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江公园景观设计策略探讨

2020-11-05 01:34叶凯
中华建设 2020年10期
关键词:滨江滨水景观设计

叶凯

当下,为满足人们的精神物质和居住环境需求,对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更新。城市滨水地带一般是城市水域和陆地相连的一部分区域的总称,由水域、水际线和陆域三部分组成。因为其生态特殊性,许多城市都积极规划滨水地带,使其以滨江公园的形式呈现。于此,本文先概述城市滨江公园景观设计原则,再提出城市滨江公园景观设计策略要点,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

自然赋予了城市以宝贵的绿色生态资源,人们徜徉于城市和江河构建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中,对自然生态的重视,就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生存空间的尊重。所以,在城市滨江公园空间景观设计中,需要遵循人性化、自然生态的设计原则,来营造完美的滨江空间,为民众提供有特色的公共活动区域。

一、城市滨江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1.人性化原则

人性化即是以人为本,城市滨江公园要以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为出发点,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要求,比如观景需求、亲水需求、休闲服务需求等。在具体设计中,从人体尺度出发,满足人们使用中的舒适度,既要实现通达的便利性又要考虑到无障碍的可能性。另外,滨江公园中还要强调人的安全性,不管是景观整体还是细节处理,都要让人在轻松享受景观的同时,不会面临危险威胁。例如,金海湾滨江公园设计的人行动线、自行车动线等大部分主要步道都位于海拔186m 及以上位置,能确保居民行动的安全。

2.自然生态的原则

滨江公园和纯粹的城市中心公园不同,其是以自然水源、植物、生物为基础资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而形成的综合型景观系统,因此需要遵循自然生态原则(见图1)。当下的滨江公园都是采取生态化处理,不像以前一样人工化痕迹过强。所以,在设计时强调与自然融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多采用地段地形高差来进行微地形景观改造。另外,还要结合海绵城市来对雨洪进行规划利用,利用雨水收集及回收利用系统、透水砖铺装下渗、雨水花园、渗透塘等,实现了“留水、净水、节水、活水”四大“海绵体”功能。

图1 重庆金海湾公园

二、城市滨江公园景观设计策略要点

1.规划方面层面的思考

滨江公园公园景观设计,需强化滨江公园和城市、江之间的联系,衔接周边生态板块,修复被城市影响的生态格局,形成区域上的生态系统网络。在设计公园时,应将其和城市视为一个整体来规划设计,注意和城市的有机联系,应用独特的生态系统来融合滨江公园和城市环境。从城市总体布局着手,避免滨江公园成为孤立体。滨江地区各个区域地段的用地性质不同,设计时要保证一致性大体风格,使整个感觉呈现协调性。例如重庆金海湾公园,在规划的时候,对水岸进行扩展,建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动物迁徙的水生态绿色廊道,并参考国内外成功实例,上升到整体进行沿江规划,与周围城市形态保持协调性,实现滨江绿地空间布局的合理、均匀性。

图2 重庆南坪公园

2.绿化设计

在进行城市滨江公园空间景观绿化设计时,需要基于自然规律和人文精神来创造植物景观,满足多种功能需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顺应未来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绿化方向。另外,公园还需立足实际,结合滨水区现实情况,分类型进行绿化设计。例如,以重庆主城区为例,滨水消落带植物群落沿湿度梯度方向分布,从下往上可分为如下几段:消落带下部矮草生长区、消落带中部中高草生长区、消落带上部高草区以及洪水淹没区。消落带下部含沙量较大、土质较差、淹没时间长,因此可以选用耐旱、耐淹、恢复快的矮草、灌植物如:狗牙根、双穗雀稗、扁穗牛鞭草以及少数灌丛,如秋华柳、疏花水柏枝等。消落带中部土质相对较好,因此可以选用耐旱、耐淹、恢复快的高草、灌植物如香根草、甜根子草以及杭子梢、枸杞、小棶木、中华蚁母树。消落带上部土质较好,含沙量较少,淹没时间相对较短,可以选用高大的草本植物如芦竹、芦苇与杭子梢、小棶木等植物。洪水淹没区域土质比较肥沃、淹没时间短,可以选用耐水湿、耐旱的草本植物如菖蒲、鸢尾、千屈菜、水葱以及枫杨、柳树、水杉、落羽杉等植物。如此,既能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鱼类繁殖和鸟类栖息场所的目的,又能维护既有稳定生态系景观部分,修补被干扰不稳定部分。同时,还能创造多元的公园景观,给民众以独特的景观体验,以及提供遮蔽等作用。

另外,在主要的水岸乔木框架及其创造出来的“房间”的基础上,以多元的树下层景观群组创造贯穿公园的丰富植栽景观,树下层群组皆采用本地植物,根据高程及位置作混合设计,如其一,缤纷草原,种植千叶蓍、紫菀,其二,蕨园,主要种植肾蕨、鳞毛蕨,其三,重庆花园,种植八仙花、月季、杜鹃红山茶等。如此设计,能使其兼具功能性及多元观赏性。

3.道路设计

城市滨江公园人行道路,需要体现人本精神,使人行街道空间更开阔,通行更方便,组织交通更灵活,更顺畅。在设计观江步道时,其主要以两种形态出现,一种为带状形态,穿过城市,并向江道两边的城市空间扩散,为一种线性结构,具有突出的滨江公园特质,并呈现了滨江公园和城市以及江的关系(见图2)。另一种则是面状开阔型空间,和两岸滨水步道景观密切,可看作一个整体。

4.景观给排水设计

滨江公园给排水是城市给排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作为民众休闲游览的场所,树木、花草比较密集,加上游人活动、植物养护管理以及水景用水补充等需要,公园的用水量是很大的。因此,在设计时,要兼顾景观给排水设计的经济、合理以及用水要求满足。例如,金海湾滨江公园的人行步道鱼纹由一般砖尺寸的白色及黑色花岗岩组成,边界是和江边石滩相似颜色温暖的整石挡土矮墙可供休息,其不仅具有美观性,还肩负排水功能,这一设计做到排水设计的经济实用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空间景观设计是当下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而拥有自然优势的滨江公园有着高可塑性,当然,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的环节也更多。滨江公园空间景观设计不单单要考虑到居民的休息、娱乐、观赏,还应兼顾生态性,安全性,因地制宜的进行布局规划,以丰富滨江公园内涵,增强其独特性。

猜你喜欢
滨江滨水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丹麦DALI 5.1.2全景声,家里的角落处处有影音 滨江一号多功能影院
滨江新区日雕感怀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