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2020-11-06 10:57刘子奇盘姝君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课堂管理大学生

刘子奇 盘姝君

摘要:经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在校的课堂表现差强人意,有许多不良课堂行为,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常见的有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坐后排等与课堂参与无关的行为。大学生的课堂行为决定着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乃至今后顺利就业。同样,针对此类问题,也对高校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挑战,如何抓好课堂,了解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对策迫在眉睫。

关键词:课堂管理;大学生;行为问题

一、问题原因

学生方面

学生本人的因素作为主观因素在课堂行为问题中占比显著,经问卷统计表明,“兴趣”、“方法”和“情绪”等因素对大学生在课堂的行为表现影响较大,其中“情绪”体现得最为明显。“情绪”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里的情绪体验,比如有喜欢、厌倦、无助、焦虑等,这里主要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课堂上的情绪表现往往是对整个学业的情绪的反映。研究表明,往往好的课堂行为都有积极的课堂情绪参与,而那些引发课堂行为问题的,背后则是因为消极的学业情绪抑制主动学习的态度以及认知活动。同理,兴趣和情绪一样可以对课堂行为问题产生影响。若对学习感兴趣就会产生积极的课堂情绪,反之则相反,引发课堂行为问题。

家庭方面

经问卷调查,课堂行为问题也与家庭因素有着重要关联。其中“融洽关系”这一选项对于学生是否有课堂行为问题有着明显预示。调查结果显示:那些亲子关系和谐融洽的学生,往往身心更健康,比如他们更积极乐观,情绪稳定,有着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养成,且擅于沟通和交流,无明显逆反心理等,这类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相应也就少。与此相反,那些亲子关系不融洽的学生,大多家长对他们关心和关爱不够,导致心理、生活和学习各方面走向消极,从而出现课堂行为问题。

教师方面

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与引导人,对课堂中学生的行为问题也起着显著作用。问卷中“教师威信”、“教学态度”、“个人魅力”这三个选项对课堂行为问题的导向最为明显。“教学态度”直接关系到教师是否认真备课,是否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从而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个人魅力”体现在了教师的言行举止、个人形象等方面,这些外在的因素也决定着教师是否能吸引学生参与课堂。而“教师威信”则决定学生是否尊敬老师。以上三个选项都做得好的教师,往往他们的课堂上不大会出现课堂行为问题。

其他

科学的课时安排对课堂行为问题的减少也有着重要关系。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大学生的普遍作息规律问题。经调查许多大学生承认自己的生活不如中学时代规律,会出现各种晚睡晚起的现象,比如很多学生晚上习惯熬夜打游戏、玩手机等放纵行为,导致次日早课多出现打瞌睡、迟到、逃课等课堂行为问题。而晚课的情况也不例外,许多学生晚上有社团活动或者兼职,加之晚上的课程大多是选修或公共课,考核方式多以考察为主,所以课堂行为问题也不少。

二、对策与建议

学生的课堂行为直接会关系到教学产出和课堂学习质量,改善大学生课堂行为不仅可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增大教学产出,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身素质完善。对于大学生课堂行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结合自身的学生管理经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改善大学生课堂的学习质量。

(一)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策略的原理对学生进行培养,开展策略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呈现给学生学习策略调节方法时也对自身的教学策略做相应调整,如根据不同课程属性安排不同的授课时间,选取更能让学生接受的步骤或节奏。

此外课堂行为问题还与大学生缺乏合理的生涯规划、学习计划有关。辅导员、班主任或就业指导课老师可以给那些有课堂行为问题的学生制定短期学习计划和长期生涯规划,把学习按时间轴变成一项很具体明细事情,并着重强调课堂的学习环节,引起学生的重视。当一项项有关学习的琐事完成时,适当让学生给自己制定合理的奖励,以此来刺激下一次重复,形成科学的闭环。

(二)从兴趣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卷中很多学生反映对所学课程没有兴趣,学着难受。而兴趣的缺失实则是学习动机不足。研究表明个体的内在需求会引起内部动机,因此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快乐感和兴趣能大有裨益。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和兴趣激发起到作用。

1、促进内部动机生成,了解学生真正需求。

需求是学习动机和积极性的来源,特别是心理需求。班主任和辅导员可以对班级学生做相关问卷调查,并总结分析数据,找到学生的真正需求是否有问题,那些正当的需求可以考虑能否给予适当满足。主要还是得组织培训,强化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并掌握行为策略,逐渐让主动学习成为内心需求,并为之养成习惯。

2、成就动机的养成

成就感对于人的动力有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成就动机强的人往往会更向往成功,即使失败也不至于太沮丧而丧失再次获得成功的希望。反之,缺乏成就动机的人并不对成功充满渴望,他们害怕失败,焦虑,消极。虽然对成功的渴望和对失败的规避都促进人们学习,但两者的内在表现却不一样,一个是积极主动学习,一个是消极被动接受去学,前者往往持续得更长久,因此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很有必要。

3、教师对课堂授课内容的选择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构成学习兴趣,直接兴趣即能直接吸引学生的部分,比如课程本身的内容;间接兴趣则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比如课堂体验活动、互动等。在大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的规避上,其实参与课堂的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在不影响课程目标的前提下从课程内容和授课方法上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在学习兴趣上激发学生。

(三)改善课堂环境

大学课堂环境的改变也能对课堂行为起到一定的影响。这里主要指物理的环境。如课堂教学设备的改进、教室布局的调整、座位安排等。尤其是那些大班教学的公共课,往往好几个班合在一起,不管是对学生的到勤考核,还是课堂互动以及教学监管,都难以很好的实现,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相应的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也屡见不鲜。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室的管理和修整,注重课堂师生比,尽量以小班教学为主,这样对于课堂行为问题的减少会起到很大帮助。

除了物理上的环境外,还应改善课堂学生的参与问题,目前大多课堂的互动流于形式,如课堂讨论毫无积极性,组员之间无明确责任分工。因此加强课堂的互动,多给学生提供发言、讨论、交流的机会,可以很好的避免学生出现走神、瞌睡等课堂行为问题,也会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起到帮助。另外多组织课堂互动还可以强化学生之间同学与同伴关系,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帮带原则排好座位分好组,让成绩好的监督和鼓励成绩差的,积极性高的感染参与度低的。

(四)改善考核

改善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方式,也可以减少课堂行为问题,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会有一定促进作用。单一的以卷面成绩为主的考核,不但会降低课堂学生的参与度,也会造成以应试为目的的高分低能情况。应试的结果,是学生只注重对书本和知识点的识记,很难对知识有自己的理解,想着只要课后考前好好复习就能过关,导致课堂上参与度低,出现课堂行为问题。教师和学校应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把到勤、抬头率、回答问题等纳入平时分,并且增大平时分的比重,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陈时见著.课堂管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余进.浅谈课堂学习纪律管理的策略[J].才智,2016.

[3]   王高洁等.心理辅导方法与技术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應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作者简介:

刘子奇(1987,03—),男,湖南邵阳人汉,硕士研究生,助教,高教管理。

通讯作者:盘姝君(1993.6--)女湖南永州人,瑶族,本科,二级教师,教育。

本论文受到2019年湖南科技学院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的对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支持。

猜你喜欢
课堂管理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