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读《论语》轶事

2020-10-28 09:31邓忠强
杂文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赵普论语古人

邓忠强

唐僖宗时,韩简继其父为河北魏博节度使(魏博,藩镇名,驻所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他为人“性粗质”,性情粗鲁,没有文化。每次见到文人,听不懂他们说的话,心里常常自以为羞耻。于是,他叫来一个士人(读书人),让士人讲说《论语》,等讲到《为政》篇,第二天,他对下属们说:“我近来才知道古人淳朴,年纪到了三十,才能站起来走路。”外边有听说这事的人,没有不大笑的。

原来,《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三十而立”的“立”是指立身立业,意思是说到了三十岁这个人生阶段,学了礼仪,依“礼”立足于社会,说话做事就能站得住脚。而韩简却自作聪明,解说为“年至三十方能行立(站立、行走)”,这就太离谱了,完全不合情理。如此看来,一个人无知,并不可笑;无知而自以为知,才最可笑。韩简腹内草莽,不学无术,而又偏要裝腔作势,假充斯文,当然只能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这个故事载于五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卷十三),值得人们引以为戒。

由韩简读《论语》的笑话,我想到宋代赵普读《论语》的故事。赵普少时学为书吏,读书不多。他性格深沉,平素又不爱说话,别人总以为他没有读书。到做了宰相后,宋太祖赵匡胤知道他学问不足,常常劝他读书。其实,赵普不是不知道读书的重要,也不是没有读书,而是暗地用功,闭户勤读,把书读得烂熟于心。史书上说他,“晚年手不释卷”,常常一回到家就关上房门,打开箱子取出书,读上一整天。第二天办公,“临政处决如流”,处理起政务来,总是果断利落。及至他去世以后,家里的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见《宋史》卷二百五十六《赵普传》)

由此看来,赵普虽然“寡学术”,读书不多,史书明文记载的仅为一部《论语》,但他却“少”中求“精”,读有所获。所以后来在宋太宗赵光义的面前,赵普很得意地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因为这句话,历史上留下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赵普所谓“半部论语”云云,虽有自夸之嫌,但他不贪多而求精熟的读书方法和勤奋精神,确有可取之处。

今天人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当然不会限于一部《论语》。根据时代形势的要求,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定精读的书。苏东坡曾在一首诗里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选定的一部书,如果只会死记硬背知识条文,不能深刻理解精神实质,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那就成了“两脚书橱”,对于实际毫无意义。所以,精读不是完全以记诵字句多少来衡量,其要诀在于会意。就读书的一般情形来说,初入其中时可能惶然不知,等到不断深入进去,才会慢慢悟出书中的道理。可见读书没有捷径,学习不能速成。唯有虚心认真,勤学多思,联系实际,努力探求,才能达到真正的会意,即心领神会、豁然以明的境界。

可惜时下一些地方或部门,一些学习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常常忽视了这种“求精”的正确学习态度和方法。往往一声令下,布置繁多的理论学习任务,参与者疲于应付,懒得去读,便借助现代网络课堂或集体听课等方式,把别人的讲解照抄照搬一通,以代替个人的专心阅读和深入思考。这种形式主义学风,表现为照本宣科,无的放矢,人云亦云,胸中无识,说空话走过场,脱离实际等等,结果是取不来“真经”,收不到以文“化”人的效果。如此读书学习玩“花架子”,看似热闹忙碌,又有什么意义?

回头再看一看韩简、赵普两位古人的读书情形,我虽不信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神通,但欣赏他勤读精读、心潜于一的认真精神。而那位韩简的心浮气躁、附庸风雅,则让人警醒,现在谁要是不专心读书,只是做个样子装潢门面,满足于略知皮毛、一知半解、自以为是、信口开河,那就难免要做韩简第二、第三或等而下之了。

猜你喜欢
赵普论语古人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好玩的古人
赵普读《论语》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贤相赵普
不可替代
半部《论语》治天下
气坏皇帝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