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都尉府治与居延候官考略

2020-11-02 02:25李文娟
关键词:额济纳旗

李文娟

摘 要:额济纳旗是汉代居延边塞的北端,位于该地的长城主要由汉代张掖郡下辖的居延都尉管理,而居延都尉下属的烽燧、塞墙、障城等设施由殄北、甲渠、卅井和居延四个候官治理。但由于不断的调查和考古资料的发掘,导致对汉居延城、居延都尉府治、遮掳障及居延候官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根据史料及最新的考古调查研究,居延都尉府治为K749城址,汉居延城为绿城古城,在居延屯田区内存在一个独立的候官管理屯田区内的烽燧和障塞,其治所为F84障。

关键词:额济纳旗;汉塞;居延都尉;居延候官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8-0019-04

汉武帝时期,在驱逐北边匈奴的基础上,于居延地区修筑了防御工事,但由于受地理环境等的影响,居延地区的防御工事以烽燧为主,主要分布于现额济纳旗,与居延地区长城相关的汉居延城、居延都尉府治、遮掳障及居延候官等问题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与之相关的实地调查主要有:20世纪30年代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对额济纳河流域的长城工程进行实地考察;1973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对居延地区的“肩水金关”“居延甲渠候官”“甲渠第四燧”等遗存的发掘,并发表了《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1];1976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在额济纳河下游,居延北部地区的调查,发表了《额济纳河下游汉代烽燧遗址调查报告》[2]一文;1999年到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地的调查,发掘出一批汉简,后由魏坚先生整理出版,名为《额济纳汉简》[3];2006年至2011年间文物部门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对内蒙古境内的长城资源展开调查,并出版了《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阿拉善卷》[4]一书。综上,多次的考古调查和汉简的发掘为居延地区长城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条件。

此外,王国良先生的《中国长城沿革考》[5],陈梦家先生在《汉简缀述》[6],唐晓峰先生的《内蒙古西北部秦汉长城调查记》[7],李并成在《汉居延县城新考》[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整理出版的《居延汉简甲乙编》(下)[9],魏坚先生在《河套地区战国秦汉塞防研究》[10]以及张文平先生的《遮虏障、居延都尉府与居延县城》[11]等著作都涉及汉居延城、居延都尉府治、居延候官等问题的研究。

通过对以往汉居延地区长城相关问题的梳理,发现对汉居延城、居延都尉治所、遮虏障及有关候官和烽燧的研究存在较多的观点。笔者将在利用史料、考古资料和最新考古调查的基础上,将运用“二重证据法”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汉居延地区长城的修筑背景

楚汉争霸之期,冒顿单于率领的匈奴势力达到强盛,打败了东胡,并掳掠了大量的人民和牲畜,赶走了月氏,吞并楼烦和白羊王,占领了匈奴旧地,重新以蒙恬所筑“河南塞”(即今鄂尔多斯市北部黄河一线和巴彦淖尔的河套地区)为界,并“悉复收秦时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故关河南塞,至朝那、肤施,遂侵燕、代。”[12]不时侵扰边关,掳掠财物,造成了边关人民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而后匈奴又征服了北方其他诸国,“后北服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国。”[13]匈奴利用中原战乱之际发展起来,不断征服其他的小国,一度发展成为西汉时期北部最强大的力量,成为西汉北部边疆的最大威胁。

平城之围后,汉匈之间开始和亲,将汉室宗亲之女嫁与匈奴单于并以大量财物许之,与匈奴约为“兄弟”,于是“高帝乃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繒食物酒米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冒顿乃少止”[14]。汉匈和亲成为汉初主要的对匈政策,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匈奴的南下频率,但不能真正解决汉匈之间的问题。汉武帝继位时,国家的各方面实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经济的发展,“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卒,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为稳固边境发展提供了基础,直接导致了对匈政策的变化,元光二年(前133),汉伏兵三十余万,诱杀匈奴单于,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自此以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边,不可胜数”[15]。意味着自高祖以来的和亲政策在短时间内的结束,同时汉朝开始以武力对抗匈奴的侵扰。

元狩元年(前122)春,派遣大将卫青、霍去病追击匈奴于漠南,“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渡河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至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地接匈奴以北”[16]。太初三年(前102),“呴犁湖单于立,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着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候卫伉屯其旁,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上”[17]。可知汉朝于太初三年修筑五原塞外列城和居延地区的防御工事是为抵御匈奴。

二、居延都尉府治考

据调查[18],汉居延地区的长城主要是由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管理,肩水都尉的治理范围主要分布在居延邊塞南部,根据现在的地理区划属于甘肃省酒泉市管辖,据陈梦家对居延地区出土汉简中“邮程表”的分析,认为A35城址为肩水都尉府治所。而居延都尉的治理区域是汉居延边塞的北部,也就是今额济纳旗。居延都尉作为汉朝设于居延地区的重要都尉之一,对其地点的研究一直为学界所关注。

关于汉居延都尉府治问题的研究学界目前存在四种观点:第一种认为在K710城址[19]。第二种观点提出在A8障,即破城子。第三种观点认为在K688城址。第四种观点认为在K749城。对居延都尉府治认识的不同导致对汉居延县城遗址也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汉居延县城与居延都尉府治所在同一遗址,也就是说居延都尉府可能在汉居延县城内;也有学者提出汉居延县城与汉居延都尉府不同治。那么二者位置究竟在哪儿,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居延,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都尉治。莽曰居城”[20]。判断汉居延县城与居延都尉府应当是同治所,或者说居延都尉府治所在汉居延县城。王国良在《中国长城沿革考》[21]中,提出居延都尉府设于居延县城内的观点,并认为K710乃汉居延县旧址。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对额济纳旗的汉长城进行调查研究,同样提出K710为汉居延县城的观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居延汉简甲乙编》一书中,据史料和A8(破城子)出土的简牍推断K710可能为汉居延县城。以上学者都认为K710为汉居延县城,仅王国良先生坚持汉居延县城与居延都尉府同治。

其后陈梦家先生在其著作《汉简缀述》中经考订,提出居延都尉府在A8障(破城子),并提出K710和K688(雅布赖城)可能分别为汉居延城和路博德所筑遮虏障的观点。虽然还是坚持K710为汉居延城的观点,但推翻了汉居延城与居延都尉府同治的观点。18世纪70年代甘肃居延考古队正式发掘了A8障(破城子),据遗址和“甲渠候请罪”“塞上烽火品约”等简册,断定该障是甲渠候官治所,并认为候官的创建是在武帝末年或者更早。这一观点否定了居延都尉府治所在A8(破城子)的观点。

1976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等组织对额济纳河下游地区进行了一次复查,在其报告认为K688(雅布赖城)可能是居延都尉府,而K710是座孤城。吴礽骧先生调查后坚持“汉张掖郡居延都尉府和居延县古城,位于贝格曼编号的K688城遗址”[22]。的观点。之后李并成先生在其著作中提出汉居延县城位于绿城古城,居延都尉府在K688(雅布赖城)遗址,而认为K710城址可能是路博德修筑的遮虏障。那么,居延都尉府治所是否在K688城呢?结合最新的考古报告,笔者认同居延都尉府治所在K749城(温都格城)的观点。

在居延屯田区内存在着六座古城,分别为K710城、K688城(雅布赖城)、K749城(温都格城)、绿城古城、K789城(大同城)和新发现的白城古城。据前言判断对居延都尉府治的争论存在三种观点:在K710、K688或K749。据调查白城古城位于今达来呼布镇吉日嘎查东南25.3千米处的额日古哈拉的荒漠红柳沙丘地带。该遗址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130米;遗址曾遭流沙覆盖,但仍可看清城墙由夯土筑成,宽约4.5米、高约3米,南部设有门。在该地发掘出了蛇纹或者素灰陶片、三棱铜镞、铜铃等物品。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及文物考古研究所推断,“该古城为遮虏障东侧的护卫城,或可称之为‘右遮虏障”[23]。

而K710城址位于达来呼布镇吉日嘎朗图嘎查东南约12.3千米的荒漠中,其面积与白城古城大约相同,独特之处在于K710城址四角留有角台,且门外有方形瓮城。由于风沙的侵蚀,城墙存在多处缺口。且在该遗址处发现了大量的灰陶片、石磨盘等的碎片和少量的铁渣、铜片等。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及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推断,“为遮虏障,有遮虏候官建制,天汉二年,李陵由此出兵匈奴。后来随着居延边塞防御系统的不断完善,遮虏障的军事防御功能减弱,演变为一座军事屯田城”[24]。

K688城位于达来呼布镇嘎朗图嘎查东南约4.9千米处,且K688城在K710城西北约8千米处,而白城古城则位于其西南约13.5千米处。三处城址的规模、地理位置、修筑材料等大体是相同的,据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及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推断,“该古城为遮虏障西侧的护卫城,或可称之为‘左遮虏障”。三城大致呈一条直线分布于古居延泽的内侧。由K710城存在瓮城和角台等设施来看,K710城在三城中起主导作用。如调查报告[25]所言,K688城和白城古城对K710城起辅助作用,总体还是以K710城为主。

其次,据前述可知汉居延县城与居延都尉府不同治,就排除了绿城古城为汉居延都尉府的可能,且居延屯田区就目前发掘出六座古城,K710、K688和白城古城已证明为遮虏障。K789城位于达来呼布镇吉日嘎朗图嘎查西南18.5千米处河床南岸的砾石平摊上。称为“大同城”或“马圈城”。据调查该古城由内城和外城构成,墙体夯筑而成。1976年,甘肃文物工作队在内城发现大量汉代陶片,外城发现多为黑釉瓷片,且在外城夯筑的墙体内发现的汉代绳纹陶片外的建筑结构和夯层中内涵遗物判断,外城的建筑年代可能与黑城相当,障可能建于汉代。之后孟宪实提出,K789城的内城始筑于北周时期,为同城戍;隋朝时期改为大同城镇;唐代为安置安北都护府而扩建外城,之后发展为安北都护府、同城守灼、宁寇军等军事机构。根据最新的调查认同孟宪实提出的观点,这就否定了K789城为居延都尉府的可能性。

再次,据《史记》记载,“呴犁湖单于立,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着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候卫伉屯其旁,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上”[26]。那么,居延泽内侧的K710等三座城址是与徐自为所筑五原塞外列城属于同时期的所筑,K710等三座城址就是路博德所“筑居延泽上”的遗存。又据《史记》正义《括地志》云:“汉居延县故城在甘州张掖县东北一千五百三十里,有汉遮虏障,强弩都尉路博德之所筑。”[27]遮虏障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汉居延县城的安全考量,且在居延屯田区内的古城中未发现城内筑有遮虏障的城址,所以遮虏障只能设于城的附近K710城、K688城和白城古城的设置无论从地理方位还是距离上,都是最符合遮虏障的。且这三城址位于居延屯田区的北方,容易受到风沙的侵蚀,此处设都尉府显然是不合理的。这就排除K710及K688城址为汉居延都尉府治所的可能。而K749城址该古城位于遮虏障的西面,K710城、K688城和白城古城对K749城形成半包围的状态,符合《汉书》的记载,“师古曰:‘阚駰云武帝使伏波将军路博德筑遮虏障于居延城”。此处“居延城”是指居延都尉府治所在。

综上所述,笔者比较认同居延都尉府治在K749城的观点,且居延都尉府与汉居延县城是不同治的。

三、居延候官及其治所考

关于居延候官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居延屯田区存在一个独立的候官,即居延候官,对居延屯田区的F84障(红城)、K797障,这两座障城和二十四座烽燧进行管理。文献记载中对居延地区长城的描写并不详细,仅有“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上。”这条简略的记载,所以对细节的研究更多地依赖于考古调查,在《漢简缀述》中依据汉简中“居延塞尉”“居延候官”“居延塞”等称谓,提出居延塞的存在,但考古发掘没有塞墙的出现,以至于无法确定居延候官的治所何在。且1999年到2002年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对额济纳旗汉塞进行调查,整理出的简牍提到“居延障候”,“……口请居延障候写移口口惊当口……”。而“障候”是候官的最高长官。所以,我比较认可陈梦家的观点。居延候官是存在的,那么其治所在哪里呢?

据前述可知居延候官下辖有F84障(红城)和K797障两座障城,其治所应当为其中之一。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1976年的调查中将K797障称为拜辛拜纳障,西距额木讷高勒1.5公里,障呈长方形,西墙保留最为完整,墙体由土坯夹杂红柳建造,据此障发现的黑釉瓷片,而未见灰陶片,推断该障的修筑年代是宋朝或之后;又基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查后在该地区发现黑釉瓷片和未发现灰蛇纹陶片的事实,推断此障的修筑年代为西夏或者更晚。2006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和文物研究所对额济纳旗长城资源进行复查,在F797障发现了月黄釉和黑釉瓷片,未见汉时期的灰陶片,黑釉器在东汉时期已出现,而黄釉瓷器的出现要晚于唐,据此判断F797障的修筑应不早于东汉,也就是说是东汉以后的建筑。那么,只能是F84障(红城子)为居延候官治所。

据考古调查,F84障内东壁处存在一条甬道,为后期修筑,障内除留存部分的灰色绳纹陶片之外无其他建筑的痕迹和灰层,而且推测此障在筑成之后不久即被废弃。在之后的复查中同样在该障址发现散落的灰陶片,无其他设施的发现。并推断F84障是居延候官治所。所以,F84障为居延候官治所的观点是可信的,又据《后汉书》记载,建武六年,由于边疆地区遭到破坏,人口锐减,朝廷下令撤销了部分吏卒,同时合并了一些州县“建武六年六月辛卯诏曰‘夫张官置吏所以为人也。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职尚繁,其今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隶员,县国不足置长史可并合者,上司徒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吏治减损,十置齐一”。在建武二十二年时由于匈奴远撤漠北,又裁撤了部分亭候吏卒。“乌桓击破匈奴,匈奴北徙,幕南地空。诏罢诸边郡亭候吏卒。”那么,若F84障真的被废弃过,那么就目前研究而言,应该是到了东汉时期。F84障是建武六年废弃还是之后废弃,这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其废弃应不早于建武六年。

综上所述,额济纳旗的汉代塞防是汉代在北边设置的重要防御工事,其修筑对汉朝的边境安宁有重要意义。居延都尉作为汉朝在居延地区设立的都尉之一,其管辖范围主要在今阿拉善地区的额济纳旗,包括殄北塞、甲渠塞、卅井塞、居延塞和居延屯田区其他的城障和烽燧,主要分布在额济纳河的主干道和中、下游支流沿岸、苏泊淖尔和金斯图淖尔及达来呼不镇东南部的河谷地带,一直向东南部延伸到甘肃金塔县境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殄北、甲渠、居延塞的烽燧以夯土砌筑为主,而卅井塞的烽燧以石砌为主,但也存在部分由夯土筑成。额济纳旗汉塞有两个主要特征,是以烽燧障城为主和依水而建,在该地发现了大量天田,多随烽燧线的走向分布。通过探讨认为K749城址符合居延都尉府治所的位置,而对于居延候官的问题,根据汉简及其烽燧状况认为是存在的,其治所为F84障。

参考文献:

〔1〕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J].文物,1978(01).

〔2〕甘肃文物工作队.汉简研究文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3〕魏坚.额济纳汉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16〕〔18〕〔23〕〔24〕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阿拉善卷)[M].呼和浩特:文物出版社,2014.23.46.116.115.

〔5〕〔21〕〔22〕〔25〕王国良.中国长城沿革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8.194.88.

〔6〕陈梦家.汉简缀述[M].北京:中华书局,1908.

〔7〕唐晓峰.内蒙古西北部秦汉长城调查记[J].文物,1977(05).

〔8〕李并成.汉居延县城新考[J].考古,1988(05).

〔9〕〔1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乙编(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魏坚.河套地区战国秦汉塞防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7(03).

〔11〕张文平.遮虏障、居延都尉府与居延县城[J].草原文物,2016(01).

〔12〕〔13〕〔14〕〔15〕〔17〕〔20〕〔26〕〔27〕[西漢]司马迁撰.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2890,2893, 2895,2916,1613,1656,2916.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额济纳旗
内蒙古
千里转运
额济纳旗气候变化对番茄种植的影响
内蒙古额济纳旗独龙包钼矿成矿作用研究
额济纳旗气候变化对骆驼生长发育的影响
视野
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地面高精度磁法在额济纳旗地区某磁铁矿勘查中的应用
额济纳的胡杨林
额济纳旗至哈密铁路进入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