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闽南民间艺术文化在构成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

2020-10-27 09:32蔡春明
美术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创新

蔡春明

【摘要】闽南民间艺术文化是一种原生态的艺术文化,其独特的区域气息与民族特色广受人们的关注。闽南民间艺术文化在高校构成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平面造型、色彩内涵、立体重塑三个角度来论述闽南民间艺术文化在构成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

【关键词】闽南民间艺术文化;构成基础;创新

当今是个多元文化共存的信息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受到愈加严峻的挑战。地方高校应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将优秀区域文化融入教育之中,打造文化教育新模式。在遵循构成基础教学特质的同时,要充分发掘闽南民间艺术文化中的美育元素,并以此作为创新的根基,进行文化与课程的双向交融,能让构成作品呈现出其特有文化的视觉、触觉刺激。

一、闽南民间艺术文化在构成基础教学中的创新思路

“文化+课程”的教学策略,意在搭建具有闽南韵味的构成课程,在实践教学中融入闽南民间艺术(如漳浦剪纸、漳州木版年画、泉州竹编等獨特民间艺术),既能让学生体验闽南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又能激发学生对闽南民间艺术的兴趣,是对构成基础教学与闽南民间艺术文化有机结合,以此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最终让学生创作出具有闽南民间艺术美的构成作品,这不失为一种新思路。

(一)直观感知到操作确认

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直观感知闽南民间艺术文化,并掌握其物象特征及工艺材料。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需要、兴趣、生活和已知经验,选择一种民间艺术进行立体式的研究,同时前往知名闽南民间艺术工作室进行考察学习,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获得闽味艺术的直观感知,感知其艺术形态及情感特征。这阶段的目标是让学生获得闽南民间艺术的直观了解,理解和使用其艺术在形式、重量、体积、比例、肌理等构成基本要素之间的搭配关系,掌握叠加、消减、重组等基础造型的基本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操作再现闽南民间艺术。

(二)物象仿制到自主创新

第二阶段主要训练学生对闽南民间艺术的物象模仿与创新表现。物象的模仿练习,是要求学生挑选易于表达的新型媒介,对其艺术原型进行仿制,在仿制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尊重原始工艺与原始意象。自主创新则是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媒介材料去仿制物象肌理,并应用于自主创作中去,对物象形态进行解构重构。整个创作过程要求学生对闽南民间艺术特征要有细致揣摩与感知,能够利用人工技术再现闽南民间艺术的形、色、体、肌理,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新型材料替代传统材料。

(三)命题设计到创意实验

最后阶段的重点是落实在创意探索。前期是以命题设计为主,针对不同的主题内容(如“重复构成”“色彩的重构与解构”“半立体构成”等)进行创作,为学生提出一个抽象的主题限定闽南民间艺术,在特定的空间尺寸内进行构成表现,同时促进学生从主题观念到实际物象的转换与表现,以此锻炼学术的设计综合能力。后期则是利用多人团队共同创作创意型作品,以实验创新为指导,利用所有已知知识、材料和工艺技术,教师可以最大限制地引导学生尝试各种可能的媒介和方法,乐此不疲地实验创作,以此追求具有创新意识的画面效果。

二、闽南民间艺术文化在构成基础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关于闽南民间艺术文化在构成基础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文章主要从漳浦剪纸与平面构成、惠安女服饰与色彩构成、泉州竹编工艺与立体构成三个范例来阐述。在实践操作上,我们对同一元素的应用创新,应保证经历“两次创作”。第一次为直接创作,直接提取闽南民间艺术文化元素融入构成法则,着眼在醒豁画面的地域特色。第二次则是间接创作,以改良创新的态度吸收其形式法则、色彩情感、造型手法、线条特征、工艺技法、媒介材料等,去创造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物象形态。因此,闽南民间艺术文化不仅可以刺激我们的思考,而且能够引导我们的创造。

(一)漳浦剪纸与平面构成的融合

漳浦剪纸早期是作为刺绣的底样,后来随着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中原文化、窗花的影响,慢慢逐渐脱离了刺绣的剪纸风格,后来独立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剪纸创作是用剪刀或刻刀在单色纸上进行镂空,由于作品画面整体的连接效果,使得创作者特别强调点、线、面之间的有机联系,讲究画面的对比、疏密、对称、反复等形式之间的构成关系。笔者试图尝试将漳浦剪纸引入到平面构成教学中,一方面为了加强对闽南民间艺术文化的情感体验,以改变之前枯燥的机械式地构成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丰富作品的内涵深度,在引入教学过程中,抽取漳浦剪纸的精髓之处,吸收其图像符号、体裁手法,将其运用到构成设计之中,再以当代构成设计的审美原则,对形态重新组合再创造,以符合构成的主题创作,并赋予作品特定的文化内涵与意境。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漳浦剪纸的一些特色出发,设置相关的课题训练,寻找平面构成与漳浦剪纸艺术的切入点,在抽象点线面构成中寻找设计刺激点,如透视的自由性、形态的独特性、图像的造型观念、图底关系、画面的连接手法等剪纸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为构成创作提供新的刺激。透视的自由指的是剪纸艺术的创作素材往往是意象嫁接的,根据创作情景需要,把不同时空的物象相互交织在一块,使用多视角的物象结合,其创作方式打破常规构成逻辑的束缚,如在剪制孕期母牛时,在腹中剪制小牛形象,这不仅是剪纸艺术人对生命的赞颂,更是对画面的自由空间的不断追求。剪纸中的阴阳剪法与构成的图底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图与底的巧妙结合,形式具有梦幻空间的奇妙效果。在创作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模仿漳浦剪纸的图底形式,运用剪纸拼贴的创作方式去表达自我的感性意象。对具有漳浦剪纸特色的文化元素加以提炼并创造性地运用到平面构成中去,对乡土元素进行大胆概括、合理取舍、夸张变形,尝试新的表达方式,以此突出作品中的构成意识和形式美特征。如漳浦剪纸非遗传承人卢淑蓉的作品《美丽的传说系列》(图一)将传统与时尚元素完美地融合,创作出具有新意的构成作品。

(二)惠安女服饰色彩与色彩构成的融合

有史料记载,惠安女服饰最早在唐代初见雏形,到宋代时期趋于成熟。明代张岳在《惠安县志》中对惠安女服饰色彩做了一些略论,再之后清末和解放前后惠安女服饰色彩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变化。由此可见,惠安女服饰色彩的形成是经受历史长河大浪淘沙般的考验,最终流传至今。金黄色的斗笠源于沙滩,蓝色的斜短衫源于大海,银裤链上的鱼形装饰物源于海洋中的鱼,方便劳作的黑色大绸裤则是源于夜晚起伏的海水,丰富多彩的几何图形和动植物纹样则是源自地方生活习俗和宗教崇拜。毫无疑义,惠安女对于色彩的视觉感应存在着很多的共性,这是惠安女服饰色彩的文化内涵。然而由于个人生存经验的差异,每一位惠安女人对美的追求必然有不同的理解与运用,这也是惠安女服饰差异化的一个重要点。因此,我们要读懂惠安女的服饰色彩,也就需要了解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色彩观念差异。

色彩构成教学实践中主要是围绕色彩的产生、色彩的情感表达、色彩的组合及三要素等内容而展开,我们如何将优秀的惠安服饰色彩融入其中,這是我们要思考的。对此,解析惠安女服饰色彩的用色特点与用色规律是一个好的方向,找到其中的色彩灵感源,并对色彩灵感源进行分析、采集、转移、解构等,最终创造出全新的色彩活力,如《双龙图》(图二)。对惠安女服饰色彩的分析应该是多维的、全面的、科学的,从色彩构成的角度出发,剖析其色彩情感、色彩三要素、对比色、调和色的运用,明确色彩关系与色块面积比例关系、主色调主意象的精神特征等,这些无疑是我们色彩创作者的黄金素材,可以最大限度地诱发创作潜能。

如“色彩情感”主题创作,我们可以借助惠安女服饰经典色彩作为创作基础,根据创作意图组织画面色彩关系,强调色彩的抽象精神,以抽象的几何色块传达惠安女的共性情感,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色彩情感,选择利用单纯的色纸与几何图像、几何色块的拼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抽象色彩与抽象精神的联想。创作过程中拒绝再现思维,反对物象表达,主要强调抽象的联想和抽象的寓意。比如对蓝色不强调联想天空、海洋,而是强调宁静、深邃、悠远等。课题明确要求以抽象思维进行联想,创造抽象色彩形式,寓意抽象的精神理念。图形的限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地理解色彩,找到与自己内心的精神情感匹配的色彩关系。鼓励大家在教学实践中一起探讨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泉州竹编工艺与立体构成的融合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代时期的泉州盛产竹材,为传统竹编工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竹器铺在清代至民国时就得到了普及,生产各式各样竹制用品。艺术家李硕卿吸收传统器皿形式,改变以往的平编织法,创立了“泉州改良竹编”,走出了一个新的起点,这将是传统竹编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如果从尊重历史和现实发展的角度看,“改良竹编”旨在提振传统竹编工艺信心,解决闽南传统工艺的发展问题,它所开启的是一个不同以前竹编工艺的时代,这是一种具有延续的创新之路。

立体构成教学中融入泉州竹编工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竹编工艺模仿与超越。模仿的是技艺模仿与作品模仿,模仿其形态的设计思维,追求“形似”。超越则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原创过程,不受固定的媒介和技法所限制,从而获得无限形式的自由表达。如,放宽对材料和技法的限制,可以借助纸材、木材、金属材料等媒介运用竹编工艺技法塑造新形态,或者通过改变形态肌理,来创作新的形态,在形态塑造中要特别强调抽象形式美感的把握与表达,追求“神似”。另外,还可以从泉州竹编工艺的造物手法出发,对于一些优秀竹编作品进行重新演绎,包含同行演绎和解构重构。根据竹编作品的形态造型特征,对其点、线、面、块元素进行转换,把原有的线性造型特征转为点或面的造型特征,改变其原有的造型方式,重新诠释竹编作品,称为同形演绎。解构与重构则是打破原有作品的形态结构,根据创作者的情感欲望,发挥自主创造力,进行形态重组,创造艺术新形态,如邱志杰的作品《Footprints》(图三)对竹编的造物思考,编织和构建的筹划,创作出各种物象形态,清晰化的创作思路能够为竹编工艺教学转化提供一定的实践基础。

总而言之,通过对闽南民间艺术文化的应用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构成基础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同时也要善于发掘、利用优秀的闽南民间文化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构成基础作品的设计品位,才能体现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注释: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一般课题“以中养西——略论闽南民间艺术文化在高校构成教学中的运用初探”成果,项目编号:FJJKCG19-063。

参考文献:

[1]李嫣.论美国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设计策略[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01).

[2]涂慷.传统手工艺的艺术诉求——以泉州竹编技艺为例[J].齐鲁艺苑,2014(03).

[3]李豫闽.闽南与台湾地区民间工艺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