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与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2020-11-05 02:53马永强吴开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毕业教学质量

马永强 吴开兴

(河北工程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河北·邯郸 056038)

2017年以来,教育部大力开展新工科建设和深化工作,其内涵及行动指导思想指明今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是保障工程教育质量的认证制度,核心特征在于其实践性。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工科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为了更好地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动态管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河北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2009年开展CDIO模式人才培养,目前正在向新工科背景下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深化。本专业依据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要求,按照学生毕业要求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需要,着眼于电子信息行业的生产实践特点,构成了包含课程综合性实验、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认识实习、课程实训项目、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最新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引导下,进一步构建规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体系是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保障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1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体系构建

1.1 实践教学对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中的支撑关系

本专业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较强,能够解决电子信息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由13门实践教学课程构成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共计39.125学分,对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毕业要求4(研究)、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毕业要求8(职业规划)、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毕业要求10(沟通)、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等,共10个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1.2 设定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要求

为保证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对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支撑的顺利达成,对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了具体的教学质量要求。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要求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要求结构图

主要质量要求包括根据培养方案和毕业要求进行大纲制定、实施计划和形式、任务布置、过程要求、资料收集、课程考核等多个方面;质量控制责任人主要包括各实践教学环节所涉及的指导教师、部门负责人、学院主管教学院长、教务处等主体;考核依据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实践项目指导大纲、毕业要求指标点与大纲目标的支撑关系、近几年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结果、学生和专家反馈、督导听课记录、领导同行听课记录、学生评教数据、报告或设计说明书、课程达成情况分析报告等;质量监控措施主要包括考核周期、考核结果、改进措施等几个方面;形成的文件和记录文档主要包括任务书、图纸、报告或设计说明书(论文)、成绩单、达成情况分析报告、指导记录、考核记录等。

1.3 构建信息化的线上线下混合实践教学模式

本专业在实践教学实施中从OBE教育理念出发,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线下实践教学中要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开放建设,注重实践内容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线上实践教学中要引入企业、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参与,发挥校企合作中的工学结合作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综合考虑非技术因素,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适应发展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图2:三级管理监控组织架构

图3:多元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示意图

2020年3月,本专业16级毕业班学生通过北京华清远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虚拟实习实训平台完成毕业实习任务;2020年6月,本专业18级学生利用南京润众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西电通信在线实验”虚拟仿真平台,对“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两门课程的8个实验项目进行线上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活动如图2所示。实践证明,线上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完全能满足相应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

1.4 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三级教学管理组织架构

本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的基本架构是实行学校、学院、系部三级教学管理。三级主管本科教学的领导明确职责,上、下级领导之间和各部门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密切协作,由学校教学委员会、教学副校长、教学督导专家组、教务处、学院、系等多部门人员参与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三级教学管理组织架构,如图2所示。

一级管理层面担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运作工作,并监督和管理组织架构中每个组成部分的执行情况,维护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转;二级管理层面在我校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总体要求下,建立校内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实施和执行,结合校内监控系统的执行结果和反馈意见持续改进;三级管理层按照相关文件和制度要求对学生实践环节过程进行实施、督查、调研、评价、指导、咨询等。

1.5 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

近2年,学校、学院和专业针对认证工作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监控,建成了符合专业特点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体系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专业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主要包括内部质量监控和外部质量监督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内部质量监控系统包括校内期中教学检查、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查、实践项目报告检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评教、实践课程评价等;外部质量监控主要包括教学评估、社会评价和专业认证等。

通过内外多元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能及时发现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持续改进,保证各教学环节顺利进行,使每一位学生毕业时实践应用能力达到规定的毕业要求。

1.6 制定实践教学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多维化评价方法

学院制定了《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办法》等规章制度,形成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对评价对象、评价过程、评价人、评价周期、评价方法等工作给出了具体规定。

本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多维化的方式评价,评价依据主要为实践过程、实践结果(效果)、实践报告、答辩情况以及调查问卷等资料。实践教学课程负责人或指导教师在每学期课程考核完成之后,按照该实践项目大纲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利用公式(1)对项目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完成实践项目目标达成情况及质量分析与改进报告,并提交专业负责人、教学院长和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信息类分委会审核。

其中CI,为课程目标达成度,n为课程目标I的考核方式的数量,ri为第i种考核方式所占的比例,Ai为第i种考核方式下的平均成绩,Ti为第i种考核方式下的设定分值。

1.7 持续改进循环机制

实践教学实施中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结果,反馈给本专业全体老师、相关教学管理人员以及辅导员等,用于指导人才培养系列实践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促进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更好地满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反馈给教学指导委员会,用于指导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计划的持续改进,不断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支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对本专业在校学生公开,指导在校学生有针对性的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学习质量和专业能力。

2 结论

近两年,本专业随着认证工作的逐步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教育理念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教学管理督导人员、教师、学生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结合课程目标评价结果形成持续改进的循环机制,为实现本专业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和毕业要求顺利达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毕业教学质量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我们今天毕业了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