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

2020-10-28 08:46董桂红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4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教学管理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在为国家输送社会生产所需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教育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环节,教育管理不但关系着院校的教学质量问题,还影响着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和走出校园后的就业情况。本文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院校学生日后的就业情况,总结出了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職院校教育;教学管理

就业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目标和导向,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中,关于教学管理的各流程都与学生就业有着直接联系。然而,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

1.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概述

在高职院校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以就业为导向,并结合经济建设的需求,实时关注社会趋势发展,不断优化教育模式、办学理念等,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全程融入“觊觎就业导向”,并构建以就业导向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保障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能与社会用人要求高度契合。

若想建立以就业导向为基础的教学方式,需要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结合市场需求,将社会所需职业能力需求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并不断更新职业教育相关理论。再者,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高职院校的基于就业导向的教学管理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人才质量上认识的转变上。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注重技能而忽略素质,而伴随着教育理念的优化改革,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兼顾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质。从就业导向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向以就业为出发点进行的高效运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高职院校被社会所淘,且高职院校还应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养进行培养。

2.高职院校目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专业课程设计不合理

高职院校专业的针对性很强,且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也会着重加强这些专业的重点建设,而忽略其他专业课程。长此以往,势必会降低其他专业的招生数量。另外,针对课程设置方面,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会更偏重于理论,而忽略教学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其专业能力停滞不前。

2.2就业创业相关教育体系不完善,

在高职院校中就业创业课程对学生日后发展尤为重要,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极少受到重视。院校关于创业、就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例如,不少高职院校担任创业、就业课程的教师,多为该院校其他教师兼任,这种现象不但会使教师分身乏术,影响本专业的课程教授,还会因教师对创业就业这门学科的专业性不足,看待就业指导课程的态度也不够端正。而对课程重视程度不足,就极有可能致使学生在毕业时无法正确的对职业发展方向进行选择。

2.3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力量在教学教育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进行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然而,高职院校内从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如一些教师已经在职数年,虽具有较多的教学经验,却因年纪的原因对新鲜事物和新思想的接受能力不足,无法与现阶段较为流行的实践教学方式相适应。另外,还存在一些年纪较轻的教师接受能力强却缺乏经验,在进行优化教学模式时缺乏一定的自主能力。

3.基于就业导向的教育教学管理的改进策略

3.1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3.1.1调整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

首先,在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参考学生就业需求、结合地方发展所需来进行专业设置。其次,在专业设置前,院校应进行深入调查,要结合现阶段人才需求,聘请高薪聘请专业人士对新专业进行深入探究,对是否开设该专业进行决策。最后,对专业进行调整等决策时,还需结合往届生的就业情况,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3.1.2优化课程体系

首先,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需参考现阶段的社会人才需求,参考相关用人单位的意见,将这些意见融入到课程设定和优化的过程中,从而保障课程体系真正的以就业为导向。

其次,适当调整实践和理论课程间的比例,为保障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可适当增加实践课程在整体课程内的比重。并且,在实践教学中,还可与当地的企业合作,以优化学生对岗位体验。

3.2加强就业、创业课程教育

3.2.1发挥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

首先,高职院校应不断完善就业指导咨询制度,所设立的就业指导中心应加强对学生就业问题的全方位了解,为学生就业方面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

3.2.2开设创业、就业相关指导课程

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可加入就业、创业指导,并聘请专业的创业辅导教师为学生授课,以此保障创业就业课程发挥应有的效果。此外,还可通过组织相关的比赛活动来增长学生对就业问题的认知度,促使学生在比赛中学习更多的就业知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身职业的发展前景,从而在就业选择过程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3.2.3合理运用互联网进行教学

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借助网络达到教学目的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此,高职院校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教学,收集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获得更加精准的人才需求信息。再者,也可通过互联网对企业的测评来向学生普及就业相关的知识等。

3.3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海量理论知识,还具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师的就业引导列入教学体系中,倘若学生就业过程中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则刚毕业的学生就很有可能在选择就业方向的过程中一片茫然。故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之中,必须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

4.结语

伴随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也悄然发生着转变,企业和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处于不断攀升状态。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力,应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加强对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并在教学中以就业作为导向,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  朱艳军.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改进研究[J].职业,2019,000(016):50-51.

[2]  左洪佑.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改进[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000(001):P.1-1.

[3]  杨婧.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改进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9):249-249.

作者简介:董桂红,女(1974.11——),汉族,籍贯,本科,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教学管理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协调各种关系学习先进理念完善管理制度
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探讨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药学生色谱分析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