象很容易发生。再说,这是读书会的讨论发言,题目又要求考生写感受和思考,从形式上看,很像一篇普通的读后感。于是一读,二感,三印证,四表态,常见的读后感套路立马涌现,车陷旧辙,险象环生,老师不由得不忧。

其实这道作文题虽似曾相识,但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差就差在任务驱动指令的那个关键性问号上:三人中“你对哪个感触最深?”写作者的论点必须由此而确立。也就是说,你文章的论点必须是某人的闪光点,由此展开论述——为什么此人的闪光点让你感触最深?你可以从史料分析出发作由正及反的比较、由表及里的开掘、由此及彼的联想,你也可以用历史或现实的事例佐证、用自身发展中的实例印证、以个人对品德修养提高的渴望相呼应。总之,你论述的对象必须是三人中的某一人,论述的观点必须是“这人让我感触最深的地方”。试题需要你“就事论人”,而不是一般材料作文的“就事论理”。也就是说,你要通过对三人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性陈述及后人的评价中的某一侧重点的评说,感受历史、品评人物、观照现实、思考个人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从中汲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

你可以由“一人一点”立论,写这一历史事件中三人里某一人的某一个闪光点让你感触最深;也可以“一人多点”立论,写某人人格品德表现出的数个侧面,立体地评说人物,让人物浮雕般地凸现出来。不过若用后者,要处理好总分关系,不要把人物大卸八块,使人物失去整体感,要让人物的数个侧面支持同一人格特征。例如某考生认为齐桓公海纳百川、胸襟开阔、待人宽容的品格让自己感触最深。文章从四个侧面论述齐桓公的宽容。一是为国宽容。齐桓公以国家社稷为重,不记一箭之仇。须知那一箭若不是衣带钩挡着,桓公命已休矣。后来装死逃脱,也是奇耻大辱。但齐桓公目光如炬,看重千秋霸业,不计个人恩怨,胸怀来自眼光,宽容基于爱国。二是识人宽容。齐桓公识人不求全责备,不计前嫌,不究过往,而是看重管仲不以兵车、不靠杀戮就能一匡天下的能力,让他辅佐自己实现成就霸业的宏图大志。三是用人宽容。齐桓公不因管仲背叛前主而对他今后能否忠于自己产生怀疑,桓公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宽容豁达,终于君臣一心,共襄盛举。四是纳谏宽容。齐桓公广开言路,从谏如流。鲍叔举荐曾经的仇敌,对齐桓公来说必是逆耳之言,但桓公以开阔的胸襟采纳了鲍叔的谏言,成为古今美谈。这位考生笔下的历史人物形象丰满、光彩照人,其思路开阔又开合有致,逻辑缜密,属上乘之作。

当然,我们所担心的一些情况,也还是发生了。在考生的作文答卷中,时见有人陷入旧辙,无力自拔。

一些考生不是评说“齐桓公的包容”,而是评论“包容不可或缺”。这些考生写提炼观点的材料作文轻车熟路。他们先引述材料,然后未作任何分析评论,便突发感叹:“从这段史料中我们看到了齐桓公包容的品质,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呀!”接着,抛开齐桓公,不依题意就事论人,而是一步跨进就事论理,推出自己的论点“包容可贵”,随后一连串打出三个分论点——“包容是眼光远大的结果”“包容是胸襟开阔的表现”“包容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最后以“我们要学会包容”作结。这些考生不幸落入陈题窠臼,失分惨重。

还有考生把读书会上评说历史人物的读后感写成了一般的读后感。且不说抓住题中材料的片言只语、借题发挥的读后感有悖题意,就是与题中材料“心心相印”的读后感,也不可放错重心。如果不把重心放在对历史人物的评说上,而放在联系实际、就事论理上,也属误读题意,会影响得分。由此可见,备战高考作文,就得多写多练。各种题型的作文都得练,包括时评类作文、联想类作文、感想类作文、体验类作文、历史人物评说类作文、思辨类作文、探究类作文等等。即便是就同一材料写作,因为有不同的任务驱动指令、不同的写作情境,写作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考生不妨试试将一道作文考题的写作情境作不同的变换,以训练自己的应对能力。同时必须认识到,练写议论文,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本就是依据题意确立论点,精确瞄准论述对象,用上十八般兵器,列出各项理由论证论点。明乎此,任题目千变万化,都逃不出你的火眼金睛。

今年全国I卷作文题的任务驱动指令中还有两个关键词不可忽视,一是“读书会”,一是“讨论发言稿”。这两个关键词共同指向提高写作水平的要诀之一——多读。

多读包括精读与泛读。精读要求开卷而读、掩卷而思;泛读则要拓宽视野、放出眼光:二者有机结合,方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左右逢源、说理充分。

这道作文题引用的史料,是现行高中人教版选修教材《文章写作与修改》中一篇例文曾引述过的史料(这也传递了高考语文命题回归教材的信号),说的就是齐桓公的宽容。“多读书”的呼声震天响,喊了许多年,我们可不能“灯下黑”,连曾在教材里出现过的史料都闻所未闻吧。

良好的精读习惯是读与思双管齐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例如評说齐桓公终于重用管仲时,有的考生赞其为伯乐,这就是“思”之不足。伯乐是能识得千里马的相马者,比喻那些识得人才、推荐人才的人。在这个历史故事中,鲍叔才是伯乐,而齐桓公是用才之人,以伯乐赞之,实属张冠李戴。

又如评说管仲时,有考生认为管仲改换门庭,投靠新主,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并认为这也符合管仲一贯趋利的性格。这显然属“思”之不深,把人物矮化了。试题材料中孔子的话一针见血:“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足见,管仲相信自己有谋略,能兵不血刃,协助齐桓公达成霸业,使天下黎民免受刀兵之灾、流离之苦,过上安定的日子。他不顾从阴暗处泼来的“事二主,不专一”的污水,心系百姓,兼济天下,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这是弃小义而顺大义的表现,岂是因个人“趋利”而为?

再如评说鲍叔时,有考生认为鲍叔力荐管仲,是二人多年情谊使然。这些考生可能读过管鲍之交的故事,在作文中详细罗列二人早年结下的深厚友情的事例,唯独罔顾题中材料所言“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这一要点。抽走历史事件的关键,对历史人物的评说就变味了,鲍叔秉公荐才,反倒成了为友人开后门了。思之肤浅的危害由此可见一斑。

多读还包括泛读,要博览群书。这样印证观点时选择恰当例证方能如探囊取物,得心应手。不少考生书读得多,征引事例内容丰富,论述观点举重若轻。如评说齐桓公胸襟开阔、用人不避仇,就联想到曹操用人;评说管仲知恩图报,获桓公知遇之恩便涌泉相报,就联想到荆轲刺秦;评说鲍叔秉公荐才,就联想到祁黄羊举荐仇人解狐为南阳令,国人称善。熟悉《论语》的考生还引用孔子回答子贡的质疑时说的“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来赞美管仲的历史功绩。考生写道:孔子动情地说,没有管仲,我们恐怕都成了被发左衽的野人哩。这样的读书会,书香扑鼻;这样的讨论发言,特别有书卷气。

讨论发言稿,是表达交流中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初中语文教材与高中语文教材的口语交际中,各有一个专题,专门训练讨论发言稿的写法。它看似单向表达,却含有一定的双向交流的因素。讨论发言时,发言人不能在自己的四周筑起高墙,与主持人及与会同学,尤其是其他发言交流者完全隔离,不可自话自说,甚至自言自语。与主持人的互动,与前面发言同学的交流沟通是必须的。讨论的语言要有探讨性、亲和力,发言结束,顺致谢忱,也是起码的礼貌。这看起来是文体要求,从根本上来看,还是和多读书形成的丰富的语感有关。阅读与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没有阅读形成的功底,写作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高考全国I卷作文题,成功地从几百万师生的围追堵截中逃逸,告诉我们备战高考作文,还是稳扎稳打,全面训练各种题型为要。不要看到前年的“世纪宝宝中国梦”、去年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不少人押中了宝,就放弃了全面训练。从命题角度看,大家都猜中考题和大家都猜不到考题,对于考生来说都是一样的公平。何必如此痴迷于猜题押题,浪费考生宝贵的复习时间和精力?

备战高考作文,多讀多写是不二法门;舍此,别无选择。(作者单位:王亮,南昌大学;王道信,南昌十七中)

猜你喜欢
鲍叔齐桓公管仲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选评
真诚交往,知人善荐
心底无私天地宽
与人相处,不累最舒服
管鲍之交
管仲:我给你们唱个曲儿
鲍叔牙与管仲
齐桓公遇委蛇
齐桓公大败山戎
齐桓公:交际中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