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高中特色化育人模式探索

2020-10-30 02:03石玲玲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外国语外语育人

石玲玲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高中教育“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的总目标,并将“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作为6个具体目标之一。特色高中建设,从办学改革的使命上来讲,主要是用特色带动学校的系统改革;从转变育人方式的使命角度来看,也是对育人方式的一种创新实践。在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的问题,面向未来的“育人方式的改革”是学校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因此,学校育人方式改革,首先要把握并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育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

2019年,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在对全国的外国语学校进行调研后指出,在新一轮的外国语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六大特点,即在办学体制改革中,出现外国语学校集团化办学的趋势;在育人机制改革中,涌现出个性化特色课程、举办国际学校、开设多语种课程、建立名师工作室及信息化建设五大新途径。出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需求的推动、教育国际化的联动、高考改革的驱动。应该说,国家的建设需要外语类人才的支撑,特别是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这六个方面的要求和新课标中的“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人文素养、思维品质、跨文化能力”等关键词高度吻合。因此,在人才的培养和改革方面,外国语学校大有可为。作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校,我们积极探索“F+”人才培养模式,在三轮驱动下,实现学校办学由“特色化向品牌化”转化。

探索“F+”育人模式,明确“四高三型”育人目标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创办于1989年,是北京市首批体制改革试点校之一。在相对较短的办学时间内,成为了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开创了鲜明的外语教育和文化育人的特色,尤其是英语教育尤为突出。但伴随着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教学水平普遍提升,尤其是“小才拥挤,大才难觅”的外语人才现状,外国语学校的特色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通晓外语、熟悉国际惯例的国际化人才,成为新时代的紧迫需求。

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未来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基础人才的培养方面要具有充分的前瞻性。首先,外国语学校应该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外语这个工具方面发挥探索和引领作用;其次,要在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方面做出探讨,担负起培养外语专门人才后备力量的使命;最后,要顺应时代发展,承担起探索培养多语言复合型人才途径的使命。

为此,我们在探索新的育人模式过程中,创生出“F+”育人品牌,不断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引领和促进学校现代化发展。

首先,在英语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F+”内涵,即“F+”外语特色(Foreign)、基于未来(Future)、团队建设(Family)、復合型(FU HE)——Featured(有特色的)、Universal(普适的)、Harmonious(和谐的)、Ethical(有道德的)。

其次,“F+”育人模式,指在“沉静内修,致真思远”校风的熏染下,突出外语特色“F”,实现跨语种融合、跨学科融合、跨文化融合。具体表现为:开设多语种课程(主修+辅修);在外语特长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科创”精神的培育,突出艺术教育、体育等。

最后,我们的育人目标是要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具体讲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外语突出、文理融合的“四高三型”人才,即培养“品格高尚,志向高远,兴趣高雅,素质高超”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

在构建“F+”课程体系过程中,精心打造学科融合课程群

办学整体改革和育人方式创新的触点在课程。课程是学校基本育人行为的蓝本,学习行为、教学行为、管理行为、师生交往行为等都是以课程为蓝本发生的。多年来,我们坚持“特色办学”,打造品牌学校,在构建“F+”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精心打造学科融合课程群,形成了学校独特的课程体系。其中,外语课程群、STEAM课程群、艺术体育课程群、知行课程群的立体建构模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和实践资源,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校特色课程的深化发展。

例如,外语课程群以“高水平外语教育+高水平的基础课程”实施,全面提升学生群体的素质,包括英语课程群、小语课程群。学校从2018年开始招收六年一贯制英语特色班。其中,英语学科通过精读、文学同步、话题辩论等9个学科模块,在充分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让每个学生在既有基础上充分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增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我们总结出自成体系的螺旋(SPIRAL)教学模式:SPIRAL是“境中悟(situational perception),动中思(interactive reflection),自主学(autonomous loop)”三个特点的英语首字母缩写,也体现了螺旋发展的教学思想。

学校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评估、演进、优化的过程。我们要评估的不仅仅是考试成绩,还要评估学生、家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教育政策的切合度等,学校小语种班学科课程建设优化的过程就是最好的探索。

小语种教育是指日、俄、德、法、西等多种非通用语种教育。随着学生和家长需求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为探索多语言人才的培养,我们自2018年起从初一年级开设以法语或西班牙语为第一外语,英语为第二外语的课程班。每周外语复合学习的课程设计为“5+2+1”模式,其中,“5”为每周5个课时的法语或西班牙语课程,“2”为英语课程,“1”为外教戏剧课程。同时,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我们还为小语种学习班的学生着手设计六年一贯的“生涯规划课程”“国学课程”和“科学课程”。该课程群模式致力于在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促进其跨文化素养的提高。

以师生发展为立足点,让“F+”育人模式落地生根

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得以实现,归根到底是要有一支高素质,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师资队伍。创新思维就是和别人看同样的东西,却能想出不同的事情。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能够在教师使用的教法和工具中得以启发、激发的。以英语学科教学为例,新课标中在以往文本、文字或教师口头传递的单一模态互动方式基础上,增加了视觉、听觉等方式,形成新型的多模态方式,这就要求学校为教师提供寻找资源、创设相应学习情境的便利条件。为此,学校实行开放式、多渠道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养,保证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各个学科教育教学中得以贯彻。同时,学校积极为教师有效实施教学行为创设条件,优化学习空间,鼓励其开展校本科研。

参与科研坊的教师团队,注重以生为本,科学诊断,依托课题研究,基于诊断创生“F+”课堂教学模式,开发课堂评价量表与工具。诊断课堂教学质量,梳理与凝练文化浸润课堂教学模式、合作探究课堂模式,实质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业发展水平。

从2018年开始,学校邀请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开展“英语教师整体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其间开展了“做卓越教师”“做专家型教师”两个阶段的教师可持续专业发展的培訓和校本指导。通过培训,形成了一个教师学习共同体,为之后可持续的教师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2019年,学校启动建设“教师科研工作坊”。此项目立足于育人模式探索,开展系列课题研究,我们引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助力教师成长,激发教师以研促教、以研究促进专业发展的动力;帮助教师提高专业表达能力、设计能力、反思能力,增强专业自信,在提升工作水平的同时,收获自身的成长。

2017年,我国基础教育外语教育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一是增加外语学科所覆盖的语种。二是中高考开始实施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有利于改变英语教学长期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笔试、轻口试和听力测试”的定式。三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规定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这成为基础教育外语教育教学、课程、教材和评价的重要参考。四是基础教育外语比较教育研究日益增强。五是基础教育外语教育名师培养得到重视。

作为外国语学校,我们将继续致力探索“F+”育人模式下,如何发挥语言学习在学生成才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希望我们的学生将来能成为“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型”人才,同时拥有“热爱生活、分享智慧、享受挑战”积极的人生态度。

猜你喜欢
外国语外语育人
浙江外国语学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An Analysis on Holden’s Anti-hero Image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문학텍스트를 활용한 한국어교육―발음 ,어휘 교육을 중심으로
An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Yue Lai Yue X”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