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公益性技术推广及其决定因素解析

2020-10-27 05:45郎金芝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郎金芝

摘 要: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先进科技手段以及信息手段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巨大浪潮下,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也越来越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也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本文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公益性技术推广及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后续的农技推广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公益性技术推广

引言:现代化农业生产是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够鼓励基层农业在发展进程中,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提高产量自己质量,最终取得增收增效的目的,通过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公益性技术推广及其决定因素的分析,能够明确当前农技推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性的采取解决策略。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公益性技术推广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衣食质量。习总书记在我党十九大会议是能够曾经着重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农业生产有必要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构建层次出发,真正基于农民的需求不断完善公益性技术推广机制,从而为农业生产工作奠定坚实的技术支撑,不断促进农业生产的进步发展[1]。

(二)有利于为农民谋求福祉

農业变革的根本目的是为广大农民谋求福祉,实现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也是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就我国的农业经营现状来看,是以家庭单位开展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当前农村地区的主流,而且大多数农民具有文化水平低、学习意识差能特点,自身的专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都比较欠缺,在实际生产中并不占优势,因此借助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公益性技术推广的形式能够从“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真正的为农民群众们谋求福祉,实现农村群众增收增效的目标[2]。

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公益性技术推广的决定因素

(一)农民思想

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农民的思想也极为重要,可以说直接会关系到基层农业公益性技术推广的质量。就当前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来看,思想保守、固步自封、生产技术落后等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征,大多数农民会因风险原因而抗拒新农业技术的实施,比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新品种的试验种植中,不少农民基本处于观望状态,存在“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的产量会不会比一般产量低?会不会因为口感质量不好导致销量不畅”等等方面的顾虑,导致基层农业公益性技术推广容易出现困境。再者,年龄较长的农民经验主义比较强,很难接受新事物,不利于推广工作的开展。

(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结构体系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结构体系是确保基层农业公益性技术推广质量的基础保障,通过完善的体系支持也能够确保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是我国农村地区各方面发展都不完善,基础设施、实验基地、人员配备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结构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不少阻碍。因此有必要重视起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结构体系对基层农业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作用。

(三)基层农业公益性技术推广人员

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职业素养对基层农业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求推广人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与广大农民进行接触与沟通,将技术实施的各个环节和功能向广大农民进行阐述,改变其思想观念,使其勇于接受新事物,以便推动农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基层农业公益性技术推广人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农业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具备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为人民服务的高思想觉悟,这样才能够适应基层农业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要求。但是目前开展工作的基层农业公益性技术推广人员还存在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不利于推广工作的开展。

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公益性技术推广策略

(一)加强宣传,解放农民传统思想

解放农民传统思想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宣传,帮助广大农民克服过于注重自己传统的经验和技术的农业生产思想观念,因此推广人员要站在农民的角度,结合农民的需求制定科学的生产方案,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点。在推广中应该注重与农民的沟通交流,将农业公益性技术推广方案各个环节都与农民细致讲解,因地制宜通过劝说与指导的形式,帮助农民们积极尝试,为了提高宣传效果,还可以通过“农业公益性技术推广大会”的开展强化农民自身的科学种植意识,真正解放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

(二)构建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结构体系

完善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结构体系能够为推广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机制保障,并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专业农业研究所的支持,从而更加有序的开展工作,保障农业公益性技术最优化的推广到广大农业生产过程当中。一是要求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联合农业生产部门建立起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集中力量对当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提供物质、人员等支持;二是要调动多方力量参与体系建设,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联合科研院所、高校、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各方力量等进一步深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实现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三是要成立完善的农业公益性技术推广小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并按照农村地区的实际特点进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结构的各个环节人员配置工作,将农业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责任落实到各个工作人员身上等等;四是要改进工作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农技推广信息化的建设,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就可以利用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种植业分平台推行智农卡和智农通服务,并且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帮助农民群众更快的接受新事物,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动力;五是要进一步拓宽工作范围,除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外,还应该向全程化服务转变,为农民群众们提供更多服务,使其在生产的全过程中都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提高生产质量。

(三)不断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素质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要求各部门要加强培训力度,除了专业的农业理论知识以外,还要使其具备较强的管理服务能力,并加强心理学、沟通学等方面的培训,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除此以外,还需要积极吸纳具有相关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丰富推广工作队伍的人员组成,从而不断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的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能够让让农村地区的人民了解并学习当前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手段,以便将其真正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工作中,为了提高推广效果,还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构建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结构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素质等举措,来为农民的增收增产打下良好基础保障,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伟民,陶佩君.我国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组织架构优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22):109-115.

[2]徐丙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策略研究[J].乡村科技,2018(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