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2020-10-27 05:45孙阳蔡良勇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技术要点土木工程

孙阳 蔡良勇

摘 要: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是当前建筑物常见的质量问题,为了提升建筑物质量,保证居住者良好的居住体验,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好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从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振捣到养护,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简要探讨了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技术要点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材料。当前在建筑发展过程中,混凝土在土木工程发展中也有着大量的应用,为了提供更好的施工条件,混凝土的发展被高度重视,技术也要求不断更新,对混凝土质量也是精益求精,在高层作业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安全隐患的防范,以及在使用期间对混凝土的不规范使用造成伤亡情况的产生也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一、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混凝土浇筑技术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有极大影响。如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硬化后会极易形成各种缺陷,如蜂窝、麻面等,进而影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浇筑的施工质量。此外,随着当前超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混凝土所承受的重量也在不断增加,高度过高的同时也会限制施工的空间,所以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结合工程结构的特点,按照标准规范,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二、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一)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构件会出现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情况,常见的原因有:

(1)原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组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如果原材料的质量材质不符合国家规定,如水泥强度过低、砂的级配不合理、石子的强度低、拌和用的水不是中水,这些原材料的质量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所以为了控制混凝土的质量,首先要确保原材料及混凝土的拌制过程符合质量要求。

(2)施工中随意加水及其它外加剂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有些工地的管理制度不严格,现场管理人员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意识,任由施工人员随意往混凝土中加水,便于其施工,而混凝土中随意加水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还有我曾经管理过一个项目,当时采用的是现拌混凝土施工的,为了减少成本,施工人员更改配合比施工;另外就是混凝土公司为了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减水过快,随意掺加降低混凝土强度的外加剂,这些行为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3)振捣不充分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些尺寸较大的构件及核心节点处,钢筋较为密集,施工人员没有充分振捣,这样就会导致结构底部都是重量较大的石子,没有足够的水泥浆,这样结构底部的强度也达不到设计要求,也影响了结构的质量,在我管理的安置房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施工人员因自身施工技术原因不敢充分振捣,造成局部混凝土返工。

(4)混凝土养护方式不合理

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的方法要合理,不恰当的养护方法及不足够的养护时间都会导致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施工周期或者节省人力,往往没有养护到规定的时间就进行下一步的工艺,这种不规范的做法也是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二)混凝土出现裂缝

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常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就是混凝土开裂,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内部与外界环境温差较大

由于混凝土逐渐凝固的过程就是水泥发生反应的过程,水泥在硬化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而混凝土构件尺寸较大,热量传递较为缓慢,再加上混凝土体量较大,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较高,使得混凝土内部与外界环境的温差较大,这样就会导致较大的温度应力,使得不够坚硬的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

(2)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较大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收缩量较大,因为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成分就是水泥和水,其中一部分的水和水泥发生反应,另一部分的水会慢慢蒸发,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的体积会慢慢收缩,就会导致内部出现收缩应力,如果混凝土内部出现不均匀的收缩应力,就会损害混凝土从而导致收缩裂缝的产生。

三、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一)配备混凝土搅拌机

建筑物建设过程中,都会配备一个混凝土搅拌站,然后通过混凝土搅拌机进行制备。混凝土在使用时,水和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成流动胶状,搅拌均匀后必须及时使用。混凝土配制出来后,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影响正常的使用,还会因为干燥而浪费材料,增加施工成本。混凝土搅拌站的配备,可以使混凝土及时被使用,还能减少运输成本以及时间成本,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

(二)混凝土水化热现象的合理掌控

混凝土是由大量的水泥、水与砂充分搅拌均匀而成,在搅拌过程中,水会释放大量的热量,易导致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要求,不能正常的使用,还会导致材料的浪费,提升成本。因此,在进行搅拌时,为控制水泥的使用量,可以采用一些替代材料代替水泥,这样水化热会得到一定的控制,使得材料能够充分混合,得到优质的混凝土,应用到建筑过程中。

(三)混凝土拌制以及运输

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也要注意其影响因素,同样在运输过程中也要具有专业技术,才能保障混凝土质量。搅拌均匀才会产生适合使用的混凝土。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将各种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还要注意材料添加的顺序以及进入搅拌机的时机,这样才会得到适宜強度的混凝土。还要注意外部环境对于搅拌过程的影响,天气对于建筑行业的影响较大,强烈的光照会使得搅拌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分,以此来避免搅拌过程中干燥的发生; 而当天气湿度较重时,会影响混凝土的含水量,甚至使混凝土稀释,达不到应有的质量标准。混凝土产生后,还需要被合理、及时地运输到建筑基地,运输工具的选择要合理。一般情况下,现在阶段各个建筑基地都是选用搅拌运输车,将混凝土运输到建筑地后可以直接进行浇筑,减少了中间装卸的程序,也有助于保障混凝土质量。其次,在运输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外界突发因素,避免因为一些偶然因素而影响混凝土质量,比如,突发降雨或者长时间堵车,使其到达建筑地后不能使用,会增加建筑成本以及时间成本。

(四)混凝土浇筑的处理

混凝土使用的最后环节,就是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在进行浇筑前,要进行必要的清理,将作业部位清除干净,避免因为杂物导致浇筑不完全而引起建筑物不牢固。同时,为了增加浇筑效果,还需要对浇筑好的混凝土进行养护,必要时可以进行洒水保湿的操作。浇筑混凝土的操作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关系到浇筑机以及建筑物的配合,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细致进行。建筑物钢筋的摆放,操作插件以及预留孔洞是否安排合理,在浇筑过程中是否移动都是需要关注的方面。而且,还要细致观察浇筑的进度及时间间隔,按照科学、合理的操作步骤进行,才能保障建筑物的质量。

土木工程建筑物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关系到人们的幸福生活,关系到社会的安定,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全面发展。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建筑物的需求,就要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对其进行全面研究,发挥基础作用,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阳.土木工程建筑中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J].居舍,2020(03).

[2]邓磊,赵健.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6).

[3]余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居舍,2019(22).

猜你喜欢
混凝土结构技术要点土木工程
基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