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北省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调查研究

2020-11-06 12:14高天雄张瀚文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信贷民营企业河北省

高天雄 张瀚文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河北省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在不断提高。截止至2019年年底,河北省民营企业数目达346.9万,营业收入高达10万亿元,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4105.4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68.7%,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0万。但仍有部分企业面临信誉低、风险高、借款难的金融问题。

关键词:河北省:民营企业;融资:信贷

一、引言

近年以来,河北省经济增长迅速,民营企业在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推动河北省内部的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决策。但是河北省民营企业在规模、结构、方式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其竞争企业,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一)民营企业存在较大融资缺口

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与融资用途来看,九成以上的民营企业都有其不同融资需求,而通过融资进入企业的资产主要被用于购买原材料来进行企业的生产。绝大多数企业要进行外源性融资,在进行过外源性融资的企业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使用了银行贷款的方式,通过发行债券、应收账款及其他形式融资的企业占比很少。融资渠道的单一性又进一步扩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缺口,想要弥补缺口,传统融资方式已无法发挥作用。民营企业对精准金融支持的呼声逐渐强烈。

(二)金融机构存在转型需求

目前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转型需求。以银行为例,在银行对于企业的贷款中,贷款利率高于9%的企业仅占7%,这代表相对于民间融资,银行贷款是一个更好的选择,银行贷款依旧存在一定优势。但是,目前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干扰,以及国家经济整体转型升级浪潮的推动下,金融行业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例如,浦发银行所开展的API BANK及无界开放银行业务,O2O网聚生态圈平台建设等,都是银行业应对转型浪潮的策略。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精准金融也逐渐进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视线。利用金融精准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也是金融机构转型升级所探索的一条重要道路。

(三)政策支持

河北省政府的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不断引导各金融机构利用相关政策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力度,和对不同的民营企业进行精准融资,并积极组织各银行和企业搭建银企对接平台。

三、河北省企业内部现状

(一)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大部分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以下情况:1、经营风险高。民营企业前期发展生产规模小,门槛低,行業间竞争严重。很多企业缺乏对自身长期规划,缺乏长期目标和产品本身的附加值低等一些问题。2、缺乏抵押物。目前大部分银行都采用抵押实物的方法来对企业进行融资服务,然而一部分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即企业内部的技术装备程度较低,而劳动力需求量比较大的工业企业,缺乏可以作为银行抵押物的固定资产。还有一部分民营企业属于初创型企业,处于企业发展的初期,同样缺乏固定资产来充当抵押物。3、信息不透明。很大一部分民营企业为家族企业,企业的各种信息是内部化的,并未建立完善的财务审核制度,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

(二)民营企业的管理情况

企业的管理方式落后,经营业绩不稳定,企业风险较大。并且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具有明显的血缘、亲缘和地缘的特点,这主要集中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而中小型民营企业正是需要大量资金来进行其自身的扩展发育。但这些企业内部产权界限模糊,在管理上明显具有家族化的趋势。且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人员素质偏低,或者由于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使会计核算、监督两项重要职能无法发挥其正常作用,导致中小型企业提供的报表缺乏真实性、可靠性。

(三)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情况

1.    诚信观念与信用监督体制的缺失

在河北省内部,甚至全国范围内,都有不少信用良好的企业,但是从整体上看,依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部分企业诚信观念意识缺乏,不看中失信带来的风险问题,只想抓住眼前利益。我省需要树立一种诚信制度,坚强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加企业失信的成本。

2.    担保人才与队伍的专业水平较低

担保行业需要大量拥有丰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但相关人才的缺失,和行业的盲目扩招,导致担保行业的队伍鱼龙混杂,参与担保的队伍的专业水平相对较低。目前担保人才与专业团队严重匮乏,导致我国的担保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发展受阻,难以获得突破性发展。

3.    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

企业制度规范的缺乏和信用担保机构自身的实力较弱,使得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在风险分摊方面一直处于弱势地位,造成企业不敢贷款的问题。

4.    资金补偿机制不完善

担保机构的创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并且拥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一旦缺少资金就立即会对担保机构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影响,根本无法为民营企业提供有效的担保服务。

四、调查结果

(一)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1.融资渠道不畅

目前为止,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依旧是传统的内源和外源两种融资方式。所谓内源融资就是指通过企业将日常经营活动获得的营业利润转化为自身运营的资本。而外源融资主要指的是企业通过出让债权或股权,从外部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

虽然两种基本融资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民营企业融资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融资方式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银行等外部融资机构审核过于繁琐,不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民营企业担保体系较为单一,相关体系也出现了不足。

2.    融资成本较高

民营企业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在融资市场上具有先天不足。具体表现在与公有制企业在融资利率方面的差异,在相同的条件下,民营企业往往需要支付比公有制企业更多的利息。同时,现在以银行为代表的大型金融机构往往对民营企业借贷具有较为严格的资格审核条件,这无疑增加了民营企业的担保成本。同时,由于正规金融机构审核过程的繁琐,許多民营企业为快速获得资金以解燃眉之急,往往会选择高利贷来获得资金。这也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3.    融资风险较大

民营企业的经营极度依赖市场,而且规模普遍较小,实力普遍较弱,这就导致了民营企业融资具有较大的风险。民营企业的融资风险具体表现为:第一,一但民营企业在日常经营种遇到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市场暂时封闭,这就会导致民营企业暂时无法盈利,加大了民营资金链熔断的风险。第二,民营企业的经营规模也较小,相对于同行业的国有企业在融资方面具有劣势。这使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难以得到较为优惠的融资政策,这也加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风险。

(二)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1.    民营企业无法满足融资机构的资质要求

由于某些民营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缺乏一定的抵押物来向银行抵押担保。而以银行为代表的某些金融机构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也往往因此而选择减少对该类企业的贷款。

2.    民营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水平有限

民营企业自身规模不一,实力也参差不齐,财务管理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有些企业由于自身专业能力不足,管理水平有限,往往会出现账目混乱,资金流失,信息不完整等状况。许多金融机构由于此原因往往会选择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门槛,来规避风险。

3.    资本市场存在缺陷

民营企业发展时间较短,资本市场的发展尚不完善。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较为有限,融资渠道不畅。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较为传统,而且缺乏政府统一的宏观调控,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缺乏稳定性。

五、解决方法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总结了许多导致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现象和原因。要想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必须要立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将融资服务精准化,打造精准的金融服务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释放民营企业的经济活力,使民营企业焕发活力。具体的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利用大数据具体分析企业类型

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具有的多样性的特征,面对民营企业的具体融资方案应该精准化,多样化。我们可以按照民营企业的业务范围、盈利能力、发展前途等标准将民营企业划分为创新型企业、传统型企业、高端企业以及低端企业四种类型,进而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出台相应的融资政策。将企业分门别类,既能降低银行等融资机构的风险,又能满足新型的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还有利于新旧产业动能的转换。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使用,也能大大降低民营企业的报备难度,也可以减少融资机构的工作量,从而同时降低双方的成本,简化流程。

(二)优化融资渠道,提高服务效率

融资机构与民营企业本质上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但是由于民营企业往往表现为规模小,体量不足,盈利能力有限,融资机构往往会忽视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转而优先处理大型国营企业的融资业务。为了更好的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融资机构可以通过开设民营企业融资绿色通道,为先进的民营企业优先提供融资服务。同时,还可以通过利用高新科技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融资机构的服务效率,这也有助于间接的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三)与民营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传统的金融机构往往与民营企业的联系不强,难以把控民营企业金融缺口的实时信息,也不利于金融机构降低风险。为了更好的服务民营经济,同时降低运营风险,金融机构应该与民营企业实时交流营运信息,具体包括盈利情况、市场行情、发展预期等。与民营企业保持信息交流,有利于实时把控民营企业在运营中的各种情况,从而为精准制定融资政策,把握融资风险提供了重要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更好的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降低融资风险,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体验。

(四)提高技术水平,构建精准金融服务平台

先进的科技是实现精准金融服务的基础条件,要广泛利用诸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5G等高新科技。要想实现金融服务精准化,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科技水平。金融机构要不断提高运算能力以及软硬件设施水平,来为实现对民营经济的精准金融支持创造条件。同时,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也有利于实现金融机构的转型升级。金融机构构建相对完善的金融服务平台,能够提高服务能力,进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症结。

参考文献:

[1]陈宁.浦发探索与实践——打造一流数字生态银行[J].商讯,2020[2]杨依.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商业,2020

[3]胡恒松.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9

猜你喜欢
信贷民营企业河北省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