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初探

2020-11-06 02:57吴家龙苏少青王儒密宁晓锋冯妙玲
辽宁自然资源 2020年10期
关键词:国土空间指标

吴家龙 苏少青 王儒密 宁晓锋 冯妙玲

(广东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广东广州 51063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部分地区仍面临着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污染、环境恶化等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退化问题[1],急需进行生态修复。

近年来,按照国家和省重要指示精神,广东省在土地综合整治、矿山土地复垦、流域水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生态修复、土壤污染治理、湿地景观恢复、绿色海湾建设等多个方面已开展和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项目,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然而,目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于探索阶段,尚无相应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关键环节之一是要构建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保护性、系统修复性、区域统筹性和综合治理性的工程,且存在跨学科、跨专业等问题,单一的修复措施很难完成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修复,其评价指标的选取需要兼顾多种环境要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的难度。因此,加快建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国土空间承载能力,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迫在眉睫。

本文通过在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评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初步构建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评估工作顺利开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提供重要参考。

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以实现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生态系统稳定和功能提升为目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长期高强度的国土开发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灾害等造成的生态系统严重破损退化、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下降的重要生态区域,采取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权属调整、化学与生物等综合措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一项国土综合整治活动[2]。同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也是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履行“两统一”的关键环节之一。

1.科学性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效果评价应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以便使评价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修复后目标区域内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稳定性、生产和服务的能力。可根据不同生态功能区和不同的生态要素,因地制宜地利用相关科学技术和标准开展生态修复的评价工作。

2.合规性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评价工作必须符合国家及该区域的主体功能规划,严格遵从生态红线管理,所采取的的生态修复措施必须与该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相吻合,生态修复的项目管理必须受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3.系统性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评价指标总体上应反映生态修复的整体保护性、系统修复性、区域统筹性和综合治理性的理念和目标,强调生态修复效果的系统性。

4.社会性

按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保护生态系统实际是在保护人类自己,生态修复区域最终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引导人们主动参与到生态修复活动中,可使人类自身感知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此外,加强生态系统修复与人类文明的融合,能使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人类活动也可以在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评价体系中应考虑到群众参与度、人居环境改善等社会因素。

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评价指标在国家层面尚无统一的界定。已有的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有:山体(包括矿山)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水域系统生态修复、土壤污染修复、森林植被生态修复、工业废弃地生态修复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涉及范围广、修复类型多,单一的修复措施难以完成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修复,区域统筹、整体施策和多种修复技术(农艺、生物和工程措施等)的协同运用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顺利开展的必然趋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评价指标应是建立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基础上的有机组合。因此,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评选评价指标(表1)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包括生态修复的科学性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针对每个一级指标再细分为多个二级指标,评价结果可根据指标的优良程度进行赋值或者设定等级,进而量化各评价指标[3]。

1.生态修复的科学性评价

生态修复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修复方案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生态退化问题识别、生态修复的理念、修复措施的可行性、修复的综合效果和生态修复项目管理的规范性等方面。

(1)生态退化问题识别

国土空间生态系统是由土地、江河、湖泊、湿地、农田、山川、森林、草原、生物等多种要素。根据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不同干扰和影响程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可分为国土空间生态恢复、国土空间生态整治和国土空间生态重建三种类型[4]。其中,国土空间生态恢复注重以自然恢复为主,辅助以必要的生态恢复工程;国土空间生态整治以调整、优化生态空间安全格局为主,辅助以必要的生态工程;国土空间生态重建则以大型生态区域规划、生态工程建设为主,辅助以景观生态设计工程。

表1 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评选评价指标

此外,项目区生态退化往往是某一要素退化而引发的一系列要素共同退化的问题,因此,需要全面分析项目区现状,深入分析和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准确识别和把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区域内的主要生态退化问题,因地制宜,以达到修复生态系统过程、生产力和服务、实现国土生态空间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生态修复的理念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是生态修复的理念。应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以帮助生态系统恢复其功能的微改造为主,统筹系统治理、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可从生态修复的对象、主体、环节、方法等四个方面对生态修复的系统治理进行理解。从修复对象上看,系统治理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治理;从修复主体上看,系统治理要统筹发挥各方合力;从修复环节上看,系统治理要统筹全过程治理;从修复方法上看,系统治理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手段。

如果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缺乏系统性地认知,则易导致修复项目分割化、碎片化实施,最终会严重降低生态修复的综合效果。

(3)生态修复措施的可行性

可按生态修复措施的系统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评价。这部分内容可参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三种类型(生态恢复、生态整治、生态重建),并结合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综合评估。

(4)生态修复的综合效果

通过对目标区域的土地、江河、湖泊、湿地、农田、山川、森林、草原、海洋、生物等多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和综合治理,最后综合对比分析修复前后的效果。

(5)生态修复项目管理规范性

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可体现在机构设置情况、体制机制是否健全、资金管理状况、后期管护措施是否到位和合理等方面。其中,机构设置体现在成立有专门的生态修复项目管理机构或工作领导小组,有专门的办公场所,相关人员到岗到位等方面。

体制机制是否健全主要包括:领导机制、部门协调机制已经建立;项目有管理制度,制度上墙或印刷编制成册;项目运作有招投标程序,项目实施执行法人制、监理制、合同制、招投标制“四制”等。

资金管理状况主要表现为:项目资金申请、使用管理规范;有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后期管护措施主要表现为:制定项目后期的相关管护工作方案(工作指南);项目后续的管护、工程维护、监护等措施能够有效落实和持续跟进。

2.生态效益评价

(1)项目区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的提升情况

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主要体现在:按修复后生态系统的供给服务(提供食物、水、氧气)、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疾病)、文化服务(如休闲、娱乐、文化收益及美学享受等)、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性、稳定性(生态系统自给自足、维持其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及生物群落(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

(2)生态景观质量的提升情况

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是否因地制宜、景观结构的稳定性等可用来表征生态景观质量的高低状况。

(3)生态景观典型性和独特性

生态景观典型性和独特性体现在:项目景观在区域内的辨识度、标志性及对群众的吸引度、关注度等。

(4)其他环境要素质量的提升情况

除对上述景观和环境要素的改善外,一些直接的感官因素,如项目区内河流、湖泊、池塘及湿地等水体的透明度;矿山、山体及农田等土地的水土保持状况;生物群落(如鸟类、鱼类、昆虫、蚯蚓等);空气(粉尘、臭气、废气)质量情况等。此外,也可以借助一些科学检测设备,参考相关国内行业标准,对相关指标进行定量评估。

3.经济效益评价

山、水、林、田、湖、草(海)各类生态修复区域的经济产出差异较大。以矿区为例,除旅游开发、复垦造田等改造利用类型外,以防控手段为主的生态修复经济效益大多体现在对环境质量提升和环境风险的降低方面上,并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间接经济效益又往往难以估算。因此,针对不同的生态修复区,其评价指标的权重选择会有所不同。

(1)单位面积经济效益

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是指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每年的收入与项目单位面积的比值。

(2)生态效益成效

对以防控措施为主的矿区生态修复项目而言,其生态效益可体现在沟渠、道路、灌溉、排水等基础设施的齐全方面。

4.社会效益评价

(1)科技可推广程度

科技可推广程度表现为项目的关键修复或集成措施有较好的科技创新性,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或者有较大的推广潜力和价值。

(2)社会认可度

社会认可度可用来表示生态修复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社会认可度的定量化评价可通过调研及网络投票的方式实现。

(3)群众参与度

已有研究发现,有效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是生态修复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大尺度空间范围内进行生态修复,更能引起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兴趣[5]。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具有规模大、区域性强、修复手段多、技术复杂、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一方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多、矛盾协调难度大、诉求复杂等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当地政府的组织保障,并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撬动市场资本,鼓励群众广泛参与,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最大限度落实到惠民和德政工程中去;另一方面,群众广泛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项目区周围群众的收入水平,也是对地方脱贫扶贫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初步构建的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可为省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案例的评选提供参考,但考虑到区域特点的差异和各生态修复要素的不同,该体系的评价指标应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细化。基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提出以下建议。

1.充分认识区域生态系统特征的差异性

目前,国外生态系统的修复对象存在差异较大,欧洲国家以河流、湖泊、湿地等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为主[6];南美和北美侧重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7];澳大利亚则对矿山的生态修复有较全面的研究个实践[8];而我国生态系统修复的对象多以河流、湖泊、湿地、土壤和矿山为主[9]。

一方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应注重区域统筹性,但考虑到我国区域辽阔,各地的生态系统退化状况必然存在显著差异,故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生态修复的具体研究内容和实践领域亦应有所不同和侧重。另一方面,考虑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各要素(矿山、河湖、森林、农田、湿地、草地、海洋)间的属性和特征差异较大,一个综合的指标评价体系势必不能对各要素进行准确、可靠的评估。

因此,一是可根据区域内突出的环境问题,统筹协调对象不同、受损程度不同、目标要求不同的山水林田湖草各生态要素,对评价指标进行针对性的设置,形成若干个指标评价子体系,在修复实践中可先依据项目区生态退化问题识别出生态修复的核心要素,再选用适宜的指标评价子体系进行评价。二是可考虑先行建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评价指标库,该库囊括了山水林田湖草各生态要素的相关评价指标,通过调研、生态问题识别和专家论证,明确生态修复的目标和定位,再从指标库中勾选相应的评价指标,作为生态修复项目的评价指标,最终达到生态修复评价“菜单式”的简便和“对症下药式”的效果,同时可避免评价指标子体系的设置导致的生态修复评价体系的碎片化,保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系统性。

2.整合借鉴多领域的理论及技术方法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现在和将来都会遇到多种难题。

与过去相对单一的生态修复工程相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不是各类修复技术手段或工程措施的简单累加,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同时还受到人类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多重影响。因此,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不仅需要系统整合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综合交叉地理学、生态学、土壤学、环境科学、植物学、林学、水文学、海洋学、保护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以及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10],还需要参与者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和优化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认知和评价水平,整体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水平和能力,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3.进一步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评价技术标准研究

目前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效果评价尚停留在原则性和总体性的表述上,修复标准多靠主观判断,影响生态修复评价的公平性和标准化,需要进一步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评价技术的标准研究。

通过选择适宜的评价指标,明确评价指标内涵,使信息采集的途径、样点的布设、时间、方法、测试设备、结果计算和等级确定等环节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实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评价指标的量化,并提升科学性水平。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评价标准的建立,可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选择适宜的生态修复技术、国家财政支持各地开展生态修复资金补助及实行生态占补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国土空间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空间是什么?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创享空间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