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

2020-10-30 01:54张同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综合防控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

摘要:草地贪夜蛾是全球性重大迁飞性害虫,具有适应能力强、繁殖倍数高、迁飞能力强、防控难度大等特征。该文介绍了草地贪夜蛾在蛹桥区的发生及防控情况、为害特点、生物学特征等,并提出了综合防控技术。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综合防控;蛹桥区

中图分类号 S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6—0144-02

草地贪夜蛾是外来入侵害虫,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目前全球共有96个国家或地区正在或曾经遭受其为害,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被列入世界十大植物害虫“黑名单”。2019年1月入侵我国,现已蔓延至25个省(市、自治区),严重威胁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埇桥区于2019年6月20日在桃园镇桃园村小陈组农户陈虎种植的春玉米田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当年该区草地贪夜蛾累计见虫面积为176.6hm2。

1 发生及防控情况

2019年,埇桥区多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在当地为害,由于防控措施得力,草地贪夜蛾的危害被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未造成大面积的扩散、蔓延危害。

(1)2019年6月20日,在桃园镇桃园村小陈组陈虎承包的面积为1.3hm2的玉米地里(该玉米4月14日播种,当时为拔节期)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4~6龄),该虫在玉米田点片发生,经调查,平均百株虫量0.01%,最高百株虫量0.02%;平均被害株率0.016%,最高被害株率0.023%。区植保站分别在6月21日、6月27日組织防控,选用的药剂是9%甲维·茚虫威600mL/hm2。

(2)2019年6月30日,在顺河乡一大户面积约1.3hm2的夏玉米田块(该玉米田6月1日播种,当时玉米为苗期)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点片发生为害。该玉米田草地贪幼虫在3~6龄期,点片发生,分别于6月30日、7月3日组织防控,选用的药剂为茚虫威和12%甲维·虫螨腈450mL/hm2。

(3)2019年7月5日,在杨庄镇街西村夏玉米田,面积0.2hm2(该玉米田6月8日播种,当时为9叶1心期),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虫龄为4~6龄期。于7月5日下午组织防控,选用的药剂为12%甲维·虫螨腈450mL/hm2,防效达到96%。

(4) 2019年7月26日,在大店镇大店村闵亚东夏玉米田间(夏玉米6月15日播种,此时玉米喇叭口期)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发生面积为8.7hm2。于7月27日进行了防控,选用的药剂为甲维·茚虫威和氯虫苯甲酰胺。

(5) 2019年7月30日,在灰古镇试验示范基地夏玉米田(6月22日播种,此时玉米为喇叭口期),于7月31日进行了防控,选用药剂为甲维·虫螨腈450mL/hm2。

(6) 2019年8月份,相继发现草地贪夜蛾在苗庵乡、朱仙庄镇、三八乡等乡镇夏玉米上为害,所发生的田块都进行了及时防控。

(7) 2019年9月1日,在桃园镇吕寺村李运振家庭农场晚播的黑糯玉米地发现叶片上有大小不等的孔洞,经鉴定为草地贪夜蛾为害,于当天下午即组织了飞防。

2 为害特点

草地贪夜蛾最为典型的识别特征是末端腹节背面有4个呈正方形排列的黑点,3龄后头部可见明显倒Y形纹。在埇桥区,主要为害玉米在玉米。1~3龄幼虫通常隐藏在心叶、叶鞘等部位取食,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借助风扩散转移到周边的植株上,继续为害;4~6龄幼虫对玉米的为害更为严重,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可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取食光,也会钻柱心叶、未抽出的雄穗及幼嫩的雌穗,影响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苗期严重被害时,生长点被破坏,形成枯心苗。

3 生物学特征

3.1 适应能力 强草地贪夜蛾寄主植物广泛,包括玉米、水稻等76科353种植物。嗜好禾本科,最易危害玉米、水稻、小麦等,也为害十字花科、葫芦科、锦葵科、豆科、前科、菊科等。能在11℃~30℃范围内生存繁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3.2 繁殖倍数高 草地贪夜蛾完成一个世代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其世代长短与所处的环境温度及寄主植物有关。成虫寿命约为14~21d,雌成虫雌虫可多次交配产卵,卵块常常产于叶片的背面,每卵块含卵100~300粒,是普通菜蛾的10倍左右,产卵900~1800粒。在适宜的条件下,30d左右即可完成1个世代,繁殖能力强,繁殖倍数高。

3.3 扩散速度快 草地贪夜蛾成虫可在几百米的高空中借助风力进行远距离定向迁飞,一般傍晚起飞,黎明停止,飞行时间为6~12h,每晚可以迁飞150km,随气流可以迁飞到1500km以外的地区。

3.4 危害程度重 草地贪夜蛾特别能吃、特别能活、特别能生、特别能飞,加之天敌种类少,3龄以上幼虫便具有了很强的抗药性,导致了草地贪夜蛾特别难防。幼虫为害持续时间长。草地贪夜蛾取食茎秆、叶片、果穗等多个部位,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减产10%~25%,严重地块可造成毁种绝收。据统计,2017年东非的埃塞俄比亚玉米减产29.1%,坦桑尼亚减产29.2%;2018年印度3.9%的玉米面积受到危害,受害田玉米减产1.2%~9%,个别危害严重田块减产51 %以上。在入侵我国后的1年内,发生面积达112.53万hm2,主要为害玉米,但由于监测防治有力,玉米产区产量损失得以控制在5%以内,埔桥区玉米基本未造成损失。

4 防控指标和防控目标

4.1 防控指标 玉米苗期被害株率>10%,大喇叭口期被害株率〉30%,穗期被害株率〉10%,玉米田虫口密度达到10头/100株时,应实施带药侦查,打点保面。

4.2 防控目标 防治处置率达到95%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比例达到30%以上,综合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确保不发生玉米大面积连片成灾减产。

5 综合防控技术

根据国家“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区治理”的防治策略,埇桥区作为夏玉米主产区,是草地贪夜蛾的重点防范区,应主攻夏秋季,采取预防为主、应急处置相结合的防控策略。治早治小、全力扑杀,诱成虫、药幼虫,5叶期普遍预防,在生态防控的基础上,对达到防控指标的田地,选用甲维盐+虫螨腈或虱螨脲等药剂于清晨或者傍晚对芯施药,打点保面。

5.1 农业防治

5.1.1 合理轮作,适期播种 实行寄主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减少害虫食源,压低虫源基数。在适期范围内抢时播种,使作物抗虫性的脆弱期避开草地贪夜蛾的高发期。从2019年皖北地区夏玉米受害情况调查,适期播种的地块,害虫发生量少、危害小,超过适播期,播种越晚,受害越重。

5.1.2 种子处理 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省时省力,可以在作物生长早期对草地贪夜蛾起到持续控制的作用。用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进行种子包衣对草地贪夜蛾防效较好,且有利于保护天敌。

5.1.3 合理水肥,加强田管 科学合理进行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虫性和耐虫性。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可以减轻草地贪夜蛾的危害損失,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尤其是禾本科、苋菜科等寄主杂草,以减少中间寄主。

5.2 生物防治 玉米与其他作物间作或玉米附近有草地贪夜蛾不喜欢的植物,如豆科植物等,则草地贪夜蛾继续飞行并掠过那些与它不喜欢的植物混合种植的玉米而到其他地方产卵。田边地头种植花期较长的显花植物,如许多“野草”或某些药用或调味用植物,可为草地贪夜蛾寄生天敌和捕食者提供花蜜。芫荽、苦菜、芸香等植物能够招引天敌。根据田间天敌种类及数量,筛选和利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专食性天敌,开展生物防治,恢复因草地贪夜蛾入侵造成的生态失衡。白僵菌、绿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早期预防具有良好的效果。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黏虫赤眼蜂等对草地贪夜蛾卵均有较高的寄生率和发育适合度。

5.3 物理防控 人工摘除卵块,人工捕捉杀灭幼虫。草地贪夜蛾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及趋化性,可以集中连片使用性诱剂、杀虫灯和食诱剂诱杀成虫,也可以将沙子或者草木灰撒入到玉米心叶中来对草地贪夜蛾的幼虫进行诱杀。

5.4 化学防治

5.4.1 防治适期 当达到防控指标时,在幼虫3龄前进行防治,选择清晨和傍晚施药。

5.4.2 药剂选择使用经过批准的农药(或通过登记的产品),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农办农[2019]13号文件列出的18种单剂、7种复配制剂,用于防控草地贪夜蛾。

5.4.3 科学施药 施药时,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大力推行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突出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专业化服务队伍开展草地贪夜蛾的应急防控。

参考文献

[1 和积飞.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及主要防治技术措施[J].农家参谋,2020(10):91.

[2]崔志斌,李智群,王勇,等.草地贪夜蛾研究现状及防控策略[J].湖南农业科学,2020(04): 38-42.

[3]农业农村部.亚洲11国达成草地贪夜蛾防控昆明共识[EB/OL].[2019-11-17]. http://www. gov.cn /xinwen/2019-11/17/content_5452897.htm.

[4]曹剑荣.江城县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及防控对策[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0,32(03): 63-64.

[5]鲍小莉.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性及关键防控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08): 69-71.

[6]陈秀红,朱素芹,陈娟.草地贪夜蛾的识別与防控措施[J].上海蔬菜,2020(01): 54-55,87.

[7]崔丽,芮昌辉,李永平,等.国外草地贪夜蛾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植物保护,2019,45(04):7-13.

[8]孙加伟,戴鹏,徐伟,等.东北地区四种本地赤眼蜂对草地贪夜蛾寄生能力及适应性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20,42 (01): 36-41.

(责编:张宏民)

作者简介:张同华(1970-),男,安徽宿州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0-06-16

猜你喜欢
综合防控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
永靖县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技术策略
不同农药防治甜玉米草地贪夜蛾的药效对比试验
草地贪夜蛾对山东省玉米的危害风险及其监测防控研究进展
安徽省草地贪夜蛾入侵概况及其防治措施
社区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构想分析
黄淮海冬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防除难点及防控技术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幕燕森林公园植物病虫发生动态及防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