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卡冲突中无人机作战运用浅析

2020-11-06 08:44黄枭警吴森磊
无人机 2020年9期
关键词:亚军防空雷达

黄枭警,吴森磊

中国人民解放军94019 部队

无人机在纳卡冲突中的实战运用,为这场小规模军事冲突增添了许多色彩,宛若打开了未来智能化战争的模式,阿亚双方围绕无人机及反无人机作战展开了激烈角逐。本文主要分析阿塞拜疆参战无人机的基本情况,在冲突中的作战运用,暴露的缺点和问题,并提出应对无人机打击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2020年9月27日,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因纳卡地区主权争端,两国间爆发了新一轮军事冲突。双方兵戎相见、大开杀戒,使用了大量坦克、步战车等装备向对方实施军事打击。除使用传统武器之外,无人机这种新质作战力量也参与了实战,尤其是阿塞拜疆军队出动多型无人机对亚美尼亚部队进行侦察、监视和精确打击,致使亚美尼亚地面部队损失惨重。运用无人机“发现即摧毁”的作战方式,阿塞拜疆军方获得优势,赢得了战争主动权,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反复研究。

无人机运用概况

TB2察打一体无人机

“旗手”TB2 (Bayraktar TB2,下称TB2)是土耳其卡莱-贝卡尔(Kale-Baykar)公司开发的一种中空、中远程战术无人机系统,1套系统包含6架无人机、2台地面控制站(GCS)、3部地面数据终端(GDT)、2部远程视频终端(RVT)和其他地面设备。TB2机长6.5m,翼展12m,最大起飞重量630kg,最大飞行高度8200m,作战高度为550m,最大飞行速度222km/h,巡航速度130km/h,最大续航时间27h。机身挂载的光电(EO)侦察设备可在可见光和红外两种模式下工作,装配的激光指示器可引导射程分别为3000m、8000m的激光制导导弹,对地面静止目标和低速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图1 TB2察打一体无人机参与实战。

图2 1套TB2 系统包含6 架无人机、2台地面控制站。

“哈罗普”反辐射无人机

“哈罗普”由以色列航宇工业公司生产,1套系统包含18架无人机、3辆发射车、1台地面控制站和其他辅助设备。该机机长2m,翼展3m,最大续航时间9h,最大飞行速度250km/h。战斗部集成在机身,装填有高爆炸药,机头装有无源雷达导引头和光电设备,既可接收地面雷达发射的信号对目标进行筛选判断、测向定位后自主发起攻击,又可通过携带的光电设备搜索识别目标,在地面操控员指挥下发动攻击。

“安”-2无人机

“安”-2运输机是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设计制造的一种单发双翼螺旋桨运输机,最大飞行速度为258km/h,有效载荷重量可达2.1t。目前已经被许多国家淘汰,但是该机制造工艺简易、维修成本低,阿军将其改装成无人机,用于诱导亚军防空雷达开机。

无人机作战运用

战场侦察监视

无人机具有雷达散射截面小、突防能力强,无生命代价等优越性,日渐成为获取战场情报的重要力量。阿军战场侦察监视任务主要由TB2无人机担负,其搭载的光电侦察设备由加拿大制造,具有良好的侦察性能和目标引导能力,能够帮助阿军在战场上掌握作战态势与敌兵力部署情况。

(1)全天时侦察监视

TB2可以切换可见光和红外两种模式,能在昼间对目标进行侦察监视,也可在夜间搜索识别目标,具备全天时作战能力。在红外模式下,对于温度较高的目标,其红外特征更明显,夜间更容易被无人机侦察发现。

(2)实时传回侦察信息

该机指挥控制信息和侦察视频主要通过视距链路传输,无人机将空中侦察的地面目标直接通过数据传输链路实时回传至地面控制站,供情报分析人员判断,引导操控员攻击地面目标并进行毁伤效果评估。

(3)广域、持久侦察监视

图3 “哈罗普”反辐射无人机可执行电子战任务。

图4 “安”-2 运输机。

系统配置的每台地面控制站,可同时控制2架无人机遂行作战任务,单机续航时间长达20多个小时,可实现广域侦察监视任务,又能以接力方式对某一特定目标进行持久跟踪监视。纳卡地区属山地地形,双方作战地域相对复杂,目标搜索区域大,发现识别难。为此,阿军多次出动数架无人机在空进行持久侦察监视,提升目标获取能力。

(4)获取目标动态信息

作为一种战术无人机,TB2主要识别地面战术目标,由于飞行高度低,且侦察设备性能好,对地面目标的发现识别率高。在阿方侦察视频中可清晰分辨出地面坦克、装甲车等重武器装备,甚至可以清晰看到士兵操作武器装备的状态,阿军根据所获取的目标动态信息,迅速对目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取进一步行动。

对地精确打击

针对不同目标,阿军选取不同的无人机对亚军目标进行攻击,对地面装甲车、火炮等重武器的打击主要由TB2无人机完成;对雷达、地导阵地的打击主要由“哈罗普”无人机完成;诱导作战主要由“安”-2无人机完成。

(1)近实时打击

TB2无人机在锁定目标后,能够使用激光指示器对目标进行持续照射,引导导弹攻击目标,达到“发现即摧毁”的效能。阿军无人机在确定亚地面目标的同时,迅速锁定并发动攻击,这种作战方式引起强烈的震撼。

(2)协同式打击

阿军在作战中曾使用两架无人机在不同高度层进行协同作战,一架无人机在高度相对低的空域执行对地攻击,另一架无人机在高度相对高的空域执行战场监视和毁伤效果评估,协同完成作战任务。

(3)自杀式打击

“哈罗普”反辐射无人机飞行高度低,飞行速度慢,不易被敌防空雷达发现,在对亚防空阵地进行打击时,“哈罗普”成为阿军首选利器。地面雷达发射出电磁波信号后,无人机可对雷达进行跟踪定位,并发动自杀式袭击。亚军4个S-300防空阵地先后遭受这种自杀式无人机的袭击,部分导弹发射车和制导雷达被摧毁,防空系统一度瘫痪。

(4)诱导式打击

雷达作为防空导弹系统的核心装备,在作战中不可缺失,也成为反辐射无人机攻击的首要目标。但是对雷达进行攻击时,必须确保雷达处于工作状态,保证“有的可寻”。亚军为隐蔽雷达,经常使雷达处于关闭状态,阿军使用“安”-2无人机在空飞行,诱导亚防空雷达开机,为自杀式无人机实施攻击争取机会。

毁伤效果评估

阿方无人机使用的精确制导导弹,装药量不多,对目标的杀伤效果有限,在攻击完毕后需进行毁伤效果评估,若发现未击中或未达到攻击效果,再进行补充打击。

(1)快速评估

TB2无人机对目标攻击完毕后,可继续对目标进行监视,采取协同攻击的方式,精准掌握目标毁伤细节,不必等待地面部队提供的信息就能够快速做出评估,提高了目标毁伤效果评估速度。

(2)精准评估

对地面重武器、人员等战术目标进行毁伤评估时,涉及的物理毁伤层面较多;在对防空导弹系统攻击时,选取制导雷达这种要害目标进行攻击,在打击后均能较为精准评估出目标的毁伤情况。

(3)多手段评估

对目标攻击完毕后,地面弹着点的温度会显著高于其他地方,其红外热源特征非常明显,TB2无人机能够快速定位出受损点位,辅助做出准确评估。

阿无人机暴露出短板

尽管阿无人机在纳卡冲突中“大杀四方”,取得了优异的作战效果,但暴露出的问题短板同样不容忽视。

作战半径有限

由于阿塞拜疆不具备卫星中继通信能力,无人机指挥控制信息和侦察数据只能通过视距链路行传输,限制了作战半径,难以对亚方纵深目标进行打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战能力。

战场生存率低

无人机任务载荷重量有限,发动机功率不足,机动性较差,不能搭载防卫武器,一旦被防空系统探测发现,将会面临有去无回的结局,阿军无人机多次被亚军“柳树”单兵防空导弹击毁,一定程度反映了无人机战场生存力有限,容易被防空导弹击落的事实。

图5 亚军地面人员活动状态的无人机红外图像截图。

图6 TB2 对地实施精确打击的视频截图。

图7 TB2 进行战场毁伤效果评估的红外图像截图。

伪装目标揭露难

亚军在面对阿无人机打击时,采取了遮障伪装和假目标伪装的办法。从实际效果看,采取真假目标混合布置的伪装办法,能够引诱无人机打击部分假目标。而阿无人机仅挂载了光电侦察设备,并未配置合成孔径雷达(SAR)和多光谱相机,不具备揭露伪装能力,无法判定真假目标,因此误击了多处假目标。

抗干扰能力弱

无人机飞行高度依赖导航系统和指挥控制链路,一旦被干扰,将会变成无头苍蝇,失去作战能力。作战伊始,亚军在前沿部署了电子干扰系统,对阿军无人机实施电子干扰,但由于电子战能力弱,几乎没有发挥出良好的作战效能。但随着俄罗斯暗中相助,亚军一改颓势,接连将TB2无人机“击落”。

启示

大力发展反无人机技术

无人机在近几次小规模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导航系统和指挥控制链路容易被干扰始终是“阿喀琉斯之踵”,伊朗曾使用俄罗斯“汽车场”电子战装备,成功捕获美军RQ-170无人机,世人为之一惊。当前小型无人机反制技术较为成熟,需进一步加强大中型无人机的反制研究,提升反无人机作战水平。

加强防空体系建设

亚军防空系统被反辐射无人机瘫痪,空防形同虚设令人唏嘘,一方面是由于地导系统过于老旧,另一方面是防空导弹系统主要攻防高空飞机,对无人机这种“低、慢、小”目标,难以做到准确及时发现。目前,我国防空体系相对完备,但面对未来无人机集群作战时,有必要发展专门应对低空、慢速、小型无人机的防空武器,构建好“远中近、高中低”的立体防空体系。

提升空地联合作战能力

阿军使用多架无人机在空协同作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地面部队的联合作战行动却少之又少,无人机配置的远程视频终端(RVT)未提供给地面部队使用,地面部队也未引导无人机攻击目标,形成单打独斗的局面。随着我无人机作战能力稳步提升,在未来联合作战中,应当充分发挥无人机侦察监视优势和地面部队引导作战能力,提升联合作战能力水平。

从这场冲突中可以看到,无人机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阿军无人机能够对敌地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又被敌防空武器和电子战装备轻易击落。在未来大规模智能化战争中,将会有更多种类的无人机参战,战争的残酷性也会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对我军如何发挥好无人机作战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无人机作战运用,充分挖掘无人机的作战潜力,补齐无人机作战能力短板,为打赢未来战争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亚军防空雷达
RADAR雷达汽车品牌正式发布,纯电皮卡“浩瀚”出发
浅谈雷达导引系统
英国天剑防空系统
美173空降旅与克罗地亚防空团正在进行实战演练,发射FIM-92毒刺防空导弹
防空营打靶记
LY-70: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
虎父无犬女!刘国梁6岁女儿获世界亚军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马亚军、刘丽坤油画作品
班上的“小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