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发展及进程分析

2020-11-06 12:15朱晓东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2期
关键词:发展分析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

朱晓东

摘要: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银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较高的挑战。纵观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三个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变化,不难发现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此,必须提出相应的策略及时解决,才能促进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的长期有序发展。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发展分析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崛起,其中金融行业更是发展迅猛,供应链金融这一新模式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它在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与之紧密相连的商业银行也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为我国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服务。我们希望通过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进程分析,找到商业银行角色演变规律,为它寻找到更具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1.    供应链金融发展进程

1.1  发展状况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提供的一种金融服务,它借助了银行的资金优势和信息渠道,以供应链为媒介,从而掌控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整体的信息链,之前不可控的单个企业风险,将变成可控的最低的整体企业风险。商业银行在这个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及为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资金担保,解决了他们的融资困难,又盘活了供应链的资金流,将商业银行的信用融进那些企業的购销行为中,夯实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提升了整体竞争力。而对于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而言,除了获得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更是在供应链中抢占了许多商机,可谓双赢。

1.2  进程演变

1.2.1      供应链金融1.0阶段:商业银行是资金的融通者。2003年的原深圳发展银行第一个推出了“M+1+N”体系,这里的“1”指核心企业,“M”指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企业,“N”指核心企业的下游客户企业,原深圳发展银行凭借对“1”的信任,对“M”和“N”提供金融服务,开启了供应链金融的1.0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商业银行扮演着资金融通者的角色。

1.2.2      供应链金融2.0阶段:商业银行是链条的监管者。在扮演资金融通者一段时间后,商业银行不再满足提供单一的金融服务,2012年平安银行开始转型,借助互联网的发展,由线下转到线上,将参与范围扩大到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商流,实现了对供应链的全方位监管,这也将供应链金融带入了2.0阶段。

1.2.3      供应链金融3.0阶段:被边缘化的商业银行。在经历了2.0阶段后,供应链金融走入了3.0阶段,而促使完成这一阶段转变的是区块链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这时的供应链金融参与者越来越多,一种全新的金融生态正在形成,原有的以核心企业为扩散的上下游企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电商、第三方网络服务平台的崛起,直接威胁到了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银行正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1]

2.    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问题

2.1  产品类型同质化严重

伴随加入供应链的企业越来越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各不相同,这需要商业银行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商业银行还停留在单一产品的服务阶段,并且相互之间的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满足不了企业的融资需求,这对于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阻碍[2]。

2.2  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商业银行自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时,没有建立完善的相配套的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很多银行采取的授信仍在遵循传统的金融融资,审批流程还是以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偿还担保能力为主,有些过高的门槛让一些中小企业无法逾越,从而导致融资失败。再就是基于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特性,一旦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出现经营状况,它的授信额度降低直接转嫁到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也会导致其他企业的金融方案无法执行。

2.3  业务管理模式混乱

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分为授信发放和授后服务两大块,很多银行没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授信和授后完全独立分开,这对企业来说体验感不佳。一是授信时,银行需要通过层层审批,耗时太长,满足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时效性;二是在授后管理中,各部门没有密切的联络,不能通力合作,在为同一企业提供服务时,各部门信息不对等,风险识别不一样,最后导致内部管理混乱,对外服务质量不佳。

2.4  技术手段有待提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越来越依赖电子化平台,它不仅能直观监控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更能提供服务效率,降低风险。但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在电子化平台的搭建上仍处于滞后,跟不上服务需求升级的脚步,甚至在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时,也因为技术手段落后,不能提高业务效率,还增加了很多安全隐患。

3.    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发展中的对策

3.1  丰富产品的多样性

处于被边缘化的3.0时代,商业银行想要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中扭转局面,取得稳步发展,必须要迎合市场需求,加大自身产品的创新力度,为企业提供更丰富的产品选择空间[3]。在市场为主导的今天,金融产品也不例外,商业银行应该放低姿态,深入中下游企业调研,加强与他们的联络,量身定做企业真正需求的产品。同时要有品牌意识,不能太过随大流,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在产品和服务上优于其他同行,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上,一方面基于我国的现有国情,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更好地服务供应链中的核心客户,以此带动整个供应链金融发展。

3.2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传统的风险管理理念显然已经不适用今天的供应链金融,所以商业银行要及时转变理念,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评估体系。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建立不同的信用体系,将之前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转移到整体运营状况、行业市场发展前景以及供应链的物流,提高企业的授信额度。再就是授信之后的管理过程要引起重视,对市场的调研,对行业周期风险都要了如指掌,在对核心企业的评估一定落实到位,同时加强自身的人才培训和业务管理。

3.3  创新业务管理模式,引进优秀人才

商业银行可以打破原有的组织架构和审批流程,改為线上审批,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服务效率,充分利用电子平台的数据共享,将银行和客户之间,银行各部门之间紧密连接起来。将原有的授信和授后合二为一统一管理,打破“部门墙”,针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复杂性,需要专业的复合人才,注意银行在从外部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做好银行内部员工的培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先进的管理平台,提高服务水准和质量,打造一支专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队伍。

3.4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

在科学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技术支持,在建立完善体系,打造优质队伍的情况下,对技术的开发升级是取得发展的最后一步。比如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及时和导航定位让物流的每个环节都清晰可视,商业银行一方面可以自己研发电子平台,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开发功能,提高服务效率,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第三方成熟的电子平台合作取长补短,比如一些电商平台的强大物流资金交易,其数据库包含了很多银行涉及不到的中小企业和个人信息,这对银行扩充服务版图有着重大意义。

结束语:

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从1.0到现在的3.0阶段,虽然面对种种问题和挑战,但参与深度和广度都在提高,想要继续取得长远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继续依赖自身的资金和信息优势,作出必要的改革创新,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转变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全新的业务管理体系,加强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提高对大数据的处理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4]

参考文献:

[1]   张孙艳.基于供应链金融三个发展阶段的创新模式分析[J].新商务周刊,2018(18):138-139。

[2]   薛小飞,邹卫星.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J].浙江金融,2019(05):23-28.

[3]   黄剑辉.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态势及提升路径[J].银行家,2019(11):52-54]。

[4]   徐锦瑞,陈锦荣.对优化产业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思考[J].上海金融,2019(4):82-87。

猜你喜欢
发展分析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分析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分析及发展探究
面向供应链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探讨
常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金投手抢滩湖南银联移动端,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