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乡村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动态评价

2020-11-06 09:11陈文桐
辽宁自然资源 2020年9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土地利用辽宁

陈文桐

(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沈阳 11003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振兴乡村的总要求,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特别是加快乡村发展。土地作为乡村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乡村的发展与土地的规划、利用和管理息息相关。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土地利用变化直接影响着区域的经济结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经济、社会、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辽宁省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是东北地区发展较好的省份,但近年来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仍然落后。因此,本文通过对辽宁乡村现有土地利用效益进行合理评价,为振兴乡村以及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具体措施。

一、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1.研究区概况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战略的重要省份,拥有优良的海港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类型丰富多样。2017年全省土地总面积14.84平方公里,乡村人口1420万人,农业用地面积1153.31万公顷。

2.数据来源

以辽宁省乡村为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官网及《辽宁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包括2008-2017年辽宁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数据。综合考虑数据可获得性以及辽宁乡村地类分布特点,本文中乡村土地界定乡村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农业用地的数据包括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和其他农业用地的数据。

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及研究方法

1.评价指标选取及体系的构建

中国学者多关注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研究,针对乡村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的较少。目前,学界对土地利用效益的界定有很多种。本文以毕宝德在《土地经济学》中提出的“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可以从土地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服务或者产品”。我国乡村地区,根据土地主要用途分为农业用地、经济用地及建筑用地三大类。本文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是指农业用地能够满足乡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效益指满足乡村居民社会生活的需要;生态效益指满足乡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阅读土地利用效益相关文献和收集相关数据指标,本研究认为乡村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三方面去建立(表1) 。

2.评价指标标准化

在评价乡村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之前,要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一般标准化采用的是Z标准化,即均值为0,方差为1,这里运用最小—最大标准值方法。由于各个指标性质差异,通过标准化处理,可以消除各变量数据的量纲关系,在合理范围内控制数据误差,使现状数据具有可比性。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假定有n个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P= (Xij)mn,( i= 1,2,… m ; j= 1,2,…n ),对各指标数据标准化后的值为 X1, X2,…Xn,那么正向指标公式为:

表1 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指标体系

负向指标公式为:

(1)熵权法确定权重

权重分为主观和客观赋权两类方法。本文采取客观赋权方法之一的熵权法计算权重。这种方法是根据各项评价指标的变异程度,先通过信息熵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之后再通过熵权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修正。

(1)求出第 i 年 下第 j 项指标的比重

(i = 1,2,3,…m ) (j = 1,2,3,…n )

式中, Xi^j为标值化值,第 i 年下第 j 项指标的比重; 是评价指标原始值;i 为参评个数,也就是年份;j 为评价指标个数。

(2)计算熵值

(i = 1,2,3,…m ) (j = 1,2,3,…n )

根据权重系数可以求出该指标的权重,最终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Wj。

综上所得数据指标数据处理结果(表2)。

3.协调度模型计算土地利用效益

协调发展是一种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内生性的聚合发展,它不注重系统单个要素的“增长”,而是更强调系统多个要素在和谐一致、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综合发展,这里的“发展”是系统运动的方向,“协调”则是系统对这种行为趋势的有效约束和规定。由此,分别构造辽宁乡村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度综合评价函数。具体公式如下:

表2 指标标准值及权重

式(1)、式(2)和式(3)中, f(X)为乡村土地利用经济函数; g(Y)为乡村土地利用社会效益函数; k(Z)为乡村土地利用生态函数。ai, bi和 ch为待定权重和分 别 为 Xi, Yj和 Zh标准化后的数据。

根据协调度模型分析,f(X),g(Y) 和 k(Z)离 差越 小, 乡 村社 会经 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程度越高。由此,构建乡村社会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协调系数,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4)中 C 为耦合协调系数,0≤ C ≤ 1, C值越大表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越协调;反之,则表明处于失调或无序状态。 k为协调系数,反映区域社会经济生态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为使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即f(X)g(Y)k(Z)之积最大时,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之间进行组合协调的数量等级,这里取k =3。

为了反映区域土地利用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程度,利用 C 与 f(X),g(Y) 和k (Z)构造协调发展度函数:

式(5)和式(6)中, D 为协调发展度; C为协调发展系数; T为乡村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数,反映了乡村综合发展的水平。其中α,β和γ为待定权重;T ∈ (0,1),D ∈(0,1)。

这里采用熵权法计算出的各准则层的比重:α,β和γ分别取值为0.21,0.38和0.41。

同时,借助软件平台Stata15.0对土地利用综合指数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指数三者进行曲线拟合的t检验,由此得出结果(表3 , 表4 )。

三、结果与分析

1.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1)经济效益

根据辽宁乡村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变化趋势(图1),2008-2017年,乡村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逐年增长,总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大约是2008年的12倍,2013-2017年,经济效益指数高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是年均增长率17.6%,与我国南方发展较好的乡村相比辽宁省乡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其中,2010-2015增速比较快,2015-2017增速放缓。这与辽宁省实际发展状况相符,自2015年辽宁省经济持续萎靡。根据辽宁乡村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趋势走向也反映了,辽宁现在正面临结构的转型升级,在城乡地区及经济、产业结构等方面转型势在必行。

表3 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数

表4 2008-2017年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拟合检验

(2)社会效益

辽宁省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的变化趋势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指数基本一致,在波动中上升。呈现出先降后升,2011-2014年下降,之后缓慢上升。上升表明了乡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降主要是由于2010-2013年辽宁乡村从业人员的逐年下降;由1223.1万人,下降到2013年的1217.1万人。并且,辽宁乡村总人口数从2011年的2328.2万人,下降到2017年的2276.3万人。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辽宁省人口生育率全国倒数。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此外,也反映了乡村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因此,对乡村社会效益的贡献率低。

(3)生态效益

图1 辽宁乡村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生态效益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08-2013年,辽宁乡村土地利用生态效益不断下降。这主要是由于辽宁乡村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同时也反映了了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对生态环境污染较重的企业由城市迁往乡村。这对乡村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之后生态效益不断增长,这与2015年辽宁省出台标准化生态示范项目建设政策有关,并且该政策的实施取得一定成效。

2.协调耦合度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根据辽宁乡村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将协调度范围 D 与协调阶段划分如下:0.0<D ≤0.3,为低水平协调阶段;0.3<D ≤0.5,为中水平阶段 ;0.5< D ≤0.8,为磨合阶段;0.8<D ≤1,为高水平阶段。通过计算协调发展度并绘制出乡村土地利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折线图(图2)。由此可知,辽宁乡村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水平为中水平阶段,提升潜力大。其中,2012-2015三效益协调水平下降,其他阶段上升。

四、结论与讨论

1.结论

以东北三省发展较好的辽宁乡村为研究对象,借助Stata15.0软件平台,熵权耦合协调模型,对2008-2017年辽宁乡村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及协调强度进行量化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2008-2017年间乡村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值为0.157~0.238,总体是先下降后上升。乡村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值为0.015~0.180,经济效益十年间逐年稳步上升。乡村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值为0.148~0.272,波动上升。总体来看,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水平处于中水平阶段,辽宁乡村土地利用效益提升空间很大。

2.讨论

为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干扰,采用客观熵权—耦合协调方法,初步反映了2008-2017年的辽宁乡村土地利用水平。但是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的选择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为了更加准确反映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水平应再进行辽宁2008-2017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城乡土地利用效益横向比较研究反映城乡发展差距。

图2 乡村土地利用耦合协调度

猜你喜欢
生态效益土地利用辽宁
辽宁之光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