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限制想象力吗?

2020-10-28 09:31杨新伟
杂文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美好事物画布毕加索

杨新伟

在生活中及一些影视剧中,经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一句话,“真是贫穷限制想象力”,以此来自嘲或他嘲因囊中羞涩而导致对美好事物憧憬的局限。这句话乍一听道理满满,实则不然,它是一个“伪命题”。

限制想象力的,不是贫穷,而是“你认知不到”。

判断一个人认知水平的高低,可以概括的简单标准之一就是,看他在谈论一件事物的时候,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少概念,越多越好。多,说明他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可以即时调动自己的思维在更广阔的空间去发散、去想象,让人脑洞大开。但“术业有专攻”,认知水平再高,总有自己不了解的“未知”领域,对“未知”领域的事物,想象是困难的。

比如,中国古画的“造像”,是用写实的笔墨画出物体的外貌,称为实物造像。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没有看到东西,说得再多也让人一头雾水。古人用“空谷传声”来比喻读无图之书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鲁迅先生也说过,如果有人问他:“这山是‘崚嶒的,那山是‘巉巖的,那究竟是怎么一副样子呀?”“这时我就会腋下出汗,恨无地洞可钻。因为我实在连自己也不知道“崚嶒”和“巉岩”究竟是什么样子,这形容词,是从旧书上钞来的,向来就并没有弄明白,一经切实的考查,就糟了。”这都说明,图像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也是为了让人认知。

单纯戏谑因为“贫穷”而购买不起那么多自己不知道的美好事物,是狭隘的自欺欺人。统治中国封建社会最后几十年的慈禧太后,不可谓“贫穷”,但当她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照片时就被吓惨了,说照相机不是吉祥之物,会摄人魂魄;第一次见到电灯时竟然指其为“茄子”,引得太监们大笑。

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毕加索,他的一幅立体主义代表作《弹曼陀铃的少女》,就是这样一幅将少女的形象解构得支离破碎的作品。因为在常人眼里,大家只知道通过一个视角进行观察,在二维的画布上展现出人物的立体感。而毕加索尝试在平面的画布上同时展示人物所有的方方面面,还要反映出人物的三维性质,这就颠覆了大众的传统认知,导致人们无法想象这张画画的是什么。

冯仑在《创造未来与等待未来》中也有相近观点表述,“未知才限制想象力”。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孤陋寡闻”。孤陋寡闻,形容的是学识浅陋,见闻不广或对世事了解的不多。也可以说是孤陋寡闻,才使人的想象力受到限制。当在认知之外的事物活生生出现在眼前时,就会出现一脸的惊叹。可见,人一定要学习,要打开想象力,让未知的领域越来越少。社会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早已过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学然后知不足,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未来,有些人会因为所谓的“视野狭窄”而看不到、看不透,本质上源于对某种知识的缺乏,以及由此导致内心的局限。一旦突破了这些限制,看到更多的可能,你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中才能有获益的更大资本。

孤陋寡闻,语出《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指的是不能仅仅自己学习,还要朋友间经常聚在一起进行交流,交流的作用是互通有无,否则就会孤陋而寡闻。其实,古人强调的是“共享”概念。共享,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才易于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才会有充满无限想象的可能,才能无中生有。

当然,如果非要说“贫穷限制想象力”的话,那也是思想、思维的“贫瘠”,而不是物质财富的匮乏。思想的“贫瘠”,首先要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思维方式才会改变,包括你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包括你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你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

《流浪地球》被公认为是目前国内科幻电影的最高水平,在此之前豪掷千金的影视剧投资人多得是,为何拍不出或者从未敢尝试拍这类电影,怕是要归咎于缺少像刘慈欣这样能写出《三体》的作家、编剧吧?!

猜你喜欢
美好事物画布毕加索
《梦》和毕加索
为什么要在画布上割一刀?
毕加索之夏拾遗
让鲜花在画布上盛开
《牛》毕加索
看不懂没关系
为什么是“不三不四”
大师的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