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地区冬春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路径

2020-10-30 01:54耿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高产高效宿迁马铃薯

摘要:该文阐述了宿迁地区发展早春上市鲜食马铃薯的优势、设施要求、品种选择、上市时间及获得高产高效的技术路径。

关键词: 宿迁;早春上市;马铃薯;高产高效

中图分类号 TS21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6-0066-03

1 我国马铃薯生产与消费现状

根据我国马铃薯区划[1],我国马铃薯共分为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南方二作区和西南单、双季混作区等4大种植区域。其中,北方一作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2省和辽宁省除辽东半岛以外的大部,华北地区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及西北地区的宁夏、甘肃、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天山以北地区。一般是1年栽培1季,为春播秋收的夏作类型。每年4-5月份播种,9-10月份收获,栽培面积约占全国马铃薯面积的50%以上,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中原二作区主要包括辽宁、河北、山西、陕西4省的南部,湖北、湖南2省的东部以及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一般实行春秋2季栽培,春季于2月份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5月至6月中上旬收获;秋季则于8月份播种,11月份收获,栽培面积约占全国的5%。

近些年来,随着大棚种植马铃薯效益及栽培技术的提高,种植面积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本区山东省滕州市为“中国马铃薯之乡”称号。南方二作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台湾等省(自治区)。一般实行秋、冬两季种植。秋季10月下旬播种,12月末至1月初收获;冬种于1月中旬播种,4月上旬收获。西南单、双季混作区主要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省(自治区)及湖南、湖北的西部山区。在本区高寒山区,多为春种秋收,1年1季;在低山、河谷或盆地,与南方二作区一样多实行秋冬2季栽培。

馬铃薯作为世界4大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在我国作为粮、菜兼用型作物,2018年马铃薯播种面积4758.07khm2,产量17983700t[2],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马铃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及无机盐等。曹先维等[3]研究表明,马铃薯的淀粉含量在11%~?20%,蛋白质含量为2%,所含的维生素是胡萝卜的2倍。此外,还含有钙、磷、铁、钾、钠、锌、猛等无机盐,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器官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元素。马铃薯同大米相比,所产生的热量低,并且只含有0.1%的脂肪。如果把它作为主食,每日坚持有一餐只吃马铃薯,对减去多余脂肪会很有效。此外,马铃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和泛酸等B族维生素及大量的优质纤维素,以及微量元素、氨基酸等营养元素,这些成分在人的机体抗老防病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李彦军等[4]研究表明,马铃薯中的淀粉在体内吸收缓慢,不会导致血糖过快上升;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常吃马铃薯可促进胃肠蠕动,降低患结肠癌和心脏病的风险;马铃薯钾含量高,能够排除体内多余的钠,有助于降低血压。在西方,马铃薯素有“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的美称,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

王秀丽等[5]研究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马铃薯消费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以年均157万t的增长量不断推高,且鲜食消费占比平均为56.6%。马铃薯作为大宗农作物被人们广泛喜爱,但不同地区由于历史与传统习惯的不同,人均消费量与消费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北方马铃薯主产区多以马铃薯作为主食,而其他地区多把马铃薯作为蔬菜食用。

2 宿迁地区种植冬春马铃薯的优势与存在问题

宿迁地区属于中原二作区,本地区因夏季长,温度高,栽培作物主要以稻麦为主,露地栽培马铃薯因投入大、产品上市时间价格低而缺乏竞争优势。因此,露地种植面积很小。但近年来,在宿迁地区北面以山东滕州为代表的大棚马铃薯因其产品上市时间正好填补了南方二作区和西南单、双季混作区冬春马铃薯与中原二作区露地春季马铃薯上市之间的市场空白,尽管大棚投资较大,但因效益较高,发展势头强劲,并形成了完善的栽培、管理、销售体系。宿迁泗阳、泗洪等地大棚冬春马铃薯产业也开始发展迅速,并具有了一定规模,但产量和效益都不及滕州,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利用好宿迁的气候优势。在发展大棚马铃薯产业方面,宿迁地区与滕州相比主要优势在于冬春气候条件较好。宿迁市与山东滕州市比,宿迁年均气温、冬季平均气温和极端低温都明显高于滕州。根据常年气象资料分析,宿迁年均气温14.2℃,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0.5℃,而滕州市年平均气温13.6℃,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为-1.8℃,宿迁市分别比滕州市高0.6℃和2.3℃;2000年以来宿迁市和滕州市冬季极端最低气温都出现在2016年,宿迁市极端最低气温为-9.8℃,而滕州市极端最低气温为-14.8℃宿迁市比滕州市高5℃。年均气温和冬季平均气温高,则在同等设施、相同时间种植马铃薯,产品上市时间必然提前;而冬季极端气温高则在同等设施条件下遭受冻害的风险就要小得多。

在发展大棚冬春马铃薯产业方面,宿迁地区与滕州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栽培技术体系不完善,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技人员欠缺,主要靠企业或农民在借鉴滕州经验基础上摸索,且从业人员的熟练程度也不及滕州。

3 宿迁地区冬春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的技术路径

3.1 围绕市场空缺确定产品上市时间 马铃薯作为蔬菜产品其食用方法大多是清炒,特别是苏、浙、沪等发达地区消费量很大。马铃薯因其体内淀粉含量较高,在储藏时一部分淀粉会转化为糖,从而影响了马铃薯清炒后的口感。北方一作区的马铃薯虽然面积大、产量高,但因其10月份左右收获入库,等到翌年春天口感与鲜马铃薯差距较大,一旦鲜马铃薯上市,北方一作区的马铃薯在南方市场销售量急剧减少。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春季对鲜马铃薯的需求量呈不断上升态势,春季鲜马铃薯的价格也较高。因此,春季上市鲜马铃薯已成为有条件地方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争夺春季鲜马铃薯市场方面,北方一作区的马铃薯明显没有优势;而南方二作区和西南单、双季混作区冬季播种的马铃薯具有很强竞争优势。一是露地种植,投资少;二是上市早,价格高。这2个区域的冬作马铃薯面积虽然不大,但由于农民的种植精细化程度和栽培技术水平较高,且收获时属于全国马铃薯鲜薯上市的淡季,产品供不应求,在全国4大区划中,相对收益显著,已经逐渐成为该种植区域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从上市时间分析,云南等地冬季种植的鲜马铃薯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上市,而广东等地马铃薯4月上旬上市;山东滕州4膜栽培马铃薯一般在4月中下旬上市。因此,宿迁地区冬春季马铃薯上市时间一定要在4月上中旬,这样既可以避开广东鲜马铃薯集中上市时间,也可以避免与山东滕州马铃薯竞争市场。这是宿迁地区发展早春鲜食马铃薯上市唯一的窗口期,否则盲目生产很容易发生亏本现象。

3.2 围绕产品上市时间确定设施要求 山东滕州冬春鲜食马铃薯一般于4月中下旬上市,其栽培设施和栽培技术主要是大拱棚4膜栽培。因此,宿迁地区鲜食马铃薯要在4月上中旬上市,根据山东滕州等地经验,其设施主要应为2膜连栋温室和2膜钢架拱形大棚,且2膜钢架拱形大棚跨度应为8m、顶高2.8m,否则跨度小,大棚保温性能差,且土地利用率低。在宿迁地区不建议用竹木结构建造2膜拱形大棚,因为宿迁地区夏季雨水明显高于北方,竹木结构大棚使用寿命较短;而采用热镀锌钢管建造的钢架大棚,尽管一次性投资较大,但棚内空间大,便于机械化操作,材料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且大棚保质率较高。

3. 3围绕产品消费群体确定选用品种 根据薯型、皮肉色、淀粉含量等不同,马铃薯在用途上可分为鲜食类和加工类;按照生育期长短,又可划分成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3大类。早熟品种出苗后60~70d成熟,中熟品种出苗后85~105d成熟,晚熟品种出苗后120d及以上成熟。早春鲜马铃薯消费群体主要是江、浙、沪及南方沿海地区。作为鲜食马铃薯要求淀粉含量适中,口感清脆爽口,表面圆而光滑,芽眼浅,便于加工。而作为早春上市的鲜食马铃薯其品种选择一要鲜食类;二要早熟品种。目前,在国内适合的马铃薯品种主要是荷兰系列,如荷兰15号、荷兰7号等。该系列品种早熟,生长势强,块茎呈长椭圆形,芽眼极浅,薯皮光滑,外形美观,黄皮黄肉,肉质脆嫩爽口,食味极佳,从出苗到收获65d左右,块茎休眠期短,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60cm,商品化率达到80%以上。该系列品种适应性强,在全国4个马铃薯种植区域都可以种植,且耐低温能力较强,是宿迁地区设施种植的首选品种。

3.4 围绕提高产品质量等级确定关键栽培要点 早春鲜食马铃薯不同质量等级其价格相差很大,而划分质量等级的主要指标除要求无青头、无损伤、无虫口、无病斑等外,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单个块茎的重量。根据马铃薯块茎重量可以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其中特级要求单个块茎250g以上,一级100~250g,二级75~100g。因此,在生产上要想获得高效益,就要明确目标,把握关键栽抬节点。

3.4.1 选用优良种薯 宿迁地区早春上市的马铃薯品种必须选用荷兰系列品种,如荷兰15号、荷兰7号等。根据纳添仓[6]等研究表明,生产上选用一级种薯作种薯产量最高,比生产种作种薯增产32.9~68.6%。因此,在宿迁地区发展早春鲜食马铃薯要选用荷兰系列一级种薯作种薯。

3.4.2 明确设施要求 要选用2膜连栋温室或跨度8m、顶高2.8m的2膜钢架拱形大棚。

3.4.3 明确栽培方式 4膜栽培,即2膜大棚加小拱棚和地膜覆盖。

3.4.4 确定进种时间 马铃薯块茎有自然休眠期。张丽莉等[8]研究表明,在3~25℃,马铃薯块茎的休眠期与收获后的储存温度成负相关。一般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即使给以适宜的发芽条件,也不会很快发芽,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可供吸收的糖以后才能发芽。因此,宿迁地区早春马铃薯要宜4月10—20日上市,则出苗时间必须保证在1月底全苗,加上醒薯、切块、催芽、播种等时间,种薯必须在头年11月中旬进种完毕,并进行及时醒薯,防止影响催芽和播种。2017-2018年,宿迁市嘉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由于忽视了这个环节,致使马铃薯虽然播种较早,但上市时间反而比上年推迟,严重影响了种植效益。

3.4.5 选择大种薯作种薯种薯 的大小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何卫等[7]研究表明,当播种密度一定时,种薯大小无一例外地显著影响产量,即种薯越大,产量越高。因此,在生产上要尽量选用大种薯做种,大种薯的生理年龄处于壮年,出苗早而整齐,幼苗生长旺盛,结的马铃薯多而且大,产量高,不易出现病害。但是,用大种薯做种薯,用种量较多,增加了生产成本。在种薯切块时,要尽量做到切块后薯块大小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出苗快而健壮,为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生产上一般切块后的种薯在20~30g/个,条件容许的话,可以调整到30~40g/个。

3.4.6 合理密植,培育大薯 早春上市的鲜食马铃薯在栽培技术上应以提高一级薯的品商品率为主攻方向,而不是盲目追求产量,这样有利于提高种植效益。雷雪萍等[9]研究结果表明,“荷兰15号”单位面积的主茎数越多,单位面积的总块茎数就越多,但平均块茎重却越小,能够达到商品薯重(〉75g)的块茎数随之变少。何卫等[7]研究表明,主茎数与总产、商品薯产量、商品薯个数的关系并不是直线的。当主茎数为35个/m2,总产量最高;当主茎数为27个/m2,商品薯产量最高;当主茎数为32个/m2,商品薯个数达到最高。因此,早春上市鲜食马铃薯在生产上栽培密度应以主茎数27~32个/m2为宜,这样既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又能提高商品署的商品率,从而获得较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杨亚东,罗其友,王道龙,等.中国马铃薯区域分布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2:76-81.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3 ]曹先维,张新明,陈洪,等.南方冬作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和技术特点及需求分析[C]//马铃薯产业与小康社会建设.2014.

[4]李彦军,袁耿伟,袁史超,等.马铃薯营养特性及产业发展前景[J].中国果菜,2017,8:16-17.

[5]王秀丽,马云倩,孙君茂.中国马铃薯消费与未来展望[J].农业展望,2016,12:87-92.

[6]纳添仓,阮建平,孙海林.马铃薯种薯质量对产质量及试验精确度的影响[C]//马铃薯产业与小康社会建设.2014:233-236.

[7]何卫,Paul C,Stmik,胡建军,等.马铃薯种薯质量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I .种薯大小[J].西南農业学报,2007,20(3):458-461.

[8] 张丽莉,陈伊里,连勇.马铃薯块茎休眠及休眠调控研究进展[J].中国马铃薯,2003,6:352-356.

[9] 雷雪萍,李勇,白雅梅,等.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主茎密度与植株性状及块茎产量的关系[J].中国马铃薯,2017,1:18-24.

(责编:张宏民)

作者简介:耿云(1966-),女,江苏宿迁人,农艺师,从事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0-06-30

猜你喜欢
高产高效宿迁马铃薯
东大街:宿迁人的清明上河图
马铃薯有功劳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宿迁,宿迁
浅谈煤矿高产高效型生产区队建设
定边马铃薯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宿迁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