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育视角下工艺美术的创新研究

2020-11-06 12:25李静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工艺美术创新研究

李静

摘要:传统工艺美术是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是经过几百年乃至几千年言传身教形成的,是儿童美育教育的重要基础。传统工艺美术其淳朴、鲜明的文化氛围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本文将传统工艺美术与儿童美育教育相结合,旨通过工艺美术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工艺美术;儿童美育视角;创新研究

《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美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美术课程具有美育功能,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入传统工艺美术,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视角,提升教学的品质。因此,本文从儿童美育视角下发出,通过工艺美术创作和学习,让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工艺美术的教学意义

传统工艺美术是我国优秀文化的艺术瑰宝,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融汇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魅力和气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着民族文化、人文风情、传统技艺等内容。传统工艺美术的门类众多,是指通过手工艺品的艺术创作,将最质朴、最自然、最纯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主要包括剪纸、蓝印花布、编结、陶艺、柳编、年画、皮影泥塑等门类,工艺手法有金工、木工、编织、裁缝和雕刻等技法。如北京、辽宁、扬州等地的玉雕,绣工艺中的广绣、蜀绣、苏绣、湘绣,漆器工艺中的北京雕漆、扬州螺钿、福州脱胎,这些传统工艺品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具有浓厚的风土人情和人文习俗,是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教学根基。因此,现阶段引入美育教学机制势在必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从儿童美育视角下探究传统工艺美术的创作路径,把传统情怀深植于儿童的内心世界,促使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美育教育。

二、儿童美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三个方面,指出了三者的不同作用,而乐就是代表艺术,意思是说艺术要融入教育之中,不仅要培养个人的修养,而且还要有全面的艺术素养。在“五四”运动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首次提出美感教育,就是通过审美的陶冶,让人们具有高尚的情操。由此可见,美育是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然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冲击下,当代儿童受游戏机、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产品的影响,传统的工艺手法逐渐消亡,家长更原意让学生从事高收入行业,而传统工艺却面临失传的危急,一些传统手工艺技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失传。造成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不良利益观,没有重视儿童的美育教育,造成传统工艺美术出现断层的状况。

三、传统工艺美术融入儿童美育教学的途径

(一)要加强传统工艺美术教学的设计。传统工艺美术是古人在历史中创造的成果,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具备融入儿童美育教学的先天性优势。由于儿童好玩、好动、好奇心强,通过艺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更好地学懂、悟透传统美术工艺的精髓。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剖析儿童的认识世界,课堂设计要富有情感和体验化,从传统工艺美术所蕴含的教学价值入手,传统工艺美术的设计不能单是视觉的体验,更应该拓展到触感、嗅觉、味觉等感官神经,把传统工艺美术的优秀基因融入到美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种下传统艺术的种子。

(二)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儿童对动手操作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是美术教学最好的动力,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養,通过采用彩纸、橡皮泥等材料,让低年级学生制作简单的动物造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高年龄段的学生,可以让其利用材料,制作各类模型、雕塑等美术作品。以传统工艺面塑为例,我国的面塑历史最早要追溯到汉代,以糯米粉和面粉加彩后捏塑成的人物、禽兽、花卉等,尤其是以北京面塑最为闻名。整个面塑的工艺大体可以分为和面、切面剂子、塑形、入锅蒸、晾干、上色、晾晒等步骤。面塑表现手法均来自日常生活,虽不具有鬼斧神工般的精细,却有巧夺天工的手法。这样的教学素材,学生更容易上手学习,在动手操作中增强了美学的体验,无形之中提高了审美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享面塑手工的制作体验,进行相互交流,使学生的美育认知自然形成。

(三)要通过工艺美术培养学生的认知感受。在面塑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传统工艺学会对色彩的选择。红、黄、绿、黑、白作为传统的五行色彩,对于学生对颜色的认知极具有教育价值。教师甚至可以不要求学生参与制作,就可以将塑形好的面人,让学生进行上色,可以提高儿童的感知能力,学生通过上色,把握色彩的选择,分析色彩的明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感知力,让学生在整个上色的过程中,增强成就感,满足学生的心理预期。

参考文献:

[1]   杜文亚.儿童美育视角下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设计——以山东郎庄面塑为例[D].安徽大学.2020.

[2]   陈静,李文正.时尚视野下皖北传统工艺美术企业创新发展策略研究[J].2016(08):155-157.

[3]   张旻,魏臻.论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创造特征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4(09):66-67.

猜你喜欢
工艺美术创新研究
生产性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研究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工艺美术的原生性与再生性解析
兰州刻葫芦的历史渊源及其三大家族艺术成就探析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