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冠疫情的中国处方

2020-11-06 05:29周洁
新民周刊 2020年39期
关键词:核酸抗疫武汉

周洁

10月14日, 青岛市市北区东莞路文化广场检测点工作人员在为市民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自10月11日青岛发现3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以来,青岛疫情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甚至二次暴发也成为坊间热议,全国人民都开始有些紧张的时候,短短几天过去,山东不仅很快控制了疫情,市民恐慌心理也没有无限制蔓延。

青岛:5天,三个世界纪录

与上半年疫情新发时大家动辄风吹草动、手足无措的局面相比,如今我们面对疫情,明显更加成熟、更有经验——

青岛疫情出现后,山东坚持省市一体指挥,密切配合,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高效有序运转,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统筹安排下,立即启动青岛全城检测之后又立即扩大至全省医疗机构人员的检测,最终,青岛提前6小时完成全部1089万个核酸样本检测任务;

同时,山东高度重视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每天至少三次在官网发布信息,除前两日新闻发布会是每天一场,之后均为每天两场;消息发布及时之外,发布会对媒体网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精准回应,先后就如何获取核酸检测结果、能否正常进出青岛、疫情源头问题等进行了权威解答。

10月18日的疫情发布会上,青岛市副市长栾新骄傲地表示,五天,青岛创造了三个世界纪录:五天之内完成千万人检测,尚属世界首次;五天之内找到零号病人;五天之内确定社区感染风险不存在。

山东在处置疫情方面行动之果断,信息发布之全面及时,不仅让全国人民安了心,甚至连外媒都被中国效率所震惊。《日本时报》指出:“身着防护服的卫生工作者迅速搭起帐篷,居民排队提供样本,这与其他国家笨拙的检测工作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对青岛的普检措施表示了肯定。CNN不无羡慕地写到,中国面对疫情的应对措施,“成功地将中国总体感染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让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恢复了正常,约有6亿人次游客选择在今年10月“黄金周”期间出行。

BBC更是点出了中国防疫与其他国家的不同,“青岛政府的防疫措施和世界其它地方都不同——新增确诊少得多,但决定对全市人口进行核酸检测。相较之下,世界其他地方面对暴涨的新增病例,却仍采取前后不一的封锁限制政策”。

如果结合目前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形势,或许就能感受到外媒笔下对于中国抗疫工作的评价有多发自真心。

10月5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坦诚地表示,目前全球累计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已超过100万例,实际数字肯定更高。欧洲情况不容乐观,不少国家疫情反弹严重。南亚多个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持续恶化,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正考虑实施新一轮封锁。随着秋冬季的到来,已经有不少专家判断,第二波疫情的发作已拉开序幕。

据青岛市卫健委通报,截至10月13日20时30分,青岛已采集5603804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样本。

在至今仍然没有找到新冠病毒特效药的当下,中国能让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恢复正常,在全球范围内,无疑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榜样。

众志成城战疫情

时间轴拉回2020年1月20日,钟南山院士通过央视新闻白岩松的采访,确认了此前坊间流传的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并明确表示新冠肺炎能够人传人,他说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跟SARS不一样,跟中东呼吸综合征也不一样,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一个病毒。

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专家迅速组成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并通过媒体向公众倡议:现在能不去武汉就别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别出来。专家们认为,传染病防治最重要的是发现传染源、再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为此,1月23日,拥有1000多万人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宣布“封城”。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却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有研究显示,自1月23日“封城”后,经过艰苦努力,武汉疫情扩散得到有效遏制,有效传染数开始直线下降。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抗击疫情立起了主心骨。

短短8天时间,一所参照小汤山医院建立的火神山医院完成设计方案并完工,2月2日,随着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白忠斌副司令员到场代表军方接手医院,2月3日,火神山医院开始运转,接收了首批50名新冠肺炎患者。回顾这8天的建造过程,最多时有4000多名建设者在现场忙碌,大型机械设备、车辆接近1000台,而且全程都是24小时不间断施工,有外国网友观看完施工现场视频后评价:“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建设者。在澳大利亚,政府需要先花25年做决定,再花20年来建造。”

另一座类似的医院——雷神山医院,经过十昼夜的奋战,也在2月6日正式通过武汉市城建和卫健部门的验收,并开始逐步移交。

与此同时,来自外部的支援力量也不断就位。1月24日,除夕夜,解放军3支医疗队共450人,分别从上海、重庆、西安三地出发,于当晚全部抵达武汉。上海市第一批驰援武汉的136名医护人员,乘坐东方航空MU5000航班抵达武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查琼芳医生是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也是国内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援鄂医生亲历的抗疫日记——《查医生援鄂日记》的作者。在最近一次报告会上,她回忆初到武汉时,武汉街道的冷清带给援鄂医疗队员们的心疼,抵达金银潭医院时第一次进病房的紧张,“病人一天天好转了,脱机了,出院进了隔离点,从隔离点给我们发来了感谢信……一个个好消息,让士气越来越旺盛,斗志越來越高”。

对于“兵马先行”的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他们面临诸多困难,粮草不足,人员不足,防护物资匮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CCU副护士长刘立骏作为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后勤保障组组长,协助医疗队统筹医疗物资和生活物品保障。从临危受命那天开始,他的手机24小时待命,他白天对接各方支援的物资,梳理需求,夜晚盘点货品,制作出入库表单和接收函,力求做到精准供应,每天日行2万步以上,休息时间则被压缩到4到5个小时。刘立骏曾多次因搬运重物而扭伤,但人手不足他轻伤不下火线,2月25日,他在金银潭医院火线入党,成为抗疫一线入党的光荣共产党员。“在武汉的67个日夜,我们凝聚成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在金银潭医院充分体现了上海精神,上海担当。”查琼芳医生感叹。

上海援鄂医疗队的故事只是全国人民共同保卫武汉的一个缩影。当时,来自全国29个省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军队的346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护人员先后驰援湖北,和湖北医务工作者一起,共同站在对抗病毒的一线,为守护生命众志成城。

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武汉还首次启动方舱医院,为实现新冠病人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发挥了关键作用。休舱后,华山医院方舱队队长张继明教授對《新民周刊》表示:“方舱医院是在武汉疫情最艰难的时候开出来的。在发病最高的时候,方舱医院把一万多个病人收进来,也没有出现病人死亡的情况,并且医务人员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这是很了不起的。”

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打造了有效的防控体系。

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数字清零。经过近百天艰苦努力,湖北重症及危重症病例从最高峰时的超万例实现清零,成功治愈3600余名80岁以上患者。谭德塞指出,抗疫需要政府各部门联动,“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

方舱医院的成功经验,后来又被绥芬河市、香港特区等地借鉴,为稳定当地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实上,青岛对全市人口进行核酸检测的决定背后,也能看到其中的武汉经验。

5月14日,武汉市发起全民核酸检测大会战,在前期已完成300多万人次核酸检测工作的基础上,对全体市民开展核酸检测,全面筛查无症状感染者。 6月2日,武汉市通报集中核酸检测排查结果:武汉9899828人接受集中核酸检测,发现确诊患者为零。除6岁以下儿童,武汉核酸检测已实现“全覆盖”,无症状感染者检出率仅为0.303/万。正是这次大规模核酸检测,让人民群众对武汉有了一种“真正放心的感觉”。

发现病例、跟踪密切接触者、动员全社会力量等基础性措施,正是中国通过实地调查结合专业知识所得出的应对措施,实践证明,它们能够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泰国呼吸病学专家玛暖表示,提倡佩戴口罩、迅速建设方舱医院等做法都是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积累的有益经验,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打造了有效的防控体系。

抗击疫情中的青年力量

在抗击疫情的最初两个月里,面对一无所知的全新病毒,专家们全力以赴,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防控策略、临床诊治等重要内容。但抗疫,仅靠专家参与,是不够的。

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全社会的一次大考。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从“健康码”“云办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抗疫,让全社会紧紧连接在一起。

其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来自青年人的力量。

何嘉是社会组织大鱼营造的创始人之一,此前他从事建筑和城市设计行业,在业内已小有名气,大鱼接手的项目大多与空间改造有关,“因为现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很多社区都有年头了,需要进行更新和改造,我们的工作就是关注这些老旧社区并参与街区的设计和改造”。

武汉市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休舱。

因此,疫情到来的时候,何嘉第一反应就是社区需要一个互助机制能够响应疫情带来的诸多挑战。“其实线下的互助当时已经看到一些,比如我们街区有一家小店店主有多余的口罩,他就拿出来放在门口,有需要的人可以自取,后来店里没什么生意,他依然坚持这么做,如果有口罩团购,他也会积极参与。但我看到当时大部分社区,这种人与人的连接就少了很多,大部分街区在疫情发生的时候都比较被动,每天刷手机,收到的也是负面消息居多。”看到人们被迫成为一座孤岛,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痛点后,何嘉决定做一个线上互助社区,“我们看到很多人陷入了孤岛,但我们也看到很多人想要做些什么但不知如何切入。”2月4日,以“孤岛相连”为意向的“CAN计划”(社区防疫互助网络计划)发布,不到一周,CAN就收到了200余份志愿申请,其中不少是拥有心理学知识、亲子教育、戏剧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

在组织方式上,何嘉不希望出现绝对的领袖人物,人们不对上级负责,而是对团队负责。“我们有200多个人,怎么让大家找到自己的角色?我们基于社区真实存在的问题讨论出一些方向,然后人们开始组队并把想法做成产品,再把产品交给社区一线工作人员落实。”

为社区防疫设计宣传海报,为返城人员制作前往各地的交通锦囊,为居家的人们举办“云戏剧”“云诗歌”等活动……CAN计划的青年人通过网络积极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不少人忽视了亲子关系处理问题,尤其是针对在家复工双职工家庭的需求,CAN计划的成员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我们有一名心理学背景和亲子社群背景的妈妈,她发起了缓解家长焦虑的线上公益心理课程,还和其他队友设计了帮助宝贝时间管理的工具包‘宝贝的一天,通过每日的互动游戏使孩子养成管理时间的好习惯。”这套工具包甫一上线,就收获了极大的关注,“也是我们落地项目中参与者比较多的一个”。

CAN计划的出现,让青年在网络中接力,集合青年人的碎片时间,发挥青年人的专业优势,最终为线下社区抗疫发挥了自己的力量,在何嘉看来,这正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体现,“我们的CAN只是疫情下青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的开始,未来,青年的力量还将在社区共建中发挥更多的可能。”何嘉说。

事实上,疫情来临时,各行各业都有青年人挺身而出。据青年行动观察团队Bottle Dream发布的《疫情下,青年行动研究白皮书》显示,疫情期间的青年人,一改往日自嘲的“丧、懒、忙”,积极发声与表达,物资捐助、科普教育、心理援助、舆论监督......人们摒弃了原来的身份,通过互联网守望相助,唯一的标签是#抗疫志愿者#。不久前欧莱雅中国举办的“平凡英雄,有你真好”主题活动中,包括社区、街道工作者,楼宇物业负责人,保安,清洁工人等在内的抗疫代表也让人们重温了疫情期间“平凡英雄”带给我们的温暖和感动。

正是因为凝聚了千千万万平凡的人、平凡的梦、平凡的追求、平凡的勇敢,我们才能打败疫情,守护美好的生活。而这,也是应对新冠疫情的中国处方。

猜你喜欢
核酸抗疫武汉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
决战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