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乡村振兴重在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2020-11-02 02:43周雪梅
丝路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乡风文明现实困境

周雪梅

摘 要:当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已是形势所趋、人心所向。其关乎实现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关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关乎社会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责任艰巨。整体而言,各地乡风文明建设已取得一些成绩,尤其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成效明显,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乡风文明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就从思想教育、文化设施、量化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乡风文明 现实困境 重大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落实“三农”政策的有效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石,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辩证唯物主义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乡风文明、精神文明作为意识层面,精神力量对乡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基础性、长远性作用。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抓住“乡风文明建设”这个关键。

一、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既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顶层设计,也勾画了一幅美好的乡村蓝图。值得注意的是,乡风文明作为精神力量在这其中就起到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

(一)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引擎”

乡风文明,就意味着农民素质高,农村社会环境好。如此就能够吸引城市要素向乡村转移,吸引了人力、资本、资源等,这些要素汇集起来就能够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二)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的“关键”

精神境界高了,行为自然就文明了,自然能够自觉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从而为构建生态宜居的美好乡村打下基石,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灵魂”

要实现乡村治理有效,自治、法治、德治必不可少,而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标准。只有促进乡风文明,才能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乡规民约,提高农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

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困境

当前,各地都高度重视解决加强乡风文明,推出一系列有效举措,整体上而言,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在建设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效较为明显,群众文明素质有所提升、移风易俗有所进展、乡村文化设施日益完善,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石。

但是,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当下部分地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顽疾,有的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有的地区封建迷信、信奉鬼神风气严重,有的地区半年忙农事、半年忙赌博,尤其是有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口大,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思想道德水平亟待加强。诸如此类问题长此以往必将损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进度,损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色。因此,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三、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

首先,要抓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个根本。“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对民族的兴旺发达,对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缺少道德支撑,缺乏思想力量,个人便难以强大,国家就难以复兴。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之要。要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关键的农村文化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村规民约相融合,使之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中。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通过宣传栏大力宣传爱国人士的英雄事迹,形成良好社会示范效应。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要多以戏剧、话剧、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倡导村民讲诚信、守信用,宣传主流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

其次,要抓住“强化文化设施建设”这个保障。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必须要软硬兼施,既要抓好“思想道德建设”这个软件建设,也要抓好加强文化基础设施这个硬件。因此,强化文化设施建设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建立“文化大讲堂”“文化一角”“读书长廊”等公共文化设施,定期开展村级文化活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要以各县精神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加强对乡风文明建设的支持和指导,组建由党校教师、档案局研究员、博物馆等组成的专家团队,深入挖掘更多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文化载体,形成文化作品,丰富农村文化底蕴。要加强对建设农村文化设施资金支持,采取加大财政投入和引入社会资本相结合,确保有钱有人有规章办事。

再次,要抓住“开展移风易俗行动”这个基础。“三斤三两”“万紫千红一片绿”这些被津津乐道的词句并不单单指物体的重量或者颜色,其背后真实寓意却是高价彩礼。这些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彩礼透支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影响了社会的良好风尚。因此,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必须要开展好移风易俗行动。要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良好风俗,坚决抵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要通过广播、宣传栏、流动宣传车大力宣传村规民约,开展科普知识讲座,走到基层,走进农户,破除封建迷信思想。要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以村干部为带头人,率先移风易俗,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亲戚朋友抓起。要大力开展最美婆婆、最美媳妇、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精神文明村落等评选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形成社会共识。

最后,要抓住“加强积分量化管理”这个核心。东部地区广大农村对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做了诸多探索,其中不缺乏成功经验,例如加强积分量化管理就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因此,要确保乡风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就必须完善奖惩措施,树立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要建立村级红黑榜,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对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践行良好风俗的行为在红榜上予以公示、表扬;对违背村规民约、倡导歪风陋俗的行为在黑榜上予以公示、批评。大力推行积分制管理,建立村级爱心超市,对于村民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孝老敬老、团结邻里、勤劳敬业等日常文明行为进行积分制量化管理,每月定期考核、积分兑换奖品,以此来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

四、结语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乡风文明关乎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千帆競发,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唯有乘势而上、抓住机遇、多措并举、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够写好乡风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启臻.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J].农村工作通讯,2017(24):33—34.

[2]徐学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其路径[J].中州学刊,2018(9):71—76.

[3]阳月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探析[J].新西部,2019(12):13,15.

猜你喜欢
乡风文明现实困境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析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
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培育解析
乡风文明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
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
加快乡风文明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