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体系

2020-11-06 13:15苟军明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安全员班组车间

摘要:安全管理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条件。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安全管理;生产现场

0引言

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安全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

1     什么是安全管理

为保护操作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通过科学组织,找出潜在危险,预防和控制生产现场发生事故。

2     为什么要开展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对公司及员工起到一个监督和保护的作用。

3     安全管理的优点是什么

保护操作者的安全和健康,保证公司正常的生产秩序。

4     如何开展安全管理

4.1  安全检查

(1)     安全统检

安全保障科对各部门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方针政策情况,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情况,设备设施状况,解决不安全因素的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月检查。

(2)     专业性检查

由安全保障科组织,相关部门参加,根据设备使用状况和季节特点,对各类特种作业设备和工业卫生设施的安全技术性能和安全防护装置的可靠性进行检查,对夏季防雨、防雷、防暑降温设施和冬季防寒设施进行检查。

(3)     不安全因素的处理

查出的不安全因素,车间班组能解决的,要认真组织解决,需要各部门解决的,属于哪个部门管辖的要报哪个部门解决,同时抄报安全保障科,由安全保障科监督落实。负责解决问题的部门,要在管辖的业务范围内,认真做到人员、措施、时间三落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有防止事故发生的临时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按期解决。对查出的不安全因素,不按规定时间整改或由于没有防范措施而发生事故,要追究与此相关单位领导的责任。

4.2  安全活动月

每年6 月份是国家规定的安全活动月,每年推出一个主题。公司开展一系列活动,宣传安全活动月,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及改进活动。

要求:学习安全专刊;查找安全隐患;排除安全隐患。

4.3  安全教育

(1)     三级教育

一级教育由公司安全部门负责,内容有国家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法规、法令、政策,公司的安全制度、安全管理概况、事故案例分析等。

二级教育由车间安全员负责,内容有本单位工作特点、危险设备、尘毒分布点、预防措施等。

三级教育由现场工程师或班组长负责,介绍本班组的设备状况、岗位上的注意事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防护装置及劳保用品的正确使用等。

(2)     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

按国家规定,对特种作业人员要严格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学徒期满经培训考核合格,由劳动部门办理和发给操作证,持证上岗工作,无证人员不得独立从事特种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每两年复查一次,复查工作由公司安全部门组织,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3)     復工教育

因工负伤员工伤愈后必须接受复工教育,否则不准上岗。各单位离岗在三个月以上的员工也必须进行复工教育,由本车间安全员负责进行。

(4)     变工种教育

员工岗位、工种变动,在本单位内由本车间安全员负责教育。调出车间、科的,由所调入的单位安全员负责教育。

(5)     培训

定期对各级管理人员、班组长、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理论、安全技术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

4.4  劳动保护

安全保障科科负责全公司劳动保护用品的管理。包括:研究、分析、确定劳动保护用品的种类及数量;制定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并按标准发放;对劳保用品的正确使用进行管理。

4.5  防火安全

(1)     公司各种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由安全保障科定期检查和保养,未经安全保障科许可,任何人不准挪动或改作它用,亦不可在其周围堆放其他物品。灭火使用过的器材、设施或其他原因将其损坏,应及时报告安全保障科更换。

(2)     生产现场因工艺需要储备的易燃物品不准超过一个本班次的使用量。

(3)     生产现场消防通道要保持畅通,严禁堵塞。

(4)     特级、一级、二级防火区由安全保障科做出明显的防火标志。

4.6  车间现场安全管理员

车间设定一名现场安全管理员,车间现场安全管理员的职责:制定规范的适合本车间特点的安全培训文件;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及监督班组安全教育;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及解决或协调解决安全隐患;劳保用品管理;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工伤事故的分析调查;建立完善的安全目视标识;每周召开车间安全例会。

4.7  车间安全管理目视板

包括六方面内容:劳保用品穿戴标准;特殊工种持证标准;车间相关安全及消防文件一览表;工伤事故处理报告;车间危险源分布图;其他信息。

4.8  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长或指定一名班组成员为班组安全员,班组安全员的职责:协调制定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提示;组织班组成员进行安全活动日学习;组织班组内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检查;维护更新安全目视板信息。

4.9  班组安全目视板

4.10       班组培训

(1)     包括本班组的设备状况、岗位上的注意事项、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装置及劳保用品的正确使用等。

(2)     将必要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提示目视化出来,也可以与标准化操作和TPM点检标准结合到一起。

4.11       班组安全活动日

班组安全员先结合本班组的实际情况,先掌握学习要点,记录在班组安全活动记录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或集中或分散,或班前会、主题班会等方式将学习要点传达给班组员工,并签字。

4.12       班组安全教育

(1)     新工人安全教育:新入厂员工持人力资源部开出的《职工安全教育档案卡》经上级教育后到班组,班组安全员应及时对其进行新工上岗前班组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有:介绍班组安全生产情况、特点,讲解本工种岗位作业特点和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安全事项,班组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安全防护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指出要遵守哪些安全生产规章与制度,并指定专人监护。教育完后,在教育卡上分别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签字。

(2)     变换工种教育:变换工种人员持人力资源部的《职工安全教育档案卡》到班组后,班组安全员及时安排对其教育,教育内容和教育后手续与新工人相同。

(3)     新设备教育:新设备操作者与维修部门、设备厂家一起制定标准操作卡,并描述危险事项。

(4)     复工教育:工伤伤愈上岗,不论歇工时间长短,一律要进行复工安全教育,教育内容是帮助伤者回顾事故是怎么发生的,要接受哪些教训等。离岗三个月的回岗后,班长要对其进行收心教育,重温安全生产纪律、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稳定其安全生产情绪,重新熟悉环境和设备。

(5)     班组岗位轮换教育:由原工位操作者对岗位轮换操作者进行培训,岗位危险点必须有明确的操作规程,或者在标准操作卡中描述出来。

(6)     特殊作业岗位安全教育:法律、法规中规定的必须持证上岗的工种,比如:叉车、起重、高空作业等,必须取得相应的岗位证明,并定期由专业部门负责人进行针对性培训。

4.13       日常安全检查

是否有员工在生产现场追逐、打闹、攀援,上班期间及上班前4 小时饮酒。班组员工是否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及使用其它劳保用品。是否现场所有物品都按规定要求摆放,不超高、超量、头重脚轻。现场不必要的物品是否清除。午休或下班后现场的照明、工装设备等电器是否关闭(特殊要求常开的除外)。防火要害部位或其它重点安全防范岗位是否有标识且正确使用。班组员工是否在无操作证件或未经允许情况下私自操作、动用设备。工艺车、商品车行驶是否按规定工艺路线规定限速,停放时将钥匙拔出。物品摆放是否堵塞车间消防通道(楼梯、走廊通道及出入口)。班组负责区域内的消防拴、灭火器等是否清洁,无灰尘、杂物、污渍等。班组负责区域内的消防拴、灭火器等状态是否正常,定置定位。消防报警装置是否完好,辖区内存在危险源的应急物资是否齐全、有效。负责区域内的电源线路、插座、控制箱、开关盒等是否正常使用,有无损坏。负责区域内的高空(天棚、钢结构、管线、设备等)是否异常,有不稳定悬挂物等隐患。负责区域内地面是否有零件、油污、凸起物等致使人员摔倒的隐患。负责区域内的设备、电器等设施运行是否正常。每天班前会是否提醒员工注意标准操作、物品拿取摆放规范、避让车辆、禁止在危险区域操作等。

4.14       安全目视标识

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

4.15       工傷事故处理

积极保护伤者,保护好事故现场;立即派人报告车间和主管领导,并同时报告安全主管部门;如实向事故调查组提供事故情况,事故结案后应组织工人认真学习事故通报,吸取教训,落实班组的事故防范措施,并做好班组的事故记录;对于未遂工伤等事故也应有分析记录。

4.16       安全隐患排查

(1)     通过TPM小组活动形式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发现隐患确定危险区域:物质是否处在不安全状态;操作者是否有不安全行为;管理和监督上是否有缺陷

(2)     潜在危险事项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器工具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空坠物;坍塌;其他爆炸;刺割;中毒和窒息;其他。

(3)     解决方法

从技术上改进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改进不安全的生产流程和操作方法;设置防护装置、保险装置和信号系统;潜在隐患;备进行预防性的试验或检验;提高操作者防护用品的标准。

5     评审标准

(1)班组员工劳保用品的发放标准、穿戴标准、实际穿戴是否一致。

(2)班组是否有本班组危险案例汇编。(3)是否针对新工人/ 变工种/复工/变岗位/ 新设备/ 特殊作业岗位等情况开展安全教育。(4)班长是否进行日常安全检查(试点班组)。(5)特殊工种操作者是否持有相应的操作证。

(6)车间是否有防火疏散示意图。(7)班组员工是否了解如何疏散,并组织相关演习。(8)车间安全员是否按计划自检并跟踪安全隐患整改情况。

6结论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我们只有有序开展好,并落实好这项工作,才能为劳动者、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

[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指导手册》,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年.

作者简介:

苟军明(1992-)男,涂装高级工,大专学历,发展方向为车身涂装喷涂及修补的技术管理。

猜你喜欢
安全员班组车间
淮安淮阴区开展企业安全员跟班学习专项活动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4+1”班组运行见实效
矿山企业安全员量化考核体系建设
浅谈航空安全员应变能力在客舱擒敌术教学中的培养
招工啦
“不转弯”的安全员(小小说)
“扶贫车间”拔穷根
把农业搬进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