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河道整治过程中生态理念及污水治理方法

2020-11-05 01:35王珂
中华建设 2020年10期
关键词:污水处理河道整治

王珂

社会环境变化为工业化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也产生诸多环境问题,为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工业企业秉承生态理念进行河道整治,重点处理工业污水问题。本文首先阐述污水治理必要性,然后分析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现状,明确污水治理中的生态理念,最后阐述整治河道污水的主要办法,期望能够促使河道环境有所改善,满足经济发展可持续要求。

当前社会发展条件下,人们开始重视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且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的程度各不相同,政府环境治理精力有限,无法完全发挥出环境治理职能。而在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水污染问题,受到工业发展影响,大量工业废水被排放到水体当中,促使水资源受到破坏。政府方面开始整治河道,并且选择合适的污水治理方法,期望能够改善河道水质环境。

一、污水治理的必要性

当前情况下,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人们在转变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提出更高的物质需求,工业化产业为了迎合社会发展需求,转变传统发展方式。在传统工业生产中,其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而过度挖掘自然资源价值,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而工业生产流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也成为自然环境都无法消化的垃圾。近年来,全球变暖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臭氧层也出现空洞,酸雨更是成为某些污染严重区域的常见现象,这些自然灾害发生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影响,也对人们的经济发展予以警示。鉴于该种情况,人们开始反思自身行为,并且秉承生态理念,改善自身的工业生产状态,期望能够在后续工业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寻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但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水,这些污水被随意排放到河道当中,导致河道水源受到污染,人们的饮水资源也因此受到影响。水资源的污染促使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下降,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因此受到影响。水资源污染还间接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在水体逐渐富养化情况下,水体当中的动植物生存空间被压缩,鱼类无法保持健康生活状态。

二、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现状

2019 年期间,就全国1940 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的水质数据进行整理,得到如图1 所示的水质调查情况,从图中信息可以了解到,水质优良(1-Ⅲ类)断面的比例为74.9%,该数值相比于2018 年上涨3.9%,而劣质Ⅴ类断面的占比则是3.4%,该数据同比下降3.3%。

图1 水质调查情况

从图1 数据中能够明确当前我国在水资源方面的污染还比较严重,政府部门所推出的治理手段虽然对水质情况有所改善,但目前污水处理依然存在较多问题。

虽然当前我国政府等部门强调工业需要重视起环保发展,需要处理好生产中产生的污水。但是还是有些企业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将大量的污水排放到河道中,没有严格按照污水处理的处理方式来执行,最终导致河水的严重污染。现阶段很多企业还在使用相对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传统污水治理方式是依靠着人工净化,但是依赖人工处理的方式会消耗大量的人。在有些水站的建设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减少建设成本,会将水站建立在河水的上游,这样的建设方式会对河道的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破坏其生态环境。还有许多施工建设项目也在河道的上游进行建设,会在建设过程中排出大量的污水,污水顺着上游流到下游,没有经过有效处理的污水会破坏河道内的生态环境,这样便加大了污水治理的困难程度。

三、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的生态理念融入

1.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为了社会的利益和发展的便捷,并没有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严重影响,而是随意的进行项目建设。例如随意的修建水坝和发电站,这样对自然环境破坏程度很大,同时也给对自然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带来困难。为此,想要更好的进行河道整治,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许多大型的建筑和设施,提高人们生活物质文化水平。但是在这样大量的兴建设施中,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例如一些随意修建的水电站,这对于环境来说是严重的影响因素。因此河道规划必须要结合其河道的实际情况,需要首先保障河道的储水能力,使其能够让河道维持自然的状态。同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其对河道的需求,将河道合理安排好,将人类生活同河道和城市之间调节好发展关系,不断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从全局角度治理污水

从以往传统污水治理方式来看,其对污水处置的理念不够完善,使得污水处理能力不佳。治理污水是一个系统工程,依靠以往的传统办法并不能使问题完全得到解决,因此有关机构需要将原本的就水论水的理念进行升级转换,需要对全局进行审视,可以不断提高对河流污水处理的治理理念,提高生态理念在污水处理工作中的应用程度,并协调各方面部门的协同工作,能够对河流污水进行综合性的治理,将河流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发展。

3.坚持可持续发展

对河道的改用需要进行统一的合理规划,改用是需要建立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之上的,为此需掌握河道内的具体结构,使其河道可以拥有良好的通水功能,以防发生洪灾灾害时,可以有效地处理污水,不会造成处理工作的滞后和低效率,维持河道内的生态环境的现状,使其可持续发展下去。同时需要将治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够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建设各种大型建筑设施符合环保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能够重视其对环境影响的因素,尽可能的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正确处理好污染源的排放环节,避免水源和土质的再次污染。例如可以在修建水电站的过程中,把防洪坝和景观进行融合,在这样的措施下不仅保障了河道的自然属性,同时还拓宽了河道使其能够有着高效的防洪蓄水能力。这种综合性质的污水治理手段,有效提升了治理能力。

四、整治河道污水的方法

1.物理收集法

首先这种物理收集法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利用物理手段进行治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理污水的能力。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具体的设施和环境进行合理管制,减少对原有资源的破坏。例如进行左右开弓的河道治理方式,可以对污染源头进行综合整治,从而达到对河道的整顿效果。但是这种物理收集的方式有着明显的缺陷,就是在处理方式上投入成本比较大,进行处理时工程量也较大,所能应用的范围也具有局限性。但是对于污染性严重的区域,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明显的看出治理的成果,治理效果显著。

2.生化处理工艺

生化处理工艺的方法,就是利用植物、微生物以及化学试剂对其污染水进行净化处理,使其达到治理污染的效果。这种方式也属于原生态的置水处理方式,能够相比其他方式具有节能、清洁的特点。这种方式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治理方式呈现分散式,需要提高参与的范畴。例如在治理过程中,将每一户的居民处理好自己的污水,这样的就可以将生活污水得到很好的集中,以便统一处理。在污水的处理环境选择上,通常会选择远离人群的地域,例如城郊荒山等区域,尽量减小对人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对处理工作进行授权,并做好严格的监管,使其能够符合污水治理的规范,但是用这种生化处理工艺的方式处理污水过程相对缓慢,并且需要的人员或者区域相对较广泛,因此适用于污染程度一般,且需要长期进行污水处理的区域使用。

3.水生植物净化处理

水生植物是一种对河道污水进行清洁的手段,被誉为出色的“游泳运动员”,它可以保证水体的自清洁和保障,是一种高效的环境治理方法。水生植物可以在生长过程中有效减少水中存在磷、氮等一系列营养成分。一旦水中含有大量的物质,就会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从而严重损害水中生态平衡。利用水生植物吸收营养物质,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藻类在水中的繁殖,同时还能对水沉降物发挥一定程度的阻拦和凝结作用,改善水资源的浑浊状况,同时作为生物水中的原料,使河道内的生物多样化发展起来。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却要付出环境代价,为转变该种经济发展模式,需要秉承生态理念,改善环境治理工作。政府相关部门着重开展水资源治理,对河道环境进行整治,选择恰当污水治理方式,制定科学治理方案,在相关部门的共同配合下,改善河道环境,促使河道污水的得以净化,遏制河道水体污染,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

猜你喜欢
污水处理河道整治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