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两系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

2020-11-02 02:16周学峰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优质稻高产栽培

周学峰

摘要 从育秧、大田插秧、水肥管理、化学除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来安县两系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提高稻米品质和产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两系;优质稻;高产栽培;来安县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4--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4.080

来安县地处长江北岸,安徽省东部,水、热、光资源丰富。水稻种植区土壤环境适宜,灌溉水质量好且充足,空气环境优良,属于我国长江流域水稻种植优势区域。来安县常年种植一季两系杂交中稻4.7万hm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对无污染、品相好、口味佳的优质稻米需求量逐渐增大。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是农业种植户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掌握正确的两系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稻米品质,降低病虫草害危害,增加产量和效益。

1 育秧

1.1 品种选择

要求品种达到农业部颁布优质米标准2级以上,对稻曲病、稻瘟病具有抗(耐)性的品种。

1.2 适期播种

空茬田4月20—25日播种,使扬花期有效避开7月下旬至8月初高温热害天气。机插秧秧龄18~20 d最佳[1]。

1.3 精做苗床

选择排灌与运秧方便、地势平整、三沟配套的水田作苗床。播前按照秧田与大田1∶200左右的比例备足秧田。在播种前7~10 d开沟做畦,畦面规格为墒宽1.4 m、沟宽0.25 m、沟深0.2 m。畦面要达到平整光滑、湿润、沉实[2]。

1.4 采用全自动水稻育秧流水线播种

长×宽为58 cm×28 cm的专用育秧硬盘270张/hm2。杂交稻种子21 kg/hm2。先用85%强氯精粉剂(300~500倍液)浸种8 h预防种传病害,洗净后直接播种[3]。选用水稻育苗基质,采用2/3基质兑1/3营养土混合法育苗,有利于秧苗盘根和健壮。

1.5 苗床管理

1.5.1 齐苗前管理 播种前2 d苗床灌平沟水,让苗床充分吸足水后排除沟水。然后大棚覆膜压土。播种后硬盘依次平铺,要求盘与盘紧密整齐,盘底紧贴床面。

幼芽顶土后,棚内温度要控制在35℃以下,如中午温度过高,需揭开两头和两侧薄膜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烧芽。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扎根立苗。

1.5.2 齐苗后管理 齐苗到1叶1心,苗床温度控制在25℃左右。2叶1心后要灵活掌握炼苗,增强秧苗适应能力。炼苗原则:逐步通风炼苗。具体方法:先在大棚两头通风,再两头加两侧通风,16:00封膜,栽插前3~4 d昼夜全揭。

整个苗期保证苗床湿润,切忌缺水,防止青枯死苗。移栽前期控水,促进秧苗盘根老健。移栽前3 d施用“送嫁肥”。

1.5.3 苗床病虫害防治 发生立枯病要及时防治。遇连阴雨天需预防苗瘟。移栽前1 d施用“送嫁药”。

2 机插大田田间管理

2.1 大田整地

先施基肥,干旋后上水整平,沉淀24~36 h,达上糊下实。田面残茬要埋于表面5 cm以下,整地后田块基本水平。保持田块水深1~2 cm薄水状态。

2.2 平衡施肥

有机肥能提升优质稻米品质,禁止偏施氮肥。尤其在水稻灌浆期间,如植株中氮素水平过高,稻米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使稻米食味品质下降。氮、磷、钾配合使用,有利于光合作用向籽粒运输积累;反之,氮、磷、钾不协调,裂纹米和心白米、腹白米率增加,透明度降低[4]。

来安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原则为“稳氮、适磷、增钾、补微”。生产>9 000 kg/hm2优质稻施肥用量:基肥施用腐熟有机肥15 000 kg/hm2,45%三元复合肥600 kg/hm2,硫酸锌15 kg/hm2;由于机插秧缓苗期较长,分蘖肥应早施,促进前期早发,于栽后10 d施尿素75 kg /hm2;烤田覆水后及时根据苗情追施穗肥,一般田块施尿素600 kg/hm2+氯化钾75 kg/hm2;后期结合穗期病害预防,喷施芸薹素内酯+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增强光合作用速率,提高粒重。

2.3 机械插秧

毯苗机插行株距30 cm×(14~16)cm,21万~24万穴/hm2,每穴2~3苗。机插达到行直,深度以秧苗直立、浅插,不倒、不漂即可。

2.4 化学除草

机插秧易脱水发生草害。来安县稻田杂草种类主要有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等,部分田块抗性稗草、千金子量大。采取一封一杀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机插田杂草的危害。而土壤封闭是机插秧化除最关键的措施,能减少杂草基数、降低叶龄,有效减轻后期防控压力[5]。具体方法:选用30%丙草胺乳油有效成分450 g/hm2封闭;杂草2~4叶期再用10%噁唑·氰氟乳油有效成分180~225 g/hm2茎叶处理;如莎草科或阔叶杂草发生较重,可混用苯草松。

2.5 科学管水

插秧后及时保持浅水(0.5~1.5 cm)护苗活棵,切忌脱水造成死苗。有效分蘖期浅水勤灌,促根促蘖。提早烤田,控制无效分蘖,防止倒伏。群体达到目标穗数的75%~80%进行分次轻烤田,优质稻不宜重烤。烤到有裂缝行走不陷脚,群体叶色稍退淡为准,高峰苗被有效控制。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抽穗扬花期遇高温灌深水(5~10 cm)调温。后期间歇灌溉,养根保叶,增加粒重,灌1次2~3 cm淺水,自然落干后,间隔2~3 d再灌溉。灌浆期不能断水过早,否则造成水稻根系活力下降,影响稻米品质,整米率下降。成熟前7 d断水。

2.6 病虫害绿色防控

绿色防控是农业提质增效、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采用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和使用先进高效植保机械、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手段。实施稻田旁种植香根草、稻鸭共育、性诱、灯诱、对环境友好型农药等综合配套措施。

绿色防控两系优质稻病虫害最核心的措施是加强水稻穗期病害(稻曲病、穗颈瘟)预防技术落实。

2.6.1 各时期重点防控对象 分蘖期重点防控1代二化螟、稻蓟马、灰飛虱、苗瘟。拔节长穗期至抽穗期重点防控纹枯病、稻曲病、穗颈瘟、穗腐病、2代二化螟、五(3)代稻飞虱、五(3)代稻纵卷叶螟,查治基腐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8月下旬至9月初重点防控六(4)代稻飞虱。

2.6.2 实行达标防治,避免盲目用药 二化螟防治指标:分蘖期枯鞘丛率8%~10%或枯鞘株率3%,穗期卵孵化高峰期。纹枯病防治指标:拔节至孕穗期病丛率10%的田块。稻飞虱防治指标: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 000头,孕、抽穗期百丛低龄若虫1 500头。稻纵卷叶螟防治指标:大发生年份防治适期为卵孵高峰期,7 d后补治1次;中等发生年份为低龄幼虫高峰期,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孕、抽穗期为百丛低龄幼虫50头。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10~12 d(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平)喷药预防,视天气情况,破口期再防治1次。稻瘟病防治指标: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施药防治1—2次;穗颈瘟在破口前3~5 d喷药预防,若遇阴雨天气,齐穗期再防治1次。细菌性病害防治指标:病区移栽前做好带药下田,大田出现发病中心立即用药封锁。

2.6.3 科学选择药剂和剂量 二化螟:可选用阿维·氯苯酰、甲维·茚虫威等;纹枯病:可选用井冈·蜡芽菌、噻呋酰胺、苯甲·嘧菌酯等;稻飞虱:选用烯啶虫胺、三氟苯嘧啶等药剂;稻纵卷叶螟:可选用四氯虫酰胺、茚虫威等;稻曲病:可选用戊唑·嘧菌酯、氟环唑等;穗瘟病:可选用稻瘟酰胺、烯肟·三环唑、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细菌性病害:可选用噻唑锌、噻森铜等。在确保药效的基础上,选择使用低剂量,减少农药污染、降低药害风险。

3 适时收获

优质稻生产注重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过早过迟收获均会使稻米外观及内在品质下降。完熟期谷粒变黄变硬时及时收获。采用低温循环式干燥法,将机收的稻谷烘干至安全贮藏水分入库贮藏。

参考文献

[1] 曲姗姗,邱六根,石宠良,等.两系优质晚稻广两优7203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6,22(4):92-93.

[2] 宁会琴.两系优质杂交中籼广两优4号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20):41,48.

[3] 彭友钊.优质两系杂交稻两优842作连晚高产栽培配套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3,31(2):65-66.

[4] 陈碧梨.二系优质稻“两优2186”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6(5):52-53.

[5] 许正文,黄小明,石纪成.优质两系杂交稻培两优288高产栽培技术总结[J].杂交水稻,2000(S2):93-94.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优质稻高产栽培
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及其在镉超标稻田的表现评价
贵州优质稻占全省稻谷产量62.2%
富硒“优质稻一红薯"栽培技术
豇豆一优质稻一甜玉米周年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方式对优质粳稻南粳9108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