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S教学法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02 02:26王莉莉项华春蔡忠义张诤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1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学

王莉莉 项华春 蔡忠义 张诤敏

[摘 要] 针对目前研究生学制短、能力要求高等特点,提出一种P3S教学法。采用科研进课堂的教学模式,按照“文献查阅—问题牵引—项目支撑—系统思维”教学环节,探讨该方法在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P3S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科研预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1-0269-02    [收稿日期] 2020-06-12

军队研究生教育是军队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军队院校硕士生学制两年半,博士生学制只有三年半,课堂教学时间只有一年。研究生第一学年的教学工作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打基础、育能力的关键作用,如何利用短暂的教学时间,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科研学术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论文以研究生课程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理论为例,探讨运用P3S教学法来实现知识讲授与科研预实践的有机融合,逐步提高研究生学员的科研学术能力。

一、P3S教学法概述

PBL教学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首创的,其核心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具体形式是组成小组讨论,在辅导教师的参与和引导下,围绕某一复杂的多场景的基于实际问题的专题进行问题的提出、讨论和学习的过程。由于该教学方法的理念是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很多大学对该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当前军队研究生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三个突出问题。①课程教学与后续科研工作联系不紧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理念和方法以知识讲授为主,研究环节少,教学内容与未来科研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因此,学习与研究脱节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热情和效果有很大影响。②课程教学中的科研能力训练不足。由于课程教学主要在课堂组织实施,课下的科研训练很少开展,导致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经常面临不清楚科学研究的范式、找不到问题切入点等问题;因此,科研训练不足显著拖延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进程。③课程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由于课程教学主要是教员授课和学员讨论,缺乏多元化的培养环境,学科动态、前沿问题、创新进展等最新知识很难进入课堂教学;因此,课程内容单一影响了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针对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三个问题,本文提出P3S教学法。采用科研进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加文献查阅(Publication)—问题牵引(Problem)—项目支撑(Project)—系统思维(System)等科研预实践环节,与课程精讲课有机互补。其中,文献查阅(Publication)教学环节是为了启发学员建立国际学术视野,了解学科最新前沿动态和创新进展情况;问题牵引(Problem)教学环节是为了引导学员建立发现问题的思维方式;项目支撑(Project)教学环节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科研项目,训练和提高学员科研能力,并通过科研预实践,加深学员对基础理论和科研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系统思维(System)教学环节是为了真正培养学员系统分析问题的思维。

二、RMS理论课程教学设计分析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理论课程(简称RMS理论)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军事装备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学位课,着眼于培养学员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管理能力与素质,指导装备全寿命过程中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管理实践。因此,该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实践能力,以提高学员后续在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相关领域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对象分析

课程教学对象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通过分析了解,他们基本有两个特点,一是经过本科四年的理论学习,学员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文献查阅能力;二是由于处于从本科到研究生转型的过渡时期,学员对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内涵并不清楚,也普遍欠缺初步的科研学术能力与系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课堂教学内容组织

本文以课程第三模块“保障性理论中备件保障规划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内容为例,针对备件保障规划关键问题,提出PPPS(P3S)教学方法。采用科研进课堂的教学模式,按照文献查阅(publication)—问题牵引(problem)—项目支撑(project)—系统思维(system)的教学环节组织课堂教学内容。

1.提出问题。根据上节课教学内容,结合课前文献查阅情况,讨论开展备件保障规划的必要性。针对我军备件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开展备件保障规划工作作为本节课研讨内容。

2.分析问题。采用科研进课堂的教学模式,以科研项目为依托,从寿命周期的角度出发,讨论备件保障规划在装备寿命周期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以及总体设计。

3.解决问题。归纳提炼备件保障规划的过程与方法,并能够举一反三,运用到其他资源规划工作中去。

(三)课堂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从知识层面上使研究生学员掌握备件保障规划关键问题;从能力层面上,一是提高研究生学员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二是使学员具备初步的科研学术能力;从素质层面上,一是培养研究生学员系统分析问题的思维,二是使研究生学员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

三、P3S教学法在RMS理论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文献查阅

根据前后两节课的教学内容,给出几个下节课需要研讨的问题,让学员提前有针对性的查阅文献。比如,为什么学术界针对备件的研究最多;美军备件保障研究现状;我军备件保障研究现状。通过这个环节,让研究生学员自主查阅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献资料并归纳总结,有助于课堂讨论。

(二)问题牵引

对比美军对备件保障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所做工作,引出我军备件保障工作的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并从这个角度引导研究生学员思考是否应该从寿命周期早期开始对备件保障进行总体规划,及早研究备件需求、备件库存等问题。通过这个环节,让研究生学员独立思考,并引出是否应该从寿命周期的角度去研究备件保障问题,而备件保障规划中的各种问题就是牵引课堂继续教学的主线。

(三)项目支撑

对于研究生的研讨课,仅仅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效果是不明显的,应将科学研究的部分能力培养融入教学。因此,此环节就是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科研项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个环节,一是可以让学员提前了解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二是可以提高学员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三是可以提高学员的科研学术能力。

(四)系统思维

按照装备寿命周期过程,从立项论证阶段开始一直到使用保障阶段,逐步和研究生学员共同讨论,每个阶段备件保障规划的重点是什么,如何解决,有哪些方法,等等。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培养研究生学员系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及问题意识。

(五)应用效果

课堂实践证明,运用P3S教学法组织本课程教学能有效实现知识讲授与科研预实践的有机融合。另外,将科学研究的内容落实到课堂教学,让研究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构建了一个将学习和研究有机结合的研究生教学新模式,实现了教学、科研深度交融,实现课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机衔接、有力支撑,也为研究生学员进入科研和学位论文阶段打下扎实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基础,有效解决了研究生学习研究脱节、科研训练不足、课程内容单一等问题。

四、结束语

研究生教育处于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人才战略工程建设的龙头,必须把它摆在院校教育的突出位置来抓。本文针对研究生課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习研究脱节、科研训练不足、课程内容单一等问题,提出P3S教学法并应用于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研究生课程的知识讲授和科研预实践的有机融合,显著提升研究生学员的创新能力和系统思维。

参考文献

[1]丁西蓓.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方法——以课程“设计策划与管理”为例[J].教育观察,2019(32).

[2]朱顺钗,叶信治.研究生教学问题与对策:基于教学本质的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02):93-97.

[3]马宏霞.对PBL教学法与行政管理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4):152-153.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学
创新驱动下研究生多元互补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关于研究生教学的思考
研究生层次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课程教学与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智能材料与结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