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2020-10-28 15:08廉红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4期

廉红

摘  要:《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切好的开始。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特殊意义,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预习与质疑;倾听与独立思考;复习与独立完成作业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切好的开始。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特殊意义,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中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学习新的知识更为重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应该是多层面的,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本着“提出要求,具体指导;常抓不懈,严格训练;言传身教,当好楷模”,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质疑的习惯

预习应该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培养。低年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可由老师及家长一起配合帮助其完成。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应用预习提示,课前导语等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先独立思考,把不懂得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另外,学生和家长可以一起在生活中寻找即将要学习的数学问题,进行探讨,让学习体会数学学习的实践性。

喜欢提问题是孩子的天性,这种天性在后天的教育中或者被抹杀,或者会变成一种质疑的习惯。低年级孩子,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喜欢问问题,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提问,发表不同的见解,求同存异,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给予充分的鼓励,肯定这种爱提问的行为,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解释。

二、培养学生课上专心倾听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主观意识差,在课堂上容易跟随大流,别人说什么,他也跟着说什么,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多把机会留给一些稍微差的弱势群体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点,都给予及时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动脑筋的欲望。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你对他有多大的信心,他們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

三、培养学生课后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从低年级开始,让学生形成这种意识: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当天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的关系,要及时整理笔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自我查漏补缺,做好知识之间的衔接。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教师要从刚开学就规范作业要求,包括格式、书写、完成时间和检查步骤,跟家长做好沟通,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家长配合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重点是作业习惯的培养,认真思考后再答题,书写规范,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独立思考,确实不会也不要依赖家长,带着问题来学校问老师,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题能力。作业完成后要仔细检查,及时订正作业中的差错,自己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后在同类问题上寻找解决的方法,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好习惯养成要靠耐心与细心慢慢养成,不能一蹴而就,只有持之以恒,才会逐步培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耐心的去与孩子们交流,感受他们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用心、用爱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