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铜山区玉米农药使用现状及减量控害措施

2020-10-30 01:54赵爱春姚焕钊王炜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农药玉米

赵爱春 姚焕钊 王炜

摘要:通过调查铜山区玉米田农药使用情况,结果表明:铜山区每季玉米防治平均用药2.12次,平均用药量为3113.85g(mL)/hm2,使用的农药有效成分有51种,以除草剂和杀虫剂为主。因此,根据玉米病虫发生特点,应推广“种子药剂处理+理化诱控+生物防治+低毒化学农药防治”为核心的农药减量控害措施。

关键词:玉米;农药;减量控害;铜山区

中图分类号 S513;S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 (2020) 16-0141-02

玉米是是我国3大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和伺料来源[1]。徐州市铜山区位于黄淮平原的南部,常年种植玉米约2.2万hm2,以夏玉米为主。玉米种植过程中经常会遭到杂草、病、虫等有害生物的侵害,導致减产和品质下降。部分地区农药施用不合理,农药利用率不高,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甚至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减少农药使用尤其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采取绿色防控措施已成为玉米病虫害防控工作的迫切任务之一。为切实了解徐州市铜山区玉米农药使用情况,确保农药减量控害工作的有序开展,笔者对铜山区玉米病虫发生情况及农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减量控害的具体措施。

1 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

2019年铜山区玉米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5万hm2,其中虫害发生面积3.5万hm2,常见害虫有玉米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草地贪夜蛾、二点委夜蛾、棉铃虫、桃蛀螟、高粱条螟、粘虫、玉米蚜虫、玉米叶螨、玉米蓟马、蛴螬、蝼蛄、地老虎等;病害发生面积1.5万hm2,常见病害有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南方锈病、玉米纹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茎腐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苗期根腐病、玉米顶腐病等。杂草发生面积为1.1万hm2,主要有马唐、香附子、小蓟、藜、狗尾草、马齿苋等。

2 农药使用情况

2.1 调查方法与内容 2019年4-9月在徐州市铜山区选择35个农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化服务组织等)作为调查对象开展定点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农户和作物种植基本信息以及在玉米种植期间购买的农药品种、防治病虫草鼠种类、防治面积、农药价格等相关情况。

2.2 调查结果 经统计,玉米生长季节平均用药2.12次,按种植面积计算,商品农药用量平均为3113.85g(mL)/hm2,估计值95%的置信区间为2538.6~3689.1g(mL)/hm2。其中除草剂的数量最大,为1811.7g (mL )/hm2,占总量的58.16%;其次是杀虫剂,为742.35g(mL)/hm2,占总量的23.84%。折百用量的平均值为789g(mL)/hm2,估计值95%的置信区间为649.65~930.60g(mL)/hm2。其中除草剂的数量最大,为627.9g (mL )/hm2,占总量的79.47%;其次是杀虫剂,为95.55g(mL)/hm2,占总量的12.09%。用药成本平均值为323.1元/hm2,估计值95%的置信区间为276.6~369.6元/hm2。其中除草剂的数量最大,为145.5元/hm2,占总量的45.05%;其次是杀虫剂,为145.35元/hm2,占总量的44.99%。从农药的毒性看,微毒农药占5.26%、低毒农药占92.71%、中毒农药占2.04%,中低毒毒性以下的农药占总量的100%。从农药成分看(商品量),化学农药占总量的76.60%,生物农药占总量的23.40%。

玉米上共施用了51种农药,其中使用量较多的有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蜡质芽孢杆菌、乙草胺、高效氯氰菊酯、井冈霉素、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玉米种植户最重视杂草防除,其次是苗期病虫害的防治,但对玉米生长后期病虫害多不进行防治,主要原因在于玉米为高大密植作物,后期防治存在诸多闲难。

3 减量控害对策

防治玉米病虫害要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态调控、理化诱杀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应急防治为补充”的防控策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确保玉米产量和质量安全。

3.1 农业生态防治

3.1.1 选用抗病品种 优先选用蠡玉31、蠡玉88、源育66、隆平206、苏玉28号、万糯2000等对纹枯病、叶斑病、锈病具有较好抗性的玉米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

3.1.2

适期迟播夏玉米种植推迟到小麦收获7d后播种,避免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3.1.3 土壤深耕 深耕土壤可减少土表杂草种子数量,降低病菌土表残留量。玉米秸秆应粉碎后深耕还田,减少田间病虫基数。

3.1.4 涵养天敌 在玉米田周围种植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涵养天敌,提高害虫田间自然寄生率,减轻虫害发生。

3.1.5 及时除草 及时清除田边、路旁的杂草,防止杂草侵入农田。采取小麦(油菜)稻秆覆盖、薄膜覆盖、行间套种其他作物(大豆、花生等)等措施,减少伴生杂草发生。强化肥水管理,提高玉米对杂草的竞争力。在玉米苗期和中期,结合施肥,采取机械中耕培土,防除行间杂草。

3.2 理化诱控 根据害虫发生情况,在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分别放置甜菜夜蛾、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桃蛀螟、棉铃虫性诱捕器诱杀甜菜夜蛾、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桃蛀螟、棉铃虫。

3.3 生物防治 在玉米螟、棉铃虫产卵初期至卵盛期释放赤眼蜂。在大喇叭口期用苏云杆菌颗粒剂心叶撒施或喷雾防治玉米螟、甜菜夜蛾、草地贪夜蛾等食叶害虫。

3.4 化学防治 合理选择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如果生产的鲜食玉米为绿色食品,还要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用药。在实际应用中,要做到杀虫剂与杀菌剂适当混用,长效与短效农药,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治疗剂轮换交替使用。

3.4.1 种子包衣 使用氯虫苯甲酰胺或噻虫嗪及其复配剂加苯醚甲环唑或咯菌腈或戊唑醇及其复配剂种子包衣防治玉米粘虫、蛴螬、小地老虎、丝黑穗病、茎基腐病等,兼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二点委夜蛾、草地贪夜蛾、叶斑病、纹枯病等。

3.4.2 田间药剂防控 病害发生初期,选用肟菌·戊唑醇、丙环·嘧菌酯、戊唑·嘧菌酯等药剂喷雾防治大小斑病、褐斑病、叶斑病,兼治瘤黑粉病、南方锈病[2];害虫防治适期,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四氯虫酰胺、氟苯虫酰胺等药剂喷雾综合防治玉米螟、甜菜夜蛾、棉铃虫、斜纹夜蛾、高粱条螟、桃蛀螟。

玉米田化学除草可选用:(1)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可选用异丙甲草胺乳油或莠去津水分散粒剂或乙·莠可湿性粉剂,土壤墒情好时对水40~50kg喷雾,土壤墒情较差时对水60~70kg喷雾;(2)茎叶处理:可选用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或氯氟吡氧乙酸乳油或硝磺草酮悬浮剂或硝磺·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或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40~50kg于玉米3~5叶期茎叶喷雾;(3)选用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水40~50kg于玉米5叶期后对田间杂草定向茎叶喷雾。

3.4.3 专业化统防统治 为提高玉米病虫防治效果,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尤其是解决玉米生长后期病虫防治闲难的问题,在玉米生长中前期优先选用大型自走式植保机械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在玉米生长后期可选用植保无人机防治病虫害。

参考文献

[1]刘杰,刘万才,姜玉英.2017年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特点和原因分析[J].植物保护,2019,45(3): 152-157.

[2]王炜,张芳.江苏北部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及防控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9,60 (6): 925-927.

[3]邵统响,夏中卫,魏颖,等.无人机防治鲜食玉米灌浆期病虫害效果初探[J].现代农药,2018,17(2) :51 -53.

(责编:徐世红)

作者简介:赵爱春(1962-),男,江苏徐州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20-07-27

猜你喜欢
农药玉米
收玉米啦!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