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距100米

2020-11-06 07:33王锟
延河·绿色文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车厢

王锟

周晓漫无目的地走在人群中,想着:“是自个去逛街呢?还是约上小慧去吃饭?还是直接回家?逛街好像也没意思。小慧,她刚交了男朋友,两个人正是你侬我侬的热恋期,未必约得到。回家,自己一个人,漫漫长夜,很无聊。”周晓纠结着,实在不想回家。“家”其实是租的一室一厅的小房子,简单的家具摆设,一台电脑,实在没有家的温馨。

正值下班高峰,路上车流涌动,人潮拥挤。前面的车流、行人,像形色各异的毛毛虫,一下一下蠕动。没完没了的毛毛虫,没完没了的蠕动。公交车司机双手搭在方向盘上,盯着这些蠕动的毛毛虫,然而他并不着急。

这个城市一直是这样拥挤、忙碌。路上的行人淡定,俨然已习惯了这紧张却缓慢的步调。

公交车在站台停下来,路上有人在奔跑,站台已等候的人们挤着往车前走。车里也拥挤不堪,公交车又开始蠕动。车上的人从人群的缝隙里望着车下的人,没挤上去的人望着车门缓缓关上,瞬间切断的联系,车上车下的人仿佛隔着时空。

周晓今天在公司被经理批评了,有点委屈,不能对上司发泄。憋着口气,总算挨到下班了。想找人诉说,可是现在谁有空听你发牢骚。每个人都很忙,每个人都会受委屈,你的诉说也许让人觉得你矫情。周晓此刻很想家,爸妈一定会安慰她。如果回到租来的“家”,只有她孤单一人。独自在这个城市打拼,周晓常常觉得累、无助,甚至有时生出些绝望的情绪,日复一日没完没了。

周晓在无望的纠结中,来到公交车站。看着像蜗牛一般爬行的车辆和等待的人潮,她继续朝前,看看手机,坐六点半的地铁还来得及,但坐地铁还要走好一段路。既然什么都不想做,那就慢慢走,权当消磨时间,什么时候回去都行。

这个点,地铁站也拥挤。周晓不在乎,看着移动的人流。两手提菜的大妈焦急地张望,戴着耳机沉醉音乐的小伙子摇头晃脑轻声哼唱,有人低头手指快速滑动手机屏幕,有人看着手机笑,也有人无所事事地站着。

地铁终于来了,人头攒动。周晓上车后,还好有个座位。坐下来,车里很快安静,站着的,坐着的,挤来挤去,但不影响大家拿出手机翻看。

突然,地铁停了。广播里传来乘务的声音:“各位乘客请注意,地铁因故障暂停。请大家不要惊慌,耐心等待。”车里一时躁动。

停停也好,回去晚一点,直接睡了,周晓暗自想着。也许车上只有周晓一人这么想。

旁边的大妈抱怨:“回去要给孩子们做饭呢, 这要停到什么时候?早不坏晚不坏,偏偏今天就坏了。我往常都坐公交的。真倒霉吆。”

“就是啊!我平常出门早,这会早坐地铁回家了。偏就今天有事耽搁了一会,才坐了这一班。”有人附和道。

“喂,妈,今天回去要晚一点了,地铁出故障,暂停了。呃……没事没事,车里好多人,应该很快就走。嗯嗯……”高个子的男人打完电话,舒了口气。

那边坐着一对小年轻,像是大学生。女孩噘着嘴,忽地又笑了,和男孩笑作一团。“年轻真好!不为生活奔忙,恋爱便恋爱,谁在乎地铁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停呢?”周晓看着他俩,淡淡一笑。

“喂,地铁故障,暂停。我要迟一点过去,你到了吗?先等等,不知道要几点才走呢?”对面站着的女人懊恼地打电话。

很多人忙着打电话,说着目前的小状况。少数人,兀自玩手机,似乎两耳不闻窗外事。

反正都已过饭点,急也没用,车厢里一时安静下来。周晓环顾四周,除了几位年长的在默默等待,其他人都在低头看手机,玩游戏、聊天、戴着耳机听音乐、追剧……地铁的暂停好像与自己无关,每个人都沉浸在各自的手机世界里。

这个时代,手机人们出门必带。本是身外之物,现在却像是身体与灵魂的附属物一样。某一日若忘记未带,便惶惶不可终日,总觉得少了什么。

周晓拿出手机,她也是这碌碌众生中一个,不能免俗。

不知过了多久,传来一股韭菜的味道。周晓抬头,不远处座位上,一个身穿黑色西服,白衬衣,打着暗雅领带的男子,拿出手提袋里的包子,吃起来。周晓看着他的侧脸,很帅气,可是这一股韭菜的味道完全毁坏了他的形象。周围的人蹙起眉头,不满地看一眼,再看一眼,视线又落回到手机。

地铁上是不允许吃东西的,可现在地铁出故障,已经晚上八点,地铁停了一个多小时。周围的人们,虽反感,但都不指责。不知是因为不愿多事的缘故,还是对这个行为表示理解,总之大家都沉默。

许是受到这个男士的鼓励,竟又有人吃起了东西。这次是个穿着新潮的年轻女孩,一头烫染的黄色头发辫了很多个小辫,化着很浓的妆,眼周一圈黑,似乎叫什么烟熏妆。她吃起了鸡爪,碎骨头落到地上,她用油腻的手捡起后攥在手里的纸巾中。鸡爪,很多人都喜欢,百吃不腻,老少皆宜,原是很完美的休闲零食。可是,在这封闭的狭小空间里,却引起了众多人的反感。周围的人闻到了卤料的味道,抬起头看一眼,再看一眼,仍是蹙眉不说话,接着再低头看手机。

周晓一直觉得,地铁是一种很时尚的交通工具,干净、明亮、快捷,与时代潮流共进。不管是什么情况下,都不该有如此行为,今天让她感到厌恶。

不知怎的,周晓想起了大学时期的初恋。这是个阳光的男生,爱笑、体贴,和周晓志趣相投。事情的转折,是在一次图书馆读书时。周晓去借阅图书,男生拿到选好的书已坐下。可当周晓借书回来的时候,她看见他正在挖鼻孔,很用力地挖着鼻孔,脸都要变形了,才取出手指。不知道挖出什么了没有,他的指头在一起捻动,捻动,然后有什么掉了下去。

周晓震惊,他一直是她心目中神一般的存在,完美无瑕。他怎么能做出这样有损斯文的举动?

之后,周晓就和那个男生分手了。周晓不想让心中的梦破地七零八碎。

周晓后来与别人说起这段故事,沒人可以理解。志趣相投,性情相合,初恋足以完美。生活的细节中,谁没有那样这样的举止,无伤大雅,有何不可?有人说,周晓不食人间烟火,她若如此挑剔,怎么能找到男朋友,更不用说共同生活。周晓不以为然。

周晓想着,那段初恋的结束,并没有让她很难过,今天只是想起。

周晓继续低头翻看手机。不知道看什么,周晓翻到了微信摇一摇,这个功能她从没用过。不如试试,拿起手机,轻轻摇一摇,屏幕显示“正在搜寻同一时刻摇晃手机的人”,周晓想也有人这么无聊吗?很快,屏幕上显示出一个名字“妖男祸水”,相距1346米。什么乱七八糟的名字,周晓觉得自己滑稽,有这么无聊吗?她在心里嘲笑自己的傻气。正要返回,屏幕上显示“有1条、2条……8条消息”。周晓点开,是别人打招呼的消息。乱七八糟,周晓一扫而过。一个名字映入眼帘“心若尘埃”,“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是招呼的内容。这个名字符合周晓的心思,而巧的是周晓的個性签名也是那句“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周晓点开消息,加为好友。不过周晓在朋友圈权限里还是设置了“不让他看我”。周晓不轻易让别人知晓她的心事,尤其是陌生人。

“你好!”

“你好!”

“缘分,我们相距100米。”

“哦。”

周晓刚才倒没注意。

“你也在地铁上吧?”

“嗯。”

“忙碌的生活,难得清闲片刻。地铁故障,我不必急着回家,不必面对生活的众多烦恼。既然我们有缘,不如聊聊?”

原来也有人不急着回家,想借地铁故障换的片刻悠闲。

周晓想了想,她从未在网络与陌生人聊天,她不喜欢这样虚假的方式。可是,她记得有个朋友好像说过像她这样的完美主义者,只适合网恋。今天,试试?周晓鼓励自己,反正是假的,谁也不认识谁,聊聊也无所谓。

“嗯,好。”

“聊什么呢?”

周晓觉得这人不会聊天,明明是他说要聊,却问她聊什么。周晓想要聊天的欲望减了一半。不耐烦地回复:

“随便。”

“不如来玩个游戏?”

“嗯?”

“我会催眠术,不用面对面,隔着手机也能催眠你。”

“哦,我不信。”

“试一下吧,说说你最想在梦中看到的事。”

周晓觉得很无聊,不想继续这种毫无意义的聊天。但她却不自觉地回复。

“如果这趟地铁再也开动不了呢?”

“你确定要走进的是这样的梦境吗?你可以想一段美好的旅程。”

周晓觉得美好的东西离自己很遥远,她固执地想知道生活究竟还会有多糟。

“好吧。你戴耳机了吗?戴上耳机。”

周晓并不相信催眠一说,可还是戴上耳机,只当消遣。

“嗯,好了。”

耳机中传来周晓从未听过的音乐,伴随着一个男人颇有磁性的声音:“闭上眼睛,放松、放松。我带你去你想去的世界。”

那奇怪的混响、音乐的魔力,渐渐地使周晓感觉眼皮沉重,身体往下坠落沉入深海。

……

“为什么还没有人来?怎么回事?”

“手机已经没电了,家里人联系不上怎么办?”

“怎么这么倒霉,坐了这趟破车。”

……

车厢已不再安静,充斥着吵闹声、怒骂声。“发生什么事了?”周晓迷迷糊糊地想,“对了,地铁出故障暂停。怎么还没走啊?”低头看看手机,居然没电了,她这是睡了多久?

“已经凌晨5点了,再等等、再等等,天亮了就会有人来了。或许是黑夜不好展开维修吧……”

立刻有人附和“一定是这样。”

已经凌晨5点,怎么会睡了这么久?地铁又是怎么回事?昨晚7点暂停,这已经九个小时过去,还没开动吗?周晓转一转酸疼的脖子。

也许是大家都已疲惫,车厢渐渐安静,偶尔听到某个人咕哝一句。有人靠在座位上睡着了,站着的人早已寻找地方坐下,有人茫然地向车外张望,然而什么也没看到。周晓此刻毫无倦意,头靠在座位边的窗户上,外面漆黑一片。这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吧,天快亮了。周晓想。

不知过了多久,人们陆续醒来,车厢再次失去宁静。窗外微亮,依稀可见远处的建筑物,可是没有一个人。看来地铁停在从地下上高架的这一段,周晓刚好坐在这个界限处的座位上。车厢内灯亮了一夜,可人们仍然渴望太阳的光明。旁边的大妈焦急地说:“今早还得送小孙子上幼儿园呢,可别再耽搁了!”那两个小年轻,仍然有说有笑,似乎并不在意地铁故障。吃东西的男子,靠在座位上眯着眼。他真明智,上车前带了吃的。化着烟熏妆的女孩,无聊地抖着双腿,熬了一夜后,眼圈更黑,显得憔悴。不过,大多数人没有了半夜的焦躁。有人伸伸懒腰,舒展筋骨;有人笑说天终于亮了,肚子都好饿;有人开始聊天,原本不熟悉的人开始像老朋友一样唠家常。车厢内一片祥和。大家都理所当然地等待着外面的人来救援,觉得外面的人们一定正在努力抢修地铁,似乎被困的是外面的人而不是他们自己。

周晓脊背酸疼,脚也有些麻,但又不想站起来活动一下,就这样懒懒地坐着。终于熬过了一夜,昨日烦闷的心情早已不知所踪,又是新的一天。周晓没那么高兴,想想今天要继续面对一大堆工作和严苛的老板,心里就犯怵。

太阳的光已经射进车厢,天大亮。然而,地铁依旧纹丝不动。“要上班了啊,怎么回事?”车厢里传来一阵阵质问的声音,不知问谁,没人应答。“手机没电,没法请假,今天又要挨批。”“迟到要被扣工资,怎么回事?”

不管车里的人们怎样气愤,地铁就是不动。等啊等,大家完全没有时间概念,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几点。为什么没有人戴手表呢?自从有了手机,手表渐渐被人遗忘。电视广告上常有明星为某一品牌的手表代言,显然手表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失去了它本来存在的意义。电视剧中那些事业有成的总裁们都会有一块名贵的手表,以显示成功或者尊贵。也有女士戴手表作为一种装饰。大多数人觉得有手机就足够,戴块手表反而累赘。奇怪,这趟地铁上没有一个人戴手表。

坐在已上高架那头的人们,看着太阳渐渐升起、升高,阳光照进地铁。路上一如往常,车流涌动。然而,没有人注意到这趟地铁的停留。仿佛两个时空,地铁外的世界和地铁里的世界。里面的人们看得到外面的阳光、车流、人群,而外面的世界就像不知道这趟故障地铁的存在。

坐在地下那头的人们,大多数还是安心地等待,他们只知天快亮了。等待的时候,时间本就很慢,他们不着急。

等待的耐心终究有限度,而且那些看到外面真相的人们开始将消息传递至车厢深处。不安在车厢蔓延,大家都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有人说报警,大家才开始意识到手机全都没电。懊悔传染了每个人,为什么事故一开始不报警?地铁停三四个小时都未开动时,为什么不报警呢?那时,我们在干什么啊?自责也无济于事。周晓此刻还算镇定,她希望这一切不过是梦。她望着手机,这本是人与人联系的工具,人类的大脑真是强大,开发出那么多新功能。只要你想得到,一切皆有可能。可是,今天不也是因为这些功能,我们沉醉其中,忘记手机本来的作用,错过了求援的机会。

安稳的生活过久了,人们遇到危险、困难,竟然只顾自己一时快乐,沉醉于手机世界。每个人都想当然地认为救援是别人的事情,与己无关。

车厢里的人们,似乎并不承认自己的愚蠢。很多人手中仍然攥着手机,时不时拿起来看一下,摁一摁。难道是期待奇迹出现,手机突然有电吗?周晓看着这一切,自嘲地想想,她也是其中一员。只不过,她是故意不愿意去报警求救,当地铁停止时,周晓觉得这停止将她的烦恼也隔绝在车外。

此时离事故发生才过了一夜,人们心中的恐惧并不强烈,大家都怀着希望等待。“家里人一定会找我们,找不到就会报警。”一个高个子男人说道。“对、对、对,家里人等不到我们一定会报警。”这话无疑安慰了所有人。

然而骂骂咧咧、抱怨声仍不绝于耳。周晓想:“如果这趟地铁再也开动不了呢?会发生什么事?”

周晓想起远在家中的父母,手机没电了,爸爸妈妈找不到自己会很急吧。如果自己永远留在地铁上,会怎样?警察要怎样才能查清自己的身份?这个消息要有多久才能传到父母耳中?父母悲痛欲绝的面庞出现在周晓脑海,似乎看见父母在亲戚的搀扶下,无力地走向车站坐上火车来认领尸体的身影。周晓视线模糊,不觉间泪流满面。

“地铁还是快点开动吧。虽然现在的生活有很多的不如意,可父母那么爱我,怎么能承受失去女儿的痛苦?”周晓难过地想。

窗外的太阳已很高,看样子大概中午十二点。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周晓想知道,车上每个人都想知道。车上的人们躁动更厉害了,等待的耐心将要耗尽。此时,不仅仅是不能出去的担忧,人的生理本能需求加入这场等待,饥饿、口渴。有小孩的哭声传来,他还有力气哭得这么大声,说明精神还好。孩子的妈妈比别人更焦急,她担心孩子受不了长时间饥渴。她耐心地哄着,眼中已有泪水,孩子哭得她心疼。没有人指责孩子的哭闹,大家也心疼这个小小的人儿。这种罪,一个孩子能承受得了吗?

周晓有点虚脱的感觉,应该是低血糖,头晕晕乎乎。车厢里的人们被饥饿、干渴、害怕交织在一起折磨。在困境中上帝会公平等对待每个人。

怎么办?人们才开始纷纷想办法。在平稳的环境待久了,大家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反应这么迟钝?有人找应急按钮,有人想找安全锤,可这车厢竟然什么也没有,车厢里透着诡异。大家的恐慌上升,无法与外界联系,又无法自救。

“为什么地铁停了这么久,车厢灯还亮着?”有人大声说。“对啊,一定是正在抢修,车里的电没断。”这一说法得到附和,一点希望在车厢传开。

虽然车厢内吵吵嚷嚷,但大多数人控制着自己的行为。然而,饥渴可忍,恐惧可忍,却有一事总有忍不住时。车厢里的味道渐渐难闻,任何矜持的、优雅的和粗俗的,卑劣的和高尚的人,在这个被封闭的空间里,无一例外。如此难堪,又如此无奈。藏着掖着,坐立不安,那湿了的裤腿,时刻提醒着这件事。对于大家来说,简直是侮辱,一场灾难带来的赤裸裸的侮辱。渐渐地,很多人都到这样丢脸的时刻。当大家都处在同样的境况时,这种事情似乎也变得可以接受。尊严也因为地铁故障,停留在车厢外了吗?周晓也一直在憋着尿意,怎么办?怎么办?该死的地铁快点动起来啊。周晓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这么狼狈的时候。上司的责骂也只让她觉得委屈,可现在怎么办?周晓急得眼泪打转,还在强忍着。周晓还是不可逃避地迎来这样的时刻,她将头埋在膝盖,压抑地流泪。车上的人是不是看到了这些,都在嘲笑她?周晓想起在手机上看过,好像人在死前会大小便失禁,当时就觉得人死时很卑微,一切不由自己。如果地铁不能再开动,难道连死亡都这样没有尊严吗?其实,除了她自己,沒有人关心她。大家都沉浸在各自的难堪与苦涩中想着:地铁什么时候开动?

时间慢慢流逝,只能从窗外的太阳判断时间。太阳一点点向西方沉下,外面的车流未曾停歇。他们看不到这趟被停在高架上的地铁吗?

车辆慢慢多起来,缓慢行走,这是到了下班高峰期。

一天就要过去了,车里不安的情绪哽在每个人的喉咙,随时都能爆出。

窗外光线暗下来,夜幕降临,车厢里仍然明亮如白昼。这灯光牵着人们最后的希望,大家已经很疲惫,在座位上的人干脆溜下座位,在地上寻个缝隙,换个姿势坐着。周晓累且慌,担心再也出不去,但她不敢说出来甚至这个念头一出现在脑海,她就狠狠地将它掐灭,仿佛想一想就会变成真的。

当外面完全黑下来时,车里的人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躁动。有人拿起包发疯地砸车窗,有人拼命地踢打车门,有人粗口大声骂政府、骂地铁,有人扔包摔东西……一切都无济于事,地铁像钢筋铁笼般将人们锁在里面,与外界失去联系。矜持、文明被隔绝在车厢外的世界。

周晓旁边的大妈,一直不停地边哭边念叨“怎么办?怎么办?”那对小年轻也慌了,女孩在哭,男孩无措地攥着她的手,不知该如何安慰。哭声蔓延,那些可怜的孩子们早已哭累,窝在大人怀里睡着。有人低声啜泣,有人连骂带哭,有人只是默默流泪。后来,有男人也开始哭。最后,车厢里人们都哭了。当眼泪发泄够了,车厢是白晃晃的可怕的静默。

在这场不可预料的灾难面前,人显得很无助。没有人知道如何去解决当下的问题。

周晓想着自己在书中看到的荒野求生技能,在此时都毫无用武之力,这个车厢除了钢铁、塑料、玻璃,就是人,没有水没有可以作为食物的任何东西。除了等待,什么也做不了。

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一位老人突然晕厥。“医生,医生,有没有医生?”一个戴眼镜的男人快速过来,蹲在老人跟前,翻开眼皮查看了一下,做一系列急救。围在近处的人们紧张地盯着老人的脸。时间到底过了多久,没人知道。男人的额头冒出汗,老人仍然没有反应。最后,男人停下来,沮丧地说:“没用了。”死亡就发生在眼前,在这个密闭狭小的空间。周晓此时感觉到真正的害怕,死亡竟然这么近,这么快。死亡引起的恐慌,湮没了其他所有的情绪和欲望。车厢狭长,即使尸体离得很远,也觉得近在咫尺。旁边的老人,脱下外套盖在那个死去的老人脸上。可是,周晓已经看到了那张脸。周晓觉得那张脸要让自己发疯,它在自己的心里、脑中、眼前飘来荡去。

深夜的车厢,车里的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原本毫不相干,此刻却聚在一起共同面对死亡。有人更加疯狂,一个很胖的男人握紧拳头,狠狠地砸着车玻璃。一拳、两拳……他的手开始流血,可还在继续,一拳比一拳狠。旁边的人拉着他,劝说。最后那个胖男人颓然倒地,抱头哭起来。

几个老人挨在一起,其中一个说:“唉,活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老了老了还不得好死。为了帮儿子带孩子,撒下老伴独自待在老家,饥一顿饱一顿,到这大城市受的什么罪啊!该死的车啥时候开?”

车厢里又一波的吵闹、抱怨、哭声,许久后再次归于骇人的静。

人们愤怒、不甘,却无可奈何。封锁的车厢里,锁住了人的呼吸和思想,锁住了人的自由和想象。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无力可使。

周晓觉得死神一定在车厢里流浪,瞅中时机就要去吞下一个灵魂。周晓很累很虚弱,可是不敢闭上眼睛,怕死亡随时降临在自己身上。她努力地保持清醒,忽略身体的不适,似乎有点作用,头晕减轻。静下来的人们也都睁着眼,定定坐着,沉默着。仿佛一张口,会引起死神的注意。漫长的夜里,头顶白花花的灯光,照的人心里发慌。当死亡随时可能发生的时候,这光不能给人一点安慰。没有人往漆黑的车窗外看,仿佛死神也会突然出现在车窗前。

周晓曾无数次觉得孤独、绝望,但当今天直面死亡时,她才发现自己曾经很可笑。那些小小的委屈,一个一个堆积在她的心里,让她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如果自己这样死了,多不甘心。

周晓想起很多人很多事,从有记忆起时的人和事,一个个、一件件清晰地浮现。那些被遗忘了的久远的,全都从记忆里跳出。二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这么多事吗?可遗憾也多。往日那些大大小小的恩恩怨怨,没来得及说出的想念,犹豫着还未说的对不起,还没有实现的愿望……

周晓想自己的朋友們会不会为她流泪惋惜,那些熟悉的面孔已离开她的生活很久。很多昔日的好友,久不联系,没有人会知道她的遭遇。如果那些认识她的人知道了,大概也是许久以后听说吧。她现在偶尔听说某个曾经要好的朋友去了哪儿,做了什么,也是事情发生很久后从原本不熟识的人那里得知。不知怎的,原本亲密的人就走散了。“如果,地铁修好了,她一定先要找回那些曾经重要的人。”周晓想。

车窗外灰蒙蒙的亮意,预示着天又快亮了,可太阳也不能给已经等待了一天两夜的人们带来希望。不知该做什么,不知怎样逃脱或者让生命坚持的更长久一些,一切都是无用的,除了等待生或死。

周晓想起大学时那次恋爱,此刻想起分手的原因觉得有些可笑。看着眼前人之百态,西装革履里的里面藏着不一样的灵魂,却一样的狼狈。生死面前,所有外表的装饰微不足道。绅士一般的男子颓丧地靠依在车门边,化着精致妆容的美丽女子,面色苍白,原本优雅的卷发此时乱糟糟的堆在头上。车上吃东西的那两个人,真不应该早早违背规定,迟一点吃也许他们会活地更久。

车厢里长久地亮如白昼,人们对于光明没有反应,连说话的能力也丧失了一般,寂静。周晓眯着眼睛,恍惚中看到一个男人慢慢朝前走,说着什么。等他走近,周晓听见他说:“人的身体极限是七天,大家不要害怕,要相信一定会有人来救我们。放松一点,心中有信念,我们的身体才会坚持更长时间,才能等到救援。”旁边有人低声说:“没有水,我们只能活三天。”“可今天才第二天啊!”那个男人说。“想一想我们的父母、爱人、孩子,我们一定可以等到地铁修好的时候。” 这话像镇静剂,车厢里一时安静下来。

大家都想到了爱的人,可很多人都是伤心,这个男人的话显然激起了人们求生的欲望。那些爱着我们的人,不是让我们伤心,而是让我们无论处于何种境况都心怀希望,能好好地活着。现在毫无求生办法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的意志、信念。

周晓的心明亮起来,一定有人正在抢修地铁,那些等待亲人回家的人们也一定在想办法。车厢似乎有了生气,虽然车上的人面容疲倦、衣冠不整,眼中却有了光彩。一股求生的力量,游走在车厢。

紧绷的情绪得到缓解,周晓稍稍挪动身体,更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抿了抿干裂的嘴唇,周晓知道要保持体力,就要休息。周晓不再害怕自己在睡梦中死去,她相信自己会活着,现在要睡一会。

突然,车猛地一晃,周晓从梦中醒来。地铁动了,周晓抬眼看看车厢,人们看手机,听音乐,好不悠闲。

耳中传来一个声音:“游戏结束。”周晓低头一看,手机还握在手里,屏幕上显示最后的消息“嗯,好了。”

难道真被催眠了吗?

“嗨,醒了吗?”

对方发来一条消息。

“嗯。”

“这回相信我的催眠游戏了吧!梦境怎样?”

周晓还在回忆刚才的情景,是梦还是现实,周晓有些分不清楚。梦中的情景浮现在脑海,周晓清醒地将那些遭遇回想一遍,庆幸那都只是一个梦。

“谢谢你营造的梦境,很不好,但谢谢你。”

“要不再玩一次,你想一段美好的故事?”

“谢谢,美好的旅程还是真实地去走一走吧。”

对方发来一个笑脸,周晓没有再回应,果断地从微信上删除了这个给了她梦境的人。

一个诡异的游戏结束,周晓心里轻快许多。周晓很庆幸在这场游戏里,没有去体验生命的极限,她无法想象如果三天地铁还未开动会是怎样的情景。那个在她梦中死亡的老人,已让她心颤。她再也不玩什么摇一摇,在网络世界里虚拟人生。这样的游戏,这样的梦,适可而止,刚刚好。

每日奔波在这个城市,周晓一直都觉得与美好的生活隔着一步之遥,无法抵达。可是,生活有某种引力拉住了她。“生活是可爱的!”周晓想着。

地铁继续前行,到站了,人们水流一样涌向出口,地铁站里一下子热闹了。走出地铁站,周晓看着眼前霓光闪烁,觉着这个城市的夜真美。路上行人还很多,经历过一天的奔忙,人们在夜幕降临时开始这一天属于自己的生活。周晓走在回家的路上,脚步轻快。

“生活是可爱的。”周晓又一次对自己说。

栏目责编:王 琪

猜你喜欢
车厢
莫斯科地铁将设“肃静车厢”
德里女性专用车厢受青睐
一朵
第9车厢
错在哪里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