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刺数目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

2020-10-30 01:54董浩然姜宁李正鹏李玉尚晓冬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香菇

董浩然 姜宁 李正鹏 李玉 尚晓冬

摘要:为了验证小刺在香菇生产中应用的必要性,开展了不同小刺数目对菌丝生长速度及满袋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培养环境下,小刺有助于香菇菌丝生长速度的提高,表现为T1、T2的菌丝生长速度显著大于CK。菌丝满袋时间缩短,T2菌丝的满袋时间小于T1和CK,T1与CK间菌丝满袋时间则无显著差异。因此,小刺对于香菇生产十分必要,且采用在接种孔四周均匀刺孔方式更加有利于菌丝的生长。

关键词:香菇;小刺数目;菌丝生长速度

中图分类号 S64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6-0050-03

香燕(Lentiuns edodes)作为我国产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1],因其独特口感而深受大众的喜爱。2015年,我国香菇总产量达767万t,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25%[2]。香菇是好氧性真菌,其生长活动需要足够的氧气参与,保证生理代谢的正常进行。在香菇养菌过程中,袋料内氧气逐渐被消耗,C02浓度上升,菌丝生长受到抑制。生产上通过刺孔增加袋料内O2,释放CO2,解除抑制。前人研究表明:刺孔后,菌丝蔓延速度加快,菌丝粗壮洁白,菌棒培养周期缩短[3]。

目前,香菇工厂化生产上刺孔方式仍沿用农户生产方式,刺孔分2次进行,第1次是在相邻接种孔菌丝相连时进行刺孔,需要注意刺孔位置和深度,防止污染,称之为放小气;第2次是菌丝完全满袋进行刺孔,称之为放大气。第1次刺孔目前主要由人工完成,往往依据个人经验操作,刺孔数目、深度有所差异,从而影响了菌丝的发育[4],导致后期养菌过程中管理闲难。为此,笔者开展了小刺数目对香菇菌丝的生长的影响研究,以期为香菇生产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香菇808。

1.2 菌棒制作 采用17cmx42cm的聚乙烯塑料袋,使用冲压机装袋,每袋装湿料(2.9±0.1)kg。蒸汽灭菌10h,冷却后于接种室接种。在21℃的培养室内发菌。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不进行小刺(CK)、在接种孔中心刺1个孔,(孔半径为0.15cm、孔深2cm)(T1)、距接种孔边缘2cm均匀刺9个孔,(孔半径为0.05cm、孔深2cm) (T2)等3个,每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处理8袋。待接种孔间菌丝连接时,进行小刺操作(2018年08月15日)。

1.4 数据记录及分析 观察记录菌丝生长过程中菌棒中心温度的动态变化、菌棒重量变化、菌丝生长速率、菌丝满袋时间。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刺数目对香菇808菌棒中心温度的影响 由图1可知,菌棒在培养过程中温度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在一个较小范围内波动,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菌棒中心温度始终比培养房温度高1~2℃。与CK比较,T1与T2菌棒中心温度较高,这可能是小刺后菌棒中菌丝呼吸作用加强,产生热量,提高了菌棒中心的温度。

2.2 小刺数目对香菇808菌棒重量变化的影响 由图2可知,菌棒培养过程中菌棒质量呈不断下降趋势,CK处理的菌棒重量平均每天减少3.65g,T1处理的菌棒重量平均每天减少4.02g,T2处理的菌棒重量平均每天降低5.40g,3个处理间呈显著差异,表明刺孔处理下菌丝呼吸作用旺盛,菌棒中物质消耗加快。

2.3 小刺数目对香菇808菌丝生长素率的影响 由图3可知,T2的菌丝生长素率显著大于T1、CK,而T1的菌丝生长素率显著快于CK。CK处理菌丝生长速率为0.33cm ·d-1,T1 为 0.39cm ·d-1,T2 为 0.47cm · d-1,T2 比T1提高22.1%,比CK提高41.4%,表明小刺能够增快菌丝生长速度。

2.4 小刺数目对香菇808菌丝满袋时间影响 由图4可知,T2的菌丝满袋时间显著缩短,而T1与CK的菌丝满袋时间无显著性差异。T2菌丝的满袋时间与CK、T1缩短2d。

3 结论与讨论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T2菌丝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T1、CK,说明刺孔能够提高菌丝的生长速度,T2菌丝满袋时间显著少于T1、CK,而T1与CK无显著差异,表明T2菌棒可以提前进行大刺孔,菌丝后期转色出菇等相应提前,缩短了菌棒培养周期,降低了工厂生产管理成本。

菌丝生长发育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其菌棒中心温度要比室内温度高出2~3℃,是香菇菌棒培养过程中一个关键指标,能够反映菌丝代谢旺盛的强弱。由本次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的培养环境条件下,刺孔的数目增加,菌包中心温度略有升高,表明刺孔后随着菌包中C02的排除,02进入,菌丝呼吸作用加强,代谢能力提高。

作为异养生物,香菇菌丝通过自身相应的酶将木屑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降解成为单糖吸收利用[5],因此,在整个菌棒培养过程中,菌棒质量逐渐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菌丝代谢能力的强弱。本试验中,T2菌棒质量下降显著高于T1、CK。表明T2处理下,菌丝生长受C02的抑制解除,呼吸作用加强,代谢旺盛。菌棒减轻的质量主要是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

可见,在菌棒培养过程中,小刺环节对于菌丝的生长发育十分必要。本试验中,T2处理对菌丝生长发育更为有利。小刺通过改善菌棒内部C02与02的比例,解除菌絲受到的抑制,提高菌丝自身代谢同化能力,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提高,满袋时间缩短。

参考文献

[1] 张树庭,P.G,Miles.关于中国香菇早期栽培的历史记载[J].食药用菌,2010(5) :40-43.

[2] 张金霞,黄晨阳.我国食用菌产业概况[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3(I) :43-44.

[3 ]吴学谦,吴克甸,陶祥生,等.刺孔通气对香菇子实体形成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1993(4): 19-20.

[4] 贺国强,胡晓艳,魏金康,等.不同刺孔数量及深度对高温香菇出丨菇的影响[J].食用菌,2015,37(5):39-41.

[5] 童应凯,王学佩,班立桐.食用菌栽培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责编:张宏民)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20)。

作者简介:董浩然(1990-),男,安徽人,硕士,研究实习员,从事香菇工厂化栽培工作。 *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20-07-02

猜你喜欢
香菇
Modeling and Verification of a Sentiment Analysis System Using Aspect-Oriented Petri Nets
香菇接种三招
香菇褶皱里面的脏东西巧清洗
香菇菌糟发酵饲料的研制
香菇何首乌降血脂
香菇菌棒开放接种新技术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