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作教学中想象性思维的培养

2020-11-07 04:52张晨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小学

摘要: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它是直觉思维的核心。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既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也是对其思维的培养,因而成为激发和调动学生想象性思维,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的重要途径。本文尝试以培养学生想象性思维为抓手,针对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小学;写作教学;想象性思维

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强调了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性思维的重要性。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发展的关键期,而他们的作文中却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或思路狭窄,缺乏创新;或是盲目想象,缺乏系统……这对写作教学中想象性思维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如何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性思维进行阐释。

一、基于文体,填补课文空白

“文体作为文章的认知技能图式,是语文教学规律的体现。文体类型不同,目标取向就不同。”教材中的选文都有其“典型性”,在语文写作教学时,教师应当充分发掘优点,根据教材文本的不同类型特点设计合宜的读写结合点。童话、散文、诗歌等都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体裁,并且这些文本中都蕴含了丰富的想象,为读者留下了填补空白的空间。

(一)延伸教材,续写故事

王崧舟曾说:“有省略号,那就意味着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想象,你还可以看到更多的画面。”关注文本中的省略号是教师运用读写结合的重要途径。对童话中编者留有的空白,我们不妨采用让学生续写故事和创编的方式,把想象的权利交还给学生。通过读写结合,让学生抓住文本空白,进行续写、补白。童話故事通常以丰富的想象、夸张和幻想来塑造形象。在童话这个似幻犹真的世界里,给学生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例如在教授《皇帝的新装》时,在小男孩说出国王其实并没有穿衣服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发挥想象,打开思路,为这个童话故事续写结尾。

(二)描绘画面,想象场景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写景散文更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用文字描绘出美丽的画面,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就成为这类课文的训练点。如《四季之美》一课中,作者清少纳言用清新的笔触勾勒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四季美景。学生可以尝试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想象画面,对画面中的情境进行补充拓展,融入自己的想象的景物和画面,并将想象中脑海里的画面诉诸笔端。

古诗词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凝练和概括,仅有几十个字却显示出了极大的艺术魅力。一字一句中蕴含的是各具特色的景物描写,是丰富情感直接或间接的抒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诗词中的所写的场景想象成立体可感的画面,改写成小短文。如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描绘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场景,想象作者内心思乡之感。学生在小练笔的过程中真正理解诗词内容和意蕴,深切感受到古诗词留白的意义。

二、积累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好文章不是凭空而来的,平时的日积月累便是作文时行云流水的“源头活水”。表象与人经历过的事物有关,它可以成为想象的素材,积累丰富的表象是在写作中培养想象性思维的基础,没有丰富的表象,想象活动将无法进行。

(一)积累生活素材,丰富写作表象

我们常说,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换句话说,写作是以生活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建立起生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为想象奠基。学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将生活中的点滴作为写作中最鲜活的素材。例如学生在写《即景》这篇文章时,有些同学能把日落时太阳光影的变化、云彩颜色的变幻描绘得美轮美奂。一位同学在文中这样描绘:“那金黄的天空中,一朵朵云彩飘荡在天边,在落日的映照下,仿佛披上了一层红紫红紫的外衣。而那火红的太阳似乎累了,光芒也从中午的强烈变得柔和,天地间寂静无比。”不难看出小作者观察的仔细和想象力的丰富,相信这与其相关的生活体验密切相关,点滴的生活体验无形中可能成为想象表象,这是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的重要条件。

(二)立足课外阅读,形成教育合力

高质量的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思维能力,积累丰富的素材。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阅读有价值的书籍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性思维,促进将课外阅读之所得向课内习作之表达转换,课内写作知识与课外的素材积累相辅相成,二者共同促进学生在写作教学中养成想象性思维,为其创意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或进行整本书阅读,或开展主题阅读,或阅读同一作者的书籍。在课外阅读中,学生能够翱翔在神话的奇幻想象里,畅游在小说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里,置身于古典诗歌的优美情境里……学生在阅读与赏析中积累想象素材,将课外知识逐渐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教授方法,由积累到表达

丰富的积累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要想让内化于心的故事成为外化于形的文字,还要为学生提供方法的指导。小学生的想象思维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抽象思维仍然较为薄弱。针对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想象空洞,教师应加以引导和点拨。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两种较为常用的方法作为学生的想象支架,让学生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想象,使之有法可循。

(一)原型启发,提供范例

原型启发是心理学中的概念,作文中的原型启发是指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为其提供新知识,并将新知识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中。这种培养学生想象性思维的方法在如今的作文教学课堂中一般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教师提供范例的模仿,模仿是创新的前提,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原型材料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通过精选范例为学生提供支架,以范文和优秀习作为原型进行模仿行文。例如我们在学习《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等一组课文后,可以以此为范文,让学生回忆他们的童年往事,并从这三篇文章中归纳和总结这组文章是如何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教师可将课文当作例文,将阅读指向写作。

(二)艺术虚构,发散思维

艺术虚构是文学创作的手法,是文艺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对生活中积累的素材进行概括、改造、补充,创造新的艺术形象的过程。通过艺术虚构,文艺家可以将生活中的假象变为艺术中的生活真相。教师也可以尝试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教学中,这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中这样写道:“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有较为鲜明的艺术形象,读起来比较吸引人。”我就常为学生提供了几组场景和人物,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这样一组特殊的训练打开了学生写作时的思想束缚,学生思维发散开来,写心中之所想。在虚构的文学世界中,孩子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将所思所想在笔尖倾泻。

作文是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想象则是作文的灵魂,有了想象,才出现了学生笔下变幻莫测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生动具体的表达。在小学写作教学中要充分意识培养学生想象性思维的重要性,给予学生写作指导,让学生在想象的桃花源中遨游。

参考文献:

[1]于永正.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孙双金,朱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儿童语文学习[J].江苏教育研究,2017(S1).

(责任编辑:奚春皓)

作者简介:张晨,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生态园小学。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小学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