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如何防治墙体裂缝的措施

2020-10-29 15:53俞振中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1期
关键词:裂缝防治墙体裂缝工民建

俞振中

摘  要:工民建在建筑过程中墙体裂缝是一种常见质量缺陷,积极开展正确的墙体裂缝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工民建施工墙体裂缝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墙体裂缝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工民建;裂缝防治;墙体裂缝;裂缝形式

引言

工民建墙体裂缝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直观的影响,施工单位必须要充分重视工民建墙体安全,做好裂缝预防相关策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标准,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

1建筑墙体裂缝的形式分析

在我国当前的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对于墙体材料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结合工程的设计要求,選择对应的施工材料,砌体工程的质量影响到居住者的生活质量,此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所以要求相关的承包商寻找到最为适宜的施工材料进行施工,并认真分析影响建筑物裂缝产生的原因,从源头上杜绝材料质量问题。一般来说,建筑物墙体裂缝的形式主要有龟裂裂缝和空鼓裂缝两种:第一,龟裂裂缝。这种裂缝肉眼可见,一旦受到雨水的侵蚀会导致墙面出现大面积的墙皮脱落,这样一来会对建筑物的质量埋下重要的安全隐患。第二,空鼓裂缝。这种裂缝产生时说明墙体的损坏程度已经达到极限,而且这种裂缝的缝隙也较大,一旦空鼓裂缝产生了必须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会导致房屋倒塌。

2工民建墙体裂缝形成的原因

2.1干缩原因

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由于墙的收缩,产生了小的收缩裂缝。该裂纹的时间和持续时间通常是在民用建筑的施工迅速完成之后,并且如果砂浆的日常维护发生在维护方法阶段的早期阶段,则会导致收缩裂纹。首先,影响因素是,随着室内温度的升高,砂浆表皮的水分流失将大大减少,这是由于开裂而导致的尖锐的表面体积比。这种干缩裂纹是表面层,其宽度和长度相对较窄,通常在0.05-0.2 mm之间,并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交织在一起。

2.2地基沉降

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地基受到建筑重力影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自然沉降。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建造技术不断提高,很多地区房屋建筑工程高度和规模都在提升。同时,很多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地的地质条件都不够优质,需要施工单位针对性制定加固方案。如果因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达标、地质结构变化等原因,地基沉降超过设计标准,都会导致建筑墙体产生裂缝。

2.3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

温度是影响房屋建筑裂缝问题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随着季节的交替,墙体会发生变化,比如在夏季,墙体外部温度高,墙体内部和外部就会出现很大的反差温度,房屋很容易发生裂缝。冬季的时候,雪和霜是影响较大的因素,因为他们会影响房屋建筑的伸缩,建筑物地基的水分也会因为温度突然降低而变结冰,建筑物由此会出现冻胀,墙体就会出现裂缝。

2.4施工因素

施工是确保房建工程墙体施工质量的重点环节。保温层处理不当、墙面水泥砂浆材料的应用不注意材料配比等都是导致墙体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在墙体保温层施工中未能严格依照质量标准要求进行操作,装修完成后出现墙体裂缝的问题。另一方面,施工人员未能严格掌握好水与乳胶漆的配合比例,涂抹操作也缺少一定的专业性,且涂抹结束后未能对墙体进行问题检查,当出现大面积的墙体开槽之后,再实施补刷措施,会引发墙体收缩,从而导致墙体开裂。

3工民建施工中如何防治墙体裂缝的措施

3.1合理规划工民建结构设计

在民用建筑独特的设计经验过程中,民用建筑立面的整体造型不应符合拉应力平衡对称的基本规律。如果土木工程和土木工程建筑物的平面投影形状和尺寸波形,则需要更多的方法来处理伸缩缝,将其分为类。这样也可以非常有效地防止由于明显的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墙体垂直裂缝。没有好的设计蓝图,就会影响施工流程,对于房屋建筑的墙体施工设计,设计师要到处理好细节问题,设计出合理的收缩缝位置,注意要在墙体上预留出孔洞的位置。往往细节决定成败,设计师要在设计图纸上做好严格的节点标注,减少墙体裂缝的出现。另外要做好房屋裂缝预防问题,按屋面分仓缝的分割,浇筑时配筋间距的把控及混凝土合理的配比等。同时选择水泥的时候,要选择低热水泥,这样可以降低房屋建筑的裂缝问题,在选择配料的时候,应该选择质量好的石子,如果采用直径较小的石子就可以减小房屋建造过程中的空隙率,同样减少裂缝率。

3.2严格控制施工温度

第一,在建筑施工中将变形层和屋面的下部结构利用有效的方式进行连接,通过柔性连接能够实现施工中应力的传导,减少建筑屋面受到的约束力,同时也能够给予建筑充足的变形空间,防止建筑裂缝等问题出现。第二,在工程施工中,对建筑墙体施加相应的保温隔热层,通过在变形层以及受热层之间进行保温隔热层的加装,让建筑墙体受到更少的温度影响,降低墙体变形现象出现,进而避免引发建筑墙体裂缝。

3.3沉降控制

为避免沉降不均带来的墙体裂缝问题,一方面可在开挖基槽前对施工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察验,对部分较弱的地基可先实施加固措施,再开展基础施工工序。另一方面,为增强建筑墙体抗剪力度,可依照施工规定与规范要求,在建筑物各增设构造柱,墙体超高,需增设圈梁,同时,还可通过优化砌筑砂浆的饱和度与强度来提升各个砖层的粘连性,从而确保建筑物墙体整体抗剪力度的提升。

3.4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管理

在房屋建筑工程墙体混凝土建筑施工时,气候条件、环境温度、环境湿度都可能影响浇筑质量,导致墙体产生裂缝。为此,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当地气候和环境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浇筑作业。同时,按照施工图纸设置好浇筑模板,对浇筑模板进行清理,避免杂质的存在影响混凝土浇筑成型。混凝土的浇筑需要按照科学的流程和工艺顺序,迅速浇筑,避免产生空洞。

3.5墙体裂缝的处理方法

第一,密封法。对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可先将表面装饰粉刷凿除,裂缝处用铲子开凿一定宽度,除去裂缝周围的碎屑污物,同时,保证裂缝处槽口干燥,然后灌入调制好的密封砂浆(一般为水泥砂浆与脂类化合物拌合制成)。第二,抹浆法、喷浆法。两种方法原理相同。当墙体裂缝较多且贯穿时,先清除墙体裂缝周围碎屑,保证施工墙体处的干燥,选择设计合理的钢筋网覆盖墙体裂缝位置,电钻成孔,放置拉结钢筋固定钢筋网位置。然后,在墙体两侧涂抹或喷涂一定强度的水泥砂浆,在喷涂时,还需保证喷头与裂缝墙面的垂直,确保材料充分侵入裂缝。喷射完成后,要采取一定措施对墙面进行养护,保证湿度、温度在既定范围内。采取这两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墙体的抗剪强度,控制其进一步扩张。第三,压浆修补法。使用一定规格的压力泵将修补用的胶结浆注入到墙体缝隙,随着胶结浆体硬化膨胀,材料可充满裂缝缝隙,恢复墙体的整体性,恢复墙体的美观和承载力,同时也可阻碍裂缝进一步扩展。

结语

综上所述,墙体裂缝问题是工民建施工中的重要问题,需要根据裂缝的不同而开展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墙体裂缝问题得到充分解决。为了保障墙体裂缝问题得到有效防治,还需要施工单位加大施工过程的严格监管,以提高我国工民建施工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  罗金,王登辉.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对策研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9,000(002):166.

[2]  邬玉平.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预防策略探析[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07):285.

[3]  周金昌.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19,9(8).

猜你喜欢
裂缝防治墙体裂缝工民建
新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分析
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
工民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策略探讨
浅谈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工民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挂篮悬臂浇筑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探讨
高层住宅墙体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