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途径的研究

2020-11-06 04:46邓湘穗李赢
文存阅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

邓湘穗?李赢

摘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核心在于如何内化生成,本文讨论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形成的重要作用,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两条途径探讨如何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中国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价值观充斥存在,客观上出现了理想信念分化、多元的现象。一些资本主义思想的社会思潮涌进了校园,在一定程度上会动摇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高校应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把国家政治理想、社会思想导向和个人行为准则统一起来,涵盖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有利保证。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较高,但存在知行不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求在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下,逐步认同其内涵与价值取向,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方法和思维,同时将其转化为指导自身行为的价值标准,自主选择自身的行为方式,最终塑造完整人格。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当前大思政的思想引领下,除了加强对思政课堂主阵地的建设之外,还应积极努力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等隐性课程和活动的价值观教育功能,形成多重互补的价值观教育的合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内化”是最重要的阶段,是个体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我原有价值体系,将价值观念与自我意识、个体需要、情感和行为保持一致。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内化的内部因素包括个体的需要动机、社会认知、情感经验、自我意识等。

马克思曾指出主体的需要和利益是价值观的决定要素。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选择与自己需求相一致的对象或者是所选择对象中与自己需求相一致的某些方面。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尊重个体的内在需要,只有教育与个体的内在需求完全同一时,人们才会自主自愿地接受教育。

其次,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要遵循心理认知的过程和受教育个体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如果教育过程中拒绝或扭曲地使用一些原本有益于个人成长的具体经验,最后会产生认知失调,反而阻碍了价值观的建立。

最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中要注意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个体的情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对外界事物的价值判断。如果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过程中,个体产生了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认为其满足了自身的精神需求,那么即使没有认知性的“合理化”,仍然会巩固这种价值认同,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主导价值观。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点,避免简单生硬的规范性教育,充分给予个体一定的思想和行动上的自主选择,促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潜能,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能回避价值观教育的,二者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教育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进行了纲要化界定,很好地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理、情、意的角度将核心价值观与个体成长的相关领域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将价值观引导融入教育过程中,减少了传统价值观教育中单纯说教所带来的忽视受教育者的现实诉求,有助于学生从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各方面接受价值观理念。

(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具有尊重性、自主性、情境性等优势。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引导的方式去让学生自己感知和生成;学生由于被尊重而焕发出活力与主动,从而能更容易认同形成的观念;最后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讨论、情境扮演等故而能获得情境感染。

1.通过隐性教学内容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标准中要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人际沟通、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而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相一致的。因此内容上的契合就为在教学内容中嵌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垫定了基础。

结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状况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实际,我们将爱国奉献、立志敬业、责任担当、诚信友善四个方面的内容融入心理健康课程的心理一般理论基础、职业规划、压力与挫折应对、完善自我、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等教学内容中。例如在讲授心理基础理论时,分组讨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局限时,列举驰援武汉抗击新冠的白衣天使,探讨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职业道德素养对人需求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梳理整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时事,构建更新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名言警句、轶事典故、记录片段、新闻视频动画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

2.创设师生同盟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注重师生之间的交互启发。在这种课堂氛围下,课程中所传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能潜移默化地被学生认可。心理教师在信任、合作、开放的“工作同盟”关系下开展涉及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的内容,在尊重和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前提下实现价值传递,并且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主题及主题背后的心理成长进行分析。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对涉及内容的价值分析要重视学生的认同。并通过开放式体验活动,促成学生的领悟和实践,以达到完成内化的目的。

(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

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内心认同后,就要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实践活动成为这一环节的基础。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要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生活之中。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在多元的社会中明辨是非,坚守正确的价值追求。

1.发挥价值观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寓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中

大学校园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都是价值观引导的有效载体。这些活动都应坚持积极的、正面的价值导向,根据不同活动形式的特点进行不同层面和维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创新,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向其内心介入、拓展、深化、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今年我院结合疫情开展“我的战疫征文”“坚持成长21天自律打卡”“后浪—pick你的技能”为主题的“聚力同心、战疫同行”5·25心理健康月主题活动。通过对疫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培养爱国情怀,勇敢担当当代青年的责任;激发职业自豪感,培养“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为将来实现成功、体现价值而刻苦学习、认真工作。这些活动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内容巧妙地赋予了其中,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每年承载着不同主题的“5·25”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導的新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契合开展价值观引导将成为校园活动的新亮点。

2.朋辈活动中共同价值观形成与深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朋辈群体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念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情感因素参加的价值示范比仅有理论形态的价值规范更有说服力。在群体活动中,个体为了获得朋辈群体的接纳与认可而将个体价值逐渐融入同化于朋辈群体的价值规约中,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也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既需要大学生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又需要有健康的心理基础,能通过教育达成“知、情、信、意”的统一。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有助于大学生在感动与共鸣中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人的主体性,重视对学生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的疏导,贴近大学生思想心理的实际,通过剖析思想、疏导心理来实现观念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心理认同基础,有利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参考文献:

[1]范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学位论文,2013.

[2]杨峻岭,武淑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调查与分析———基于北京市部分高校调研数据[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8,16(4):70-87.

[3]杨晓哲.基于内化心理机制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页.

[5]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研究——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J].任倩,鲁绵茸,商洛学院学报,2016,30(3):62-66.

作者简介:

邓湘穗(1979年—)女,汉族,硕士,副教授,湖南省祁阳县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学生工作与保卫处心理学教研室,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

本文为2020年度长沙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自筹)“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研究”(2020csskktzc48)阶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