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些症状,警惕早期胃癌

2020-10-30 02:03陈伟庆
家庭医药 2020年10期
关键词:王先生癌变螺杆菌

陈伟庆

“幸好发现的是早期胃癌,要不然这个家就散了。”此前,31岁的王先生不幸被诊断为胃癌,但好在是早期,经手术治疗后很快便康复出院。王先生表示,自己因为工作关系,吃饭没个准点,经常饱一顿饿一顿,晚上也频繁和朋友相约烧烤摊、大排档。今年初,王先生总感觉肚子饱腹感明显,有时还会些许不适。他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胃炎。“当时想,胃炎是小问题,很多人都有胃炎,没什么大不了。”王先生在医院拿了些药,偶尔想起来了才吃两粒。到了8月份,王先生注意到胃部不适的情况有所增多。妻子劝他去医院再检查检查,这便查出了胃癌。

早期胃癌预后较好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最常发生于40~70岁人群,男性居多。2018年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胃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五位,其死亡率居第三位,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以上。东亚地区是全球胃癌的“重灾区”,其中尤以我国发病率最高。2019年我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表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和第三位,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王先生是幸运的,因为胃癌的生存率与发现时间有着密切关系。早期胃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9%~100%,然而晚期胃癌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即使积极采取综合治疗,其5年生存率仍然不足30%,患者还需耐受手术及化疗的痛苦,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胃癌早诊早治极为重要。但相关临床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发现率仅10%左右,也意味着90%的患者被发现时都是中晚期。这可能与人群没有树立定期筛查的意識,加之早期胃癌患者症状往往不明显有关。

高危人群需定期体检筛查

胃癌的发生主要与环境、饮食、不良生活习惯、遗传、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因此,建议以下高危人群每半年或每年做1次胃癌筛查,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措施。

1.40岁以上者,男女不限。不过,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因此,年轻人也不可忽视。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研究称约半数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4.既往发现有癌前病变(指有癌变倾向的良性疾病)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率可达10%;慢性胃溃疡,癌变率低于3%;直径>2厘米的胃息肉,多发且基底较宽者癌变率高;胃部分切除者,残胃癌变率可达0.3%~10%。

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多食高盐、腌制食品;重度饮酒、吸烟等)。

6.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留意胃癌迹象

70%以上的早期胃癌毫无症状,有症状者一般也不典型,故胃癌有“隐形杀手”之称。但稍加留意,胃癌还是有征兆可寻。生活中如出现以下症状,应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诊治:

1.上腹轻度不适是胃癌最常见的初发症状,与消化不良或胃炎相似。

2.既往无胃病史,但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适或疼痛或背痛;或既往有胃溃疡病史,近期上腹痛或背痛频率加快、程度加重。

3.体重下降、突然消瘦。现代社会以瘦为美,但突然消瘦并不是好事,大部分癌症都有突然消瘦的症状。

4.食欲下降,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5.当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需及时就诊。

总之,早期胃癌预后较好,治愈率高。要做到“早诊早治”,要求人群重视定期筛查,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并积极治疗,不忽视生活中的异常症状。此外,平时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胃癌高危因素。

猜你喜欢
王先生癌变螺杆菌
不速之客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警惕提升信用卡额度的骗局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
《癌变·畸变·突变》第六届编委会第2次会议纪要
不同胃黏膜病变中TFF3表达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