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某胶拼连续梁梁端局部应力研究

2020-11-06 12:14王永标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有限元

摘要:基于某高速铁路胶拼连续梁设计方案,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梁端局部应力的影响与分布。研究表明,梁端局部应力受预应力钢束影响较大,梁端无预应力时,梁端箱梁内侧的底、腹板交界的梗腋角点处易出现拉应力,在钢束预应力作用下,该主拉应力减小变为压应力,而进人洞内侧下部易出现主拉应力。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支座距梁端纵向位置不同对梁端局部应力的影响较小。除应力集中区域外,该胶拼连续梁梁端部位的主拉应力、主压应力均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关键词:胶拼连续梁;有限元;梁端局部应力;预应力钢束

0     概述

节段预制拼装梁,顾名思义,是一种装配式桥梁,是通过将一孔混凝土梁纵向分成若干段,先预制节段,然后用环氧树脂胶将节段连接在一起,借助预应力作用于混凝土节段上的压力,使各节段形成整体结构。

在铁路建设中,同连续梁支架现浇和挂篮悬臂浇注等传统工法相比,节段预制胶拼技术缩短施工工期;梁体节段养护时间长,成桥后梁体徐变和应力损失小,便于控制整体线型;降低能耗,利于环保,是桥梁绿色施工的代表[1]。目前国内高速铁路中应用胶拼法的混凝土连续梁实例较少,本文对某项目高速铁路3×60m等高胶拼连续梁进行设计,该梁在梁端部的结构构造及支座位置同常规梁不同,基于此,本文对该梁梁端应力分布进行分析[2,3]。

该梁体采用C55混凝土,跨度为3×60m,梁高为4.52m,等高,共40个节段,梁体为单箱单室结构,腹板为斜腹板,梁底宽5.6m,顶宽12.6m。节段长度取3.3~4.6m。采用平衡悬臂拼装法施工。

1     梁端局部模型

梁端截面和钢束布置方案,如图1 所示。其中,梁端顶板束规格为19-7Φ5,腹板束规格为19-7Φ5,底板束规格为22-7Φ5。荷载考虑自重、二期恒载、列车ZK特种荷载,将预应力钢束梁端锚固力转化为锚槽面荷载。

与常规梁梁端不同,梁端构造顶板两侧沿顶板边缘设有悬臂,底板槽口两侧设有加靴,避免梁端转角过大,保证梁刚度,同时底板凹槽方便检查维护时人员通行。

2     无预应力钢束梁端局部应力分析

为研究支座到梁端的距离对梁端局部应力的影响,分别建立支座距梁端距离为75cm、85cm、95cm的三个模型,并考虑梁端无预应力及有预应力两种情况,基于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对梁端建立实体单元模型,网格尺寸0.15m,选取梁端8 个控制点位置提取应力数据,进行分析,控制点位置如下:

(控制点1:加靴中部;控制点2:加靴与梁端交界处;控制点3:支座上方;控制点4:加靴与腹板开槽交界处;控制点5:腹板下部开槽附近;控制点6:梁端进入洞下梗胁处;控制点7:梁端内侧腹板底板梗胁交界处;控制点8:梁端内侧进入洞下梗胁处)

在无预应力荷载下,梁端中各控制点的主拉应力、主压应力的数值见表1:

以上图表表明,在梁端无预应力荷载时:

(1)     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的主拉应力与主压应力分布基本相同,控制点的应力数值相差不大。其中,主拉应力最大点为控制点7 附近,为 4.37~4.50MPa,位置为箱梁内侧的底、腹板交界的梗腋角点处,三个模型主拉应力最大值相差在0.1MPa左右,控制点的主压应力数值均很小,在-6MPa以内,可见,支座纵向左右移动10cm对梁端处的混凝土受力影响较小。

(2)     各控制点中,加靴中心(控制点1)、支座上方的腹板下部(控制点3)和进人洞内侧下部(控制点8)的主拉应力在0.8~1.7MPa左右,其中随着支座中心往梁跨中心的移动,主拉应力数值减小,但变化不大;其余各点的主拉应力较小。

3     有预应力钢束梁端局部应力分析

将预应力钢束梁端锚固力转化为锚槽面荷载,建立模型,应力分布如下:

在有预应力荷载下,梁端中各控制点的主拉应力、主压应力的数值见表2:

以上图表表明,在梁端有预应力荷载时:

(1)     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的主拉应力与主压应力分布基本相同,控制点的应力数值相差不大。其中,主拉应力最大点为控制点2 附近,此处由于锚槽锚固荷载的直接作用,导致出现较大拉应力,但分布范围不大,不影响结构安全,其余控制点中,控制点1(加靴中心)处的主拉应力为3.0~3.5MPa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预应力锚固力的作用下,箱梁内侧的底、腹板交界的梗腋角点处(控制点7 附近)的主拉应力减小,变为负值,在 -1MPa以内,进人洞内侧下部(控制点8)的主拉应力增大为2.0~2.5MPa左右,支座上方的外侧腹板上的主拉应力数值在1.5MPa以内,均在规范容许的范围内[4,5]。

(2)     各控制点中的主压应力较小,在-10.0MPa以内。

4结论

综上所述,胶拼连续梁梁端梁端局部应力受预应力体系布置的影响较大,而一定范围内对梁端边支座纵向移动10cm因素不敏感,受力影响较小对梁端处的混凝土受力影响较小;在预应力作用下,锚槽附近主拉及主压应力较大,容易造成混凝土开裂,应加强配筋措施;除梁端预应力锚固区及应力集中区域外,其余部位的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在规范要求范围以内。

参考文献:

[1]张立青.铁路节段预制胶接拼装法建造桥梁技术与应用[J].铁道建筑技术,2015(1):8-11.

[2][1]赵磊,邵铭.哈大客运专线56m简支箱梁预应力钢束布置及梁端应力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2(02):70-73.

[3]   肖飞.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梁端应力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04(08):78-80.

[4]   国家铁路局.TB10092-2017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

[5]   国家铁路局.TB10621-2014高速鐵路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王永标(1993-),男,山东郓城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桥梁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有限元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疲劳裂纹扩展分析
非线性感应加热问题的全离散有限元方法
Extended Fisher-Kolmogorov方程的间断有限元分析
TDDH型停车器制动过程有限元分析
基于I-DEAS的履带起重机主机有限元计算
基于有限元模型对踝模拟扭伤机制的探讨
10MN快锻液压机有限元分析
基于HyperWorks的某重型铸造桥壳有限元分析及改进
磨削淬硬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基于SolidWorks的吸嘴支撑臂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