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联动”背景下广州南沙时间银行模式研究

2020-10-30 01:52曾芳芳李青竹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三社联动时间银行模式研究

曾芳芳 李青竹

[摘 要]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场所。通过推动社区、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者形成“互联、互动、互补”机制,对创新我国治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广州南沙时间银行探索出“互联网+社区服务”模式,有效整合以“三社”为主体的社会资源,促进社区服务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研究广州南沙时间银行具体实践,探寻时间银行发展模式融合“三社”资源的内在联系,为时间银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社联动;时间银行;模式研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16.096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16-0-02

1     研究背景

三社联动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一种创新与突破,该模式坚持以群众需求导向、社区建设为基础、社会组织为载体和社会工作者为支撑,逐步形成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互联、互动、互补”的服务性治理方式。该模式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对提高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迁,人民群众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社区治理与服务提供难度日益加大。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治理“政社混淆”的现状并未改变,社区难以有效发挥自治功能。如何在汇集人民利益的社区进行改革,整合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成为国家治理与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尝试把社区、社工和社会组织3方面有效结合在一起,并取得了一些效果和经验,学界将其概括为“三社联动”(也有学者称之为“三社互动”)。

2     文献梳理

目前,国内“三社联动”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三社联动”的概念、内涵等问题的理论研究,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三社联动”存在的问题与推进策略3个方面。

2.1   “三社联动”的内涵、模式

在内涵方面,叶南客与陈金城对“三社联动”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三社联动”指通过社区建设、通过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工作现代化体制的建立,形成“三社”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还有的学者认为三社的主体是居委会、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尽管对三社主体的界定存在差别,但学者一致认为“联动”的目标是提高居民福祉、实现基层民主、促进社区发展。在模式方面,叶南客将“三社联动”类型主要归纳为5种模式:内需驱动型、政府主导型、项目引领型、理念践行型和体制创新型。陈伟东基于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践,认为我国社区三社联动呈现出从“嵌入式”到“内生式”再到“融入式”的发展趋势。

2.2   各地实践经验的总结

郎晓波、谭琪对杭州市江干区和保定市美地社区“三社联动”开展的背景、机制与运行过程、政社互动关系进行了探究,一致认为“三社联动”适应社区发展的需求,有利于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但各地模式仍存在不足,建议厘清政社关系,健全社区服务供给体系等。邹鹰等基于江西省的经验,集中探究“三社联动”中社会工作者专业主体性问题,指出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中最人性化的、最具生命意识的专业因素。

2.3   存在问题与推进策略

在“三社联动”问题与对策提出方面,大多数学者从三社主体以及三社之间的互动关系探寻问题,从而提出相关建议。曹志刚提出社区居委会、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分工明确,减轻居委会工作负担等建议。徐富海认为,“三社联动”存在政府让渡空间不够、社会组织吸取资源能力弱、人才队伍不稳定、社区居民和驻社区单位的参与程度不高4个方面的问题。还有学者从政府改革出发,提出改进策略。李文静认为应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政策,构建社会组织合作网络,形成社会力量间的自主联动,释放社会活力。

总体说来,我国对“三社联动”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学界对“三社联动”的概念、主体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三社联动”模式虽在地方社区治理中有所实践与创新,但尚未形成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应用模式,因此,如何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三社联动”机制已成为当前社区治理中亟待解决的命题。

3     广州南沙时间银行具体实践

随着原有单位制、街区制的逐步瓦解,城乡社区逐步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首次提出“社区治理”,随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出现,社区作为最小单位之一受到极大的关注,“三社联动”也因此围绕社区展开。在此背景下,南沙时间银行探索出“互联网+社区服务”的时间银行模式,被国家民政部列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典型案例。从总体模式来看,南沙时间银行属于嵌入式治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采用公开招标形式,将运营权委托给广州市南沙区服务宝运营中心,搭建时间银行线上平台。围绕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社区依托线上平台在各镇街建设时间银行社区服务站点,构建社区服务综合体,通过“存储时间、随需使用”的会员制志愿者服务模式,将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及居民吸纳到志愿者队伍中,有效整合以“三社”为主体的社会资源,形成“三社”间的良性互动,促进社区服务可持续性进行。

3.1   在联动主题上

南沙时间银行依托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形成“互联网+社区服务”形态,充分发挥各主体要素协同优势,推动社会协同治理。南沙时间银行通过打造线上线下一站式共享平台,通过网络发布需求与责任认领模式实现居民与服务零距离,改善社区服务质量。南沙时间银行强化“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理念,依托社区下设9个镇街,以时间存储交换为线索、以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为核心主题打造社区服务综合体,贯彻落实邻里相守、助人自助的美德,改善老年居民生活服务的质量,最大限度地使用养老资金,使整个社会形成爱老敬老的良好风气。

3.2   在联动主体上

南沙时间银行打破原有政府大包大揽硬性管理模式,实现多方联动,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项目运营至今,平台注册会员达83 812人,其中,团体会员达

1 916个。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开展“爱心食堂”等项目,以资金投入、项目评估、后期考核等参与方式为服务注入资金与信誉力量。社区作为项目实施地与实施主体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以服务需求联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以奖代补”推动社会组织等加入,为解决社会治理问题提供有效支撑。社会组织作为主力军,通过建立个人信息、所属团体、服务时长为评判标准的安全等级制度,提供一个更加专业化、一体化的展示平台,为爱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良好契机。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中获得有偿报酬“时间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获得合适岗位,做到人尽其才。由此整合出来的服务网络资源为政府实现社会动员及机制整合提供了重要支持,在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协同发力与模式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3.3   在联动方式上

南沙时间银行打造特有“1+1+7”社区服务模式,依托线上平台,促进“三社联动”运转,甚至调动“N社联动”,实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与社区志愿者及志愿者间的交互。南沙时间银行以会员制为核心,在七大机制保障下,建立起以区慈善会资助项目为主的保障机制,实现以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服务网络,实现线上服务交换,构建“区运营管理中心-镇(街)服务站-村(居)服务点”三级实体服务网络,促进社区共融共建,实现社区服务的个性化、精准化、多元化和可持续化。

4     结论与讨论

南沙时间银行作为嵌入式“三社联动”项目的典型代表,以时间银行体系为依托,以33个社区服务站点为落实点,商家、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积极融入,为社会共建共治搭建平台,有效推动“三社”间合作。但现阶段我国体系完善的三社联动项目屈指可数,各地三社联动探索中更应注重以各地实情为基础,将社会各界的力量融入政府创新中。

4.1   示范性效应

作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之一,南沙时间银行体现出专业化、精准化和差异化的服务平台特点,连接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在政社合作中切实回应居民所思所想所求,发挥其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乃至邻里互助的重要影响力,充分体现出政府调整自身原有定位,锁定为民服务、应民所求、忠民之事这一新的定位,有效实现多方主体联动,在“三社联动”潮流下具有较强的导向与示范意义。同时,时间银行将经济思维融入志愿服务中,以数字化的时间币实践有偿志愿服务理念并与国际接轨,解决原有志愿服务“面子化”问题,促进社会资源有效合理分配。

4.2   本土化局限

时间银行毕竟是舶来品,对信息化与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对社区硬件与软件条件要求较高,而中国城乡社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政府与社区的支持力度是其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这也使许多社区应用该模式推进嵌入式治理工作陷入困境。此外,三社联动促进社会治理,重在以社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社会治理。然而,时间银行多以项目形式存在,一方面,项目开展持续性不强,即使作为长期项目也可能因运营失利而导致项目终结;另一方面,时间银行多为单个社区的自发性行为,同一社区街道间存在互动联系,但不同社区间联动性却受到制约,区域性整体联动力有限,这也是时间银行在未来发展中应思考解决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郑蓉.“三社互动”的协同治理:样态、效度及价值取向[J].浙江学刊,2017(3):72-76.

[2]叶南客,陈金城.我国“三社联动”的模式选择与策略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0(12):75-80,87.

[3]陈伟东,吴岚波.从嵌入到融入:社区三社联动发展趋势研究[J].中州学刊,2019(1):74-80.

[4]郎晓波.“三社联动”推进社会建设——来自杭州江干区的经验[J].浙江学刊,2013(6):66-70.

[5]谭琪,石兵营.基层政府协同“三社联动”的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模式研究——以美地社区实践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1-68.

[6]鄒鹰,杨芳勇,程激清,等.“三社联动”社会工作专业主体性建构研究——基于江西的经验[J].社会工作,2015(6):99-115,127-128.

[7]曹志刚.“三社联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J].社会治理,2016(1):86-94.

[8]本刊编辑部,徐富海.“三社联动”如何“联”如何“动”?[J].中国民政,2015(12):16-28.

[9]李文静,时立荣.“社会自主联动”:“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的完善路径[J].探索,2016(3):135-141.

猜你喜欢
三社联动时间银行模式研究
探索苏北特色农村社区的建设新路
高校融入“三社联动”社区建设创新发展探析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优化“三社联动”机制问题探讨
瑞士的“时间银行”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沈阳市乡村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位与模式研究
山东推出“时间银行”应对老龄社会
在瑞士,“时间银行”能“养老”
和谐社区建设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