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策略分析

2020-11-06 09:12辛东虹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节约农业管理

摘要:农业水利灌溉是一项与水利资源、土地规划以及农业生产技术都息息相关的综合类工程,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对农业生产体系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何管理水利资源,以节约、高效的方式进行农业灌溉是现代农业工程中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就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策略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业;水利灌溉;节约;管理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对我国经济建设及粮食储量的影响重大,特别是由于在耕地增量减少、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现有耕地的高产出,增加耕种效率同时节约生产资源是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不仅如此,我国的淡水资源也较为紧张,每年种植业灌溉所消耗的淡水资源非常多,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违背。因此在农业的发展中,应立即改善现有灌溉条件,及时采用更科学的灌溉工程建设对现有灌溉设施进行升级,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一、我国农业灌溉工程技术现状

我国拥有14亿人口,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每年需要消耗的粮食总量非常大,农业生产则是保证我国粮食储量的首要因素,而灌溉技术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粮食产量以及生产周期。近年来,随着各项农业技术的发展,更科学,更有效的灌溉方式已经在部分农业生产地区得到实际应用。无论是微喷带灌溉系统、防堵滴灌带、膜下微喷带还是新型渗灌系统都极大的增加了农业灌溉的效率,也让科学灌溉理念走进了广大的农村,在提高灌溉效率的同时也有效節约了水资源,保护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让高效、健康的农业生产成为可能。

但我们也应当明白,虽然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生产大国,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我国的现代化农业灌溉工程技术起步较晚,早年间的发展也受到各类限制,因此导致部分偏远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不到位,农户对科学生产以及现代化农业灌溉的理念基础还非常薄弱,水利灌溉设施严重不足,部分地区尚处于依靠人力、自然气候进行灌溉的程度,农业产值常年位居低位,无法提升经济效益。而有地方为了短期提升粮食产量,大量进行灌溉,而灌溉时没有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造成大量淡水资源浪费,同时,过度灌溉也会冲走土壤内部的微生物群落,让土壤变得贫瘠,在反复耕种之后土壤会丧失农业可利用性,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在新农业发展的要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加强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加强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目的

(一)节约水资源,有效保护土壤

我国淡水资源占世界总量的8%,相对于庞大的人口总量来说,我国的淡水资源非常稀缺,不仅如此,我国的水资源与季节以及河流有着非常强的相关性,淡水分布非常不均,在两河流域以及支流地带,水源较多,因此农业发展也较快。长江流域一直是我国高产粮地域,而少雨少河的北方地区,特别是宁夏、甘肃、新疆等地,淡水资源非常稀少,整体的饮用水基本靠其他地区来调配,因此这些地区本不适合大规模发展种植业。但若考虑到人民生活的经济需要,近两年来我国通过灌溉引流建设以及种植物筛选,让这些干旱地区的居民可以种植一些耐旱且具有经济效益的种植物。为保证灌溉用水与饮用水的健康供应,节约农业用水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通过农业水利灌溉工程的科学建设,每公顷耕地用水量大幅下降,同时还能更有效地保护土壤,让有限的土地有可重复利用、发展的价值,符合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二)有效提高粮食产量

高效、科学的灌溉能够让农作物充分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同时也能保证土壤中的含氧量,让作物能够迅速成长,加快作物的成熟周期,提高粮食产量。传统农业种植理论认为只有不停地灌溉作物,保证其处于多水的环境下,作物才能快速生长,而且果实丰硕,但现代农业科技理论打破了这一观点。对于农作物来说,有效的水资源灌溉必不可少,但并不是无限量,无条件的盲目灌溉,应当根据农作物不同来决定合适的灌溉时机。例如传统农业生产水稻时,常常会在水中插秧,在一定时间内都将作物放置在水中进行培育,但实际上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并不需要一直浸泡在水中,而是只要保证浸水时间即可,因此用科学的方法培育水稻,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稻产量,为粮食储备提供基础。

三、加强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节水意识,普及科学生产知识

目前,农业生产者对科学生产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认知尚不够高,在许多地区,农户为了追求短时经济效益,经常会滥用农药、过度灌溉以及使用大量化肥,这些手段虽然会在短时间内提升产量,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让土壤遭到不可逆的破坏,导致反复耕种效率下降,而农户为了保证其经济收益,往往会加大水资源以及化肥的使用,进一步导致土壤的破坏,久而久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对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十分不利。

为了提高农户的科学生产知识,普及农业灌溉工程是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基础。只有生产者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才能科学的利用现代化灌溉设施对作物进行科学有效的灌溉、维持生产。同时,也要通过政策机制的革新,来促进农户自发的节约水资源,例如建立用水收费阶梯制,实行用水责任到户制,让农户多用水,多交钱,少用水,少交钱,以经济成本控制农户用水量。

(二)完善节水灌溉工程的基础建设

灌溉工程的建设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经济收益的,因此在生产户中,这类基础设施的建设热情一直不高,导致许多地区的灌溉依然是靠人力、引流、气候等较为原始的方式,这就导致的灌溉效率低,水资源利用不充分,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为了长期发展,应当向农户大力宣传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意义,用实际收益来说明灌溉工程建设带来的好处,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以集资、政府引资的方式,来完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科学、高效的农业灌溉提供现代化的硬件基础。

(三)做好水利工程的前期调研、确保工程质量

水利灌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能会因地质、气候条件以及水力资源便捷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工程建设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明确淡水的引流方向,以及解决水源问题。另外,土地划分的问题也会给灌溉系统的建设带来阻碍,设计方应当尽可能地保证在该区域内,灌溉系统能够照顾到所有农户的耕种区域,让这一区域的农户都能均等的享受水利资源,这样灌溉工程的建设阻碍以及后期运营难度就会大幅减小。

农业灌溉系统是一个会持续多年使用的公共基础设施,因此在设计、施工时应当充分考虑长久使用后设施的可靠性问题,确保农户在长时间内能够享受到灌溉工程对其带来的实际收益。

四、结语

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系统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有效利用有限的淡水资源,才能在生产与环境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为我国的粮食产量增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超.加强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大科技,2019,(003):119-120.

[2]   张晓宇.加强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v.46(05):257-259.

[3]   郭艳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046):271-272.

[4]   张继元.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及其策略[J].低碳世界,2019.(052):277-281

作者简介:

辛东虹(1972-)女,大专学历,工程师,主要从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的设计、施工以及资料整理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节约农业管理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节约
节约
节约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