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耳鸣 还我“耳根清净”

2020-11-02 07:13李其忠
人民周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医籍听神经内耳

李其忠

耳鸣一症,多见于身体亏虚的中老年患者。就笔者临床所见,近年来,耳鸣的发病似有年轻化趋势。白领人群、管理阶层中的部分人士,因工作压力较大,睡眠时间和质量难以保证,又整天与电脑为伍,因耳鸣来就诊之人日渐增多。

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耳鸣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但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耳鸣产生的原因

耳鸣之声,在不同的个体可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为一侧耳鸣,有的则为两侧耳鸣。有的表现为绵绵的蝉鸣之音,有的表现为低沉的“隆隆”“嗡嗡”之声,有的阵发为高亢的机器轟鸣声。耳鸣重者,整日持续不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耳鸣轻者,疲劳或睡眠障碍时,偶有发生,似无大碍。造成耳鸣的原因很复杂,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不同。病理性因素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一是外耳或中耳的听觉失灵,不能接收周围的声音,内耳所产生的微弱声音就会变得清晰可闻。二是内耳受伤,失去了转化声音能量的功能,自身产生的微弱声音的声量就会变得较强,即使在很嘈杂的环境中都能听到。三是来自其他原因的耳鸣。如一些肾病患者,会使耳朵附近的血管发生异常变化,使得血液供应和流通不畅,就会产生一些声音。年老体衰血液质量较差者也会出现耳鸣。因耳周血管的血流不畅而产生的声音,也会被听得一清二楚而形成耳鸣。

耳鸣的出现,有时也可能是某种局部病变的预兆,如位于听神经的肿瘤。其他如耳硬化症(一种发生于中耳听小骨的疾病)、耳毒性药物中毒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鸣。

导致耳鸣的非病理性因素也很多,甚至有可能仅仅由于一小片耵聍(即耳屎)接触到鼓膜而引起耳鸣。较为常见的是因过于劳累、睡眠障碍、噪声干扰、压力过大、年迈体弱或强烈的精神刺激等,均可引起听神经的“异常放电”而出现耳鸣。

临床也可见到少数人因为对味精、盐、咖啡因及酒精等过敏而引起耳鸣。有现代文献表明,吸烟者的血管系统容易狭窄,使血液流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耳鸣的发生概率相对偏高。

中医学对耳鸣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耳鸣是多种病症的常见症状,常与耳聋合并出现,多发于中老年人,故有“聋为鸣之渐,鸣为聋之始”之说。古代医籍中对耳鸣的论述很多,如《黄帝内经》中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气不足……耳为之苦鸣。”明代医籍《景岳全书》中说:“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多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致聋聩。故人于中年之后,每多耳鸣,如风雨,如蝉鸣,如潮声者,是皆阴衰肾亏而然。”

耳为肾之窍,耳由肾所主,其又与其他脏腑经络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血失调皆可导致耳鸣。其中,由外感邪气、脏腑内生痰火瘀滞引起的耳鸣多为实证,由脏腑虚损、久病耗损所致的耳鸣多为虚证,其病理机制各不相同。

中医药学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运用方药、针灸、按摩、导引等疗法治疗耳鸣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此外,耳鸣者要注意保证睡眠、缓解压力、调节情志、加强运动,这些均不失为预防耳鸣的重要措施。

猜你喜欢
医籍听神经内耳
听力下降也要查血脂
头体针联合口腔颊黏膜放血疗法治疗听神经鞘瘤术后面神经麻痹验案
3种医籍考对比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听神经瘤患者的远红外热像特征分析
内耳局部给药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古医籍中刺络放血医案浅析
医籍整理“群体事件”现象、由来及避免其再次酿发的对策思考
历代有关医籍中导引内容之评析(续完)——兼再述导引之内涵与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