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分类扔垃圾

2020-11-02 03:13龚宜丹
早期教育(家庭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垃圾站火柴垃圾桶

龚宜丹

为了让孩子由浅入深地理解环保知识,我们设计了一些与垃圾分类有关的家庭活动,帮助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将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变为内驱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小小电池大危害

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一定会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要把垃圾分开来扔掉呢?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一些科学小实验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垃圾为什么要分类,让孩子从源头上建立环保意识。

找一节废弃干电池和一个大的透明塑料罐,准备好火柴。

1.透明塑料罐里装半罐水,将火柴点燃放到水面上,观察火柴熄灭的样子。

2.将废弃干电池放到水中,静置一个星期左右,将电池拿出。把点燃的火柴放到水面上,观察水面起火的样子。

家长和孩子讨论:“为什么放过电池的水面能点燃?”并引导孩子发现电池放入水中后,有害物质泄漏出来,让孩子亲眼看到有害垃圾对水源的破坏,感受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实验过后,再通过绘本故事阅读,更进一步地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科学知识。推荐阅读《生活垃圾去哪儿了》《垃圾分类——绿色环保从我做起》丛书。

分类标记我知道

准备四种垃圾分类标记卡片、垃圾桶模型和常见的垃圾图片。和孩子一起观察标记,帮助孩子理解标记符号的象征意义。

1.认识标记。

①循环往复的箭头表示可回收垃圾,说明这种垃圾能够重新利用。

②这张图片上打了一个叉,说明这是有危险的,是有害垃圾。

③看见图片上的鱼骨头和吃剩的苹果了吗?一般我们吃剩下的东西都属于湿垃圾,也叫厨余垃圾。

④这个标记和可回收垃圾的标记有点像,但是最后的箭头是朝下的,这是其他垃圾,也叫干垃圾。

2.尝试给常见的垃圾分类,将垃圾扔到对应的垃圾桶里。

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比如:“小兔子家里有许多垃圾需要回到垃圾桶,可是小兔子不会分类扔垃圾,请你帮忙给垃圾找家。”

家长和孩子讨论一些常见的垃圾是什么种类,然后把垃圾卡片扔到對应的垃圾桶模型中。孩子扔对垃圾后,家长模仿垃圾的口吻对孩子说“谢谢你送我回家”。

3.认识小区的垃圾站和垃圾桶,并将垃圾正确地扔到对应的垃圾桶里。

和孩子一起去扔垃圾,并询问孩子想扔哪一类垃圾;鼓励孩子找到小区中的垃圾站,请孩子根据垃圾桶上的标记说一说这是什么垃圾桶;请孩子将手中的垃圾扔到对应的垃圾桶中,如果孩子手里拿的是湿垃圾,提醒他将垃圾倒进湿垃圾桶后再将垃圾袋扔到干垃圾桶中。

变废为包小能手

和孩子一起找一找家中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如,餐巾纸盒、餐巾纸芯、冷饮棒、泡沫塑料等。鼓励孩子将所找到的可回收垃圾设计组合,变废为宝,比如设计成玩具机器人或纸芯动物。孩子用彩笔装饰作品表面,家长帮忙将成品展示在家中的醒目位置。

猜你喜欢
垃圾站火柴垃圾桶
垃圾桶等
飞进垃圾桶
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研究设计
趣识“垃圾”
垃圾桶的华丽“变身”
可拆分的分类垃圾桶
火柴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