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行车中安全事故防范控制与管理

2020-11-06 14:24胥少龙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行车乘客

胥少龙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出行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地铁的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捷。由于地铁基本覆盖整个城市,建筑工程庞大,管理也相对复杂,并且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地铁行车中安全事故防范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文章在探讨开展地铁行车安全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影响地铁行车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地铁行车中安全事故防范控制措施。

关键词:地铁;行车安全事故;防范控制;管理

1引言

目前我国交通系统越来越发达,地铁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工具之一,并且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同时,行车安全也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通过互联网信息我们可以得知,因地铁列车故障、脱轨等造成的行车事故时有发生,这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地铁行车中安全事故防范控制与管理[1]。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地鐵行车安全的宣传力度,加强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贯彻落实地铁行车安全防范管理制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2开展地铁行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出行方式,是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现阶段,我国城铁在大规模发展壮大,人们的出行也更加方便快捷。但因为地铁的涉及范围比较广泛,相关人员很难准确把控地铁行车安全问题,所以很多时候人们面对地铁行车事故的发生,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防范措施。为确保居民出行安全,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地铁行车安全管理活动,提高全民出行安全意识,从而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3影响地铁行车安全因素

3.1  行车调度体系有待完善

城市公共交通方式有公交车、共享单车、地铁等,每一种公共交通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相比其他交通工具而言,地铁出行更加安全,乘坐更加舒适,速度也比较快。但我国的地铁建设处于发展初期,行车调度体系还不够完整,有关工作人员在行车调度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做参考,缺乏原则性规定的约束,只能凭借自己的习惯和日常经验去摸索,导致很多操作不规范,很容易造成地铁行车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加强地铁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健全行车调度体系,对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人们出行安全起着关键性作用。

3.2  地铁行车设备有待更新

地铁行车设备安全是确保交通安全的基础,目前我国地铁相关设备建设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交通安全隐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地铁运行设备中没能得到充分展示,在地铁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多时候都离不开人工操作,例如,地铁在运行过程中,因遇到故障或是其他因素导致停车时间较长时,需要执勤人员提示乘客,对大家做出提醒,运行设备自动报警功能有待开发。为满足地铁正常工作运行需求,相关人员应进一步研究地铁行车设备的自动化技术,促进我国地铁行业建设。

3.3  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地铁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安全快捷的出行,成为城市居民主要出行交通工具之一。但人们对地铁行车安全的认识不够充分,没有合理有效的手段去规避事故发生,并且在遇到行车安全事故时,缺乏正确的应急措施。根据近些年城市地铁行车安全事故调查结果得知,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通常会影响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同时也影响城市地铁网的正常交通秩序,打乱居民正常出行计划[2]。相关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众多地铁行车安全事故中,人为因素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关键,所以,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

4地铁行车中安全事故防范控制措施

4.1  建立健全一体化安全管理模式

为完善地铁投资运营中的建设管理机制,打造健全一体化安全管理制度,相关部门应对地铁的投资、建设、运营这三大主体进行整改完善,避免地铁偏离主体化运行,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施工的规划,落实整体效果的设计,避免后期的运营出重大纰漏。在信息化、网络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地铁网络化运营也成为地铁运营发展的主要趋势。相关人员应通过完善网络化运营制度,减少技术的漏洞和网络化运营方案实行出现的高风险问题,做到提前的预警和防范。其次,有关部门应加强地铁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完善地铁运营部门与新线工程的设计计划,有效规避施工部门在沟通中出现的沟通不顺畅,意见不统一等问题,从而有效推进地铁建筑工程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效益的增长。

4.2  创新自动监视及自动报警系统

为了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行,每个地铁系统都应具备监测及自动报警系统(FAS)。FAS对于确保地铁的安全以及正常运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地铁各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FAS系统保护的具体对象是全线车站、主变电所、车辆段及通信信号楼。地铁FAS系统是一个高度可靠的安全系统,具有接线简单,组网灵活,容易维修和扩展等优势。

4.3  加强对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

由于乘客素质对地铁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居民的地铁安全乘车意识的教育,减少由于乘客的失误而产生的地铁运营事故。另外,还要多加强对乘客在紧急情况下逃生自救知识的宣传教育。例如相关安全管理部门应积极开展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播放安全宣传片、派发安全宣传手册、组织居民安全知识竞赛等各种方式向乘客宣传乘客安全相关知识。此外,近年来,几乎每一起重大事故都与地铁工作人员的失职有关。所以务必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技术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调度指挥人员和车站作业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和严格执行规章规范,对行车安全有重要的意义[3]。地铁运行是一个具有规律性的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要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行车工作的影响。

4.4  优化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地铁运营方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以便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将其消除。相关部门具体可以从建立完善的线网定期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完善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制式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针对地铁客流量建立完善的科学性前瞻性检测制度三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完善的线网定期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并严格保证地铁建设前期、试运营阶段、验收及运营阶段等的安全生产,通过安全风险评估探寻、消除事故隐患;其次,建立完善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制式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依托安全法风险评估严格把控安全质量大关,严格实施安全准入标准,规避各类工程风险;此外,针对地铁客流量建立完善的科学性、前瞻性检测制度,尽量减少因预测客流量的误差所造成的地铁车站通道设计不足、缺乏疏散客流能力等问题,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性。

5结束语

地铁作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其运行的安全、快速、便利的特点,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为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相关人员应建立健全一体化安全管理模式,创新自动监视及自动报警系统,加强对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优化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在城市地铁大规模的建设下,不断加强人们对地铁行车安全的关注,优化地铁安全设备,不仅可以保障居民人身财产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升我国社会经济效益,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盛今觉.地铁行车安全的事故防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5):2499.

[2]   盛晓雨.对地铁中行车安全事故防范控制与管理[J].数码设计(上),2019,000(007):241.

[3]   胡文燕.地铁行车安全管理控制措施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2):1372.

猜你喜欢
行车乘客
嫦娥五号带回的“乘客”
最牛乘客
夜间行车技巧
车上的乘客
高铁丢票乘客索退款被驳回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
调度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
从技术上如何保障隧道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