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竟成了“福利院”
——揭开精神病医院“特殊性”背后

2020-11-03 03:31陈俐
审计与理财 2020年10期
关键词:福利院精神病监护

■陈俐

案件背景

某县精神病医院是一家地方民营医院,但由于该医院是地方政府指定的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政府负担救治费用,因此该院大部分经费来源于地方财政资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近年来,随着该院收治的定点患者越来越多,财政报账费用屡出新高,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责成审计人员对该院的2018 年收治经费情况进行审计。审计部门紧急部署并组织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成立审计组,立即对该院2018 年收治费用报账情况展开了专项审计调查。

抽丝剥茧 揭开精神病医院违规种种

初到精神病医院,审计组看到的是一所静悄悄、窗户筑起钢板的医院。不同于普通医院,精神病医院的治疗项目多为各种精神量表、心理治疗、电击治疗等特殊项目,开具的药品种类相对固定且数量较少。面对医院堆积如山的大量原始档案,审计人员最初一筹莫展。但是基于多年的现场审计经验,审计人员沉住气,逐步对医院里里外外的科室进行了细致观察。发现该院的心理观察室、音乐治疗室、脑电波诊疗室等都在同一个房间,病人档案显示的治疗医师多为同一人。那么问题来了,根据档案反映,每个病人平均每2 天就进行1 次心理治疗,时间也相对固定,基本都是上午。医院同时期最多600 多名病人,一个病人心理治疗就需要40 分钟,而且需要一对一单独进行,全院只有一套心理治疗设备,一个医师一天就算不吃不喝不睡觉,最多也只能做36 个病人的心理治疗项目,住院收费系统里300 多个病人是如何同时出现在医院同一个心理治疗室的呢,这些现象不符合逻辑、漏洞百出。

顺着这个疑点,审计人员将该院HIS 系统数据库备份中“2018 年病人费用明细表”和病人住院的原始档案及医保报账资料进行比对,证实了怀疑。当铁铮铮的事实摆在面前时,医院不得不承认,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音乐治疗”等精神病特定诊疗项目上虚增诊疗次数,从而骗取地方财政资金达156.24 万元。

只进不出 患者积压医院产生高昂费用

初战告捷,审计组信心大增。在继续翻阅大量原始档案后,审计人员又产生了疑问。很多病人早在几年前就住院,那么经过多年的治疗,这些人难道没有好转甚至可以痊愈出院的吗?那用药及各种高强度的精神专科治疗没有任何效果吗?随即审计组经过多方核实,证实该院在2018 年已有115 名精神病患者经过治疗符合出院条件,精神稳定,可以重新开始生产劳动,但实际并未出院而是留滞医院,仅2018 年一年就产生住院费用(含伙食费)387.86 万元,人均年费用3.37 万元。

带着疑点,审计人员再向医院方面询问,院方也大倒苦水。原来医院已多次催促这些病人的法定监护人及有关责任乡镇可以来办出院手续,但是无一人前来办理领人回去,医院也无法采取其他强制手段,导致这115 人仍然长期留滞医院住院,无法回归社会重新生活,医院的治疗也无法产生实际社会效益。医院反倒变成了“福利院”,成了规避监护责任的“法外之地”。

有奖监护 监护人光领钱不监护

毕竟带有地方政治色彩,审计人员开始仔细研究地方出台的关于精神病患者监护相关文件,发现了“有奖监护”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该院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处于长期住院的状态,治疗和日常护理看管都由医院承担,若是“有奖监护”,那么从字面上理解,需要监护人承担一部分监护职责才能达到“奖励”的要求。但是,审计人员将该院2018 年长期住院名单和县精神障碍患者有奖监护名单比对后,发现有117 名患者2018 年度一直在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所有住院费用由地方财政兜底报销,而上述117 名患者的监护人期间未履行任何监护义务,却同时享受了地方对精神障碍患者有奖监护奖励资金28.62 万元。这些监护人的行为可以比喻成把精神病患者放在医院治疗,还同时享受着这部分人员带来的政策“福利费”,可谓荒唐。

孤儿住院 院方借机多头领取补助

在分析医院2018 年财务数据时,有几项地方民政部门发放给医院的孤儿生活补助的数据引起了审计人员的关注。通过分析长期住院名单,审计人员发现上述孤儿一直在此住院,无监护人,因此医院也长期得到民政部门对这些孤儿精神病患者的政策性补助。通过进一步数据分析,审计人员证实了该院在得到民政部门相应的补助后,还将这部分孤儿按照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标准申请财政报销治疗费及伙食补助费,从而造成重复报销伙食补助费5.74 万元。

长期住院 低保户低保金何人领

低保金,是国家保障低收入家庭最低生活水平的补助金。如果一个人患精神病,基本就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因此审计人员联想到该院患者有多少是低保户、是否正常发放低保金问题。审计人员将2018 年医院长期住院名单和2018 年县低保发放名单比对,将住院名单中的“身份证ID”和县低保名单中的“身份证ID”比对去重,发现164 名低保户在2018 年长期住院治疗,产生的所有费用由地方财政兜底报销,同时上述低保户领取了2018 年低保补贴个人部分(不含其他家庭成员)共计27.2 万元,这部分人员在领取了低保金的同时又未承担住院期间的伙食费用,在一定程度上拔高了国家的扶贫政策。

风险等级 评级分类有何意义

地方政府要求精神病患者必须先进行相应的风险等级评级,才能享受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等级的治疗。风险等级分为5 级,3 级及3 级以上就属于严重精神病患者,3 级以下属于一般精神病患者。那么所有的患者都是3 级以上吗?会不会存在达不到3 级的人员也按照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被治疗了呢?带着这种疑虑,审计人员对医院提供的财政报账的名单中“风险等级”关键词进行分析,发现该院2018 年收治患者2 257 人次中,未评级风险等级人员1 260 人次,1 级风险等级人员13 人次,2 级风险等级人员136 人次,3 级风险等级人员792 人次,4 级风险等级人员52 人次,5 级风险等级人员4 人次。也就是说,未评级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医疗鉴定,1 级和2 级精神病患者属于轻微精神病患者,这些患者也按照严重精神病患者等级进行同等治疗。那么,评不评级有何意义呢,这背后原因,是制度的重大漏洞还是监管的长期忽视,引人深思。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大量的基础调查、数据筛查和比对分析,审计人员终于得到了确凿证据,完善了逻辑链条,证实了在制度、监管等方面的漏洞导致目前医院面临的这些问题。同时从这次专项审计中,审计人员充分体会到精神病医院在我国医院系统中的特殊性,按照普通医院的审计思路难以达到审计目标。审计人员也意识到,数据分析只能发现审计疑点,不能完全证实制度方面的漏洞,关键在于要将数据分析疑点和基础调查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精准审计。

猜你喜欢
福利院精神病监护
《民法典》完善密切涉及残疾人的临时监护制度
完形填空专练(五)
精神病
福利院的孩子
我国民法典有关成年人自主监护的规则亟须体系化
都有精神病
BABY,COME BACK
日本儿童福利院频传性侵丑闻
长春|大爱筑家
神奇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